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1
可靠、优雅与有可能犯错的费德勒

张斌
央视体育记者

2022年的初秋,9月15日,周四,费德勒宣布将会辞别职业网坛,一场漫长的告别就此开始。转天,《纽约时报》登出长文《可靠、优雅与有可能犯错的费德勒》,算是在呼应着大师谢幕。已然为这家报纸写了25年专栏的克里斯托弗·克莱里该是早有准备,作为大师多年来最信任的网球写作者以及《大师费德勒》一书的作者,甚至有可能窥见费德勒终于下定决心的全过程的人,以其笔触代一张老派大报适时敞开心扉那是再妥帖不过了。

2022年的8月,《大师费德勒》的英文版问世了,这是一本与想象中完全一致的厚书,似乎也只有400多页的体量才配得上再版封面上特意标注出的“罗杰·费德勒光彩网球生涯”。不需多少时日,《大师费德勒》便跃上了《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榜,因此会在体育阅读的空间里时常遇到,这显然是一本赢得赞誉的体育传记。《大师费德勒》问世前两个月,小威(塞雷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的最新传记《亲见塞蕾娜》(Seeing Serena)先登上了书架,一夏一秋,两位职业网球巡回赛近五十年历史中最伟大的球员一起来到了不惑之年,《亲见塞蕾娜》专注了小威的2019年赛季,告别的年代里,随时都有可能停下脚步,最后时刻的心绪与努力显得更为珍贵吧。

克里斯托弗·克莱里写就的《大师费德勒》则是在展开主人公更加完整的职业乃至人生画卷,日后如果再版可加入费德勒退役时刻的记述,那就几近完美了,以超过500页的时空让“大师”可以在《大师费德勒》中安然身退。克莱里如果真有意如此,那《大师费德勒》可以再增加第17和第18章,这两章可以分别标注为“巴塞尔·瑞士”和“伦敦·英国”,以其独特的线索视角再现大师极其亲人和团队在谢幕之前的种种心绪,即便是有了纪录片《费德勒最后的12天》,我还是对克莱里的文字充满一份期待。读一本好书,该是需要契机和缘分的,《大师费德勒》早在我的手机阅读软件里冬眠一年多了,在机场书店也数度与之谋面,但也就是读上一两页,便退出了大师的世界,在大师本人退役之时,我也曾借着克莱里和《大师费德勒》之名写了些抒怀文字。但直到此番要为这本书写下一篇阅读心得分享时,才真的开始捧读这本厚书,很快便获得了久违的阅读快感。我喜欢克莱里的著述体例,愿意跟随着他设定的地理概念,随时进入大师的历练征程,有时我故意跳跃到后几个章节,选择感兴趣的城市路径,操控着时间轴线,品读着作者细腻的笔触,让同是体育记者的我不禁心生敬意和羡慕。任何一位拥有杰出运动表现的体育人都该有这样一本征程记述,让我们可以循着成长路径回到特定的年份,也可检验一下自己记忆的精准度。总之,如此的著作在我们生活的时空里几乎不存在,体育记者或者体育写作者的职业角色感也仿佛不在同一时代。

克莱里的职业状态很独特,随着网球走遍这世界,或者说走遍网球的世界,只要有可能,一定带着家人同行,他的三个孩子因此见识不少。资深体育写作者意味着见识多,更可享受与特定体育人物之间的信任感。职业与利益关联,这使得记录者与体育明星之间产生亲近的关系,但若想练就彼此之间的信任那肯定是需要时光和特殊的机缘,克莱里与费德勒之间便是典型一例。

从1998年开始,克莱里便在网球场上发现了那个一头金发、身体强壮且脾气暴躁的费德勒,并很快便与身边同行达成共识,此子前途不可限量,当然无人可以料定这个巴塞尔少年日后能晋身为绝世大师。《大师费德勒》一书的诞生之于克莱里自然是一份执念,意在完成一个终极答案的探寻,为什么费德勒可以如此长期地处于运动和价值创造的巅峰?熙来攘往,天才的故事几乎每年都在上演,但大师寥寥。读完《大师费德勒》,您也许能随着克莱里一道寻得答案,也许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其实答案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这400多页能够营造出费德勒的世界也就足够了。每个人的天赋都妙不可言,每个人的后天精进都各自不同,费德勒的故事早就传诵天下,只是《大师费德勒》细腻到了极致,给我们这些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而非只是循着克莱里的逻辑亦步亦趋。

从1999年费德勒的四大公开赛首秀开始,克莱里便始终与费德勒的世界保持着紧密关联,每年至少会有20次以上的采访,几乎聆听了其所有的赛后新闻发布会,活脱脱的“亲见费德勒”。为了《大师费德勒》,克莱里访问了80位与费德勒相关的人物,从巨星到启蒙教练,从家人到长期伴随的按摩师,试图将岁月雕琢、运动塑造乃至亲情抚慰之功全然呈现,不落下任何一个细节,这份苦心在书中各处可见,凭此便可成就《大师费德勒》为体育传记的上乘之作,爱费德勒者常读常新,爱网球者可窥见运动博大与魅力,爱运动者可陶醉于人的丰富多样。

