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原则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人工环境规划与管理必须遵循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人工环境规划与管理要以生态理念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平衡。只有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宜居的人居环境。人工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因此,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应作为城市、企业和居住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通则,予以遵循。

1.尊重自然规律的原则

环境规划与管理应以尊重自然属性为出发点,避免破坏自然平衡,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实现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协调。

应遵循自然规律,符合自然属性。不同的自然要素,如地形、水系、植被等都有其自身形成与演变的规律。环境规划与管理需要对自然规律有清晰的认识,并在设计时加以遵循,如根据地形特征选择适宜的建筑类型和布局,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选择符合当地属性的植物配置等。

应维持自然秩序,减少破坏。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环境规划与管理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维持其原有的平衡状态,具体措施包括控制污染物排放,处理好废弃物,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

应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连续性。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避免划分自然空间,破坏生态廊道,并关