费德勒绝对是独特的,克莱里希望众人在评价大师时一定要牢记其创造出的围绕网球而生的商业价值,不仅仅是每一份商业合同背后的数字,还需了解所有与大师合作品牌丰沛的价值所在,相互成就之感特别真切,几近完美几乎独此一人。2018年,37岁的费德勒与常年合作且彼此成就的耐克话别,签下了优衣库,据说合同一年价值便冲到了前所未有的3亿美元,其价值创造能力令人瞠目。未来40年,费德勒便是富足的现代版拉沃尔,网球运动的象征,后半生也要继续自然活出运动的标识感和人生的完满度。

论及大师成功,在克莱里的采访中有一点极为重要,但平日里极易被众人忽略,那就是妻子米尔卡的造就之功。身为瑞士的奥运网球选手,米尔卡是费德勒第一位正式约会的女友,女大三不仅让他抱得金砖满满的金库,还成就了大师、天王以及传奇之青史留名,还有两对混双组合的膝下承欢。在米尔卡与费德勒约会之前便熟识两位的同为瑞士网球名宿的罗赛特曾确定地说,费德勒的成功有一半归于米尔卡,因为她精彩地管理着他们共同的世界。罗赛特还说,体育巨星与女明星连理人皆所愿,但对于想成就长久运动传奇的运动员而言,则并非是绝佳之选,运动世界之外的人很难真心体会到冠军之心以及冠军之需。很有可能,在费德勒要去训练前,米尔卡会如此告知丈夫:对啊!你是应该赶紧去训练了,你现在的努力距离完美的付出还差20%呢。这不是想象中的可能,而是完全真实的大师生活场景。

米尔卡日常端坐在球员包厢,沉静如水,在费德勒团队中的正式头衔之一是新闻发言人,代丈夫做必要的对外沟通。米尔卡如果不是昔日脚伤,该是可以再有几年职业球员的生涯,但这似乎也是天意,让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护佑着丈夫向巅峰进发,其万事精益求精只求最好的人生态度也在雕琢着大师本人。在费德勒团队中有一位骨干成员曾委托米尔卡为其规划蜜月旅行,米尔卡欣然为一对新人制定了极为精细的蜜月行程,每一家酒店都很别致,每一次出行都与众不同,所有安排环环相扣,堪称无与伦比。拿到完美蜜月安排后,看了看账单,那位骨干成员感慨,这应该只属于20座大满贯得主,而非一位前世界排名第63的退役球员。这虽然不过是生活小插曲,但由此可见米尔卡诸事缜密和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二十年来费德勒团队也是按此方式在规划着9个月之内的所有赛事和训练行程,精确定义每一天的安排与成果检验,不再仅是一人出战赢取冠军,而是一个完美系统的高效精密运行。

行文至此,还是回到本文标题,让我们在正式阅读本书开始之前,品味一下克莱里给出的精确概念——可靠、优雅与有可能犯错。首先要赞费德勒的坚韧与稳定。从20世纪最末时光到2021年,他从电视屏幕走向了如今时代的各类传媒传播平台,始终保持着强大竞争力。20个四大满贯冠军已经先后被同时代的纳达尔和小德(诺瓦克·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超越,但是连续23次打入四大公开赛半决赛的骄人纪录预计将永难被打破。此处不必赘述,还有很多数据可以印证。费德勒是自我管理的大师级人物,无论场内场外皆是楷模。年少轻狂,费德勒也曾赛场狂躁,但19岁之后即成熟异常,其实不过是悟得硬道理,自控得好,自然表现得更好。费德勒近些年也曾向克莱里袒露心声,在自己一副温良优雅的外表之下,还有一团团怒火在燃烧,但都被他小心翼翼地包裹好了。在场外,费德勒成功地处理好了各项复杂关系,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克制有效,与媒体接触保持着古旧之风,往往将自己置于面对面的自然氛围之中,不做过度表达,深知自己极限所在,退入个人世界中找寻自在和平衡。有能力持续找到运动和生活中的快乐,是所谓网球世界里长期主义的根本所在,费德勒的教练团队曾经给出结论——他之所以很有趣,是因为他对世界饱含兴趣。

其次,最显而易见的便是,费德勒完美演绎了运动优雅之美,克莱里将其场上步伐比喻为曼妙舞步,全然的即兴舞蹈,轻巧的跳跃与从容的上网让人赏心悦目。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健康的躯体做保障。20年前,在巴塞尔,费德勒曾与罗迪克有场比赛,如今人们回忆起来,结果已然淡忘,但众人皆赞其为一生难求的沉浸式网球之美体验。胜利常见,而沉浸不常有。还有,费德勒是绝对的赢家,但他之所以被人尊崇,也因为他同样是一位大输家。此观点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适感,克莱里所言的输家不过是在两场史诗级大战中的不幸败北,2008年温网超长决战,输给纳达尔;2019年美网决赛,领先情境下自我失误败给小德,那年费德勒37岁,似乎尚未步入告别的年代。

《大师费德勒》到手之后,你也可以不必急着展开阅读,总会有个契机可以激活你的沉浸式阅读状态。这本书不仅是塑成大师的岁月,从中你还可以找寻到与之对应每个年份中的自己。 6kO1CxPqIDbgcdcHmcSBHWVsrbEY3Hge1YwbvqUjnwIrN84oEJRMIAXQF5hceRq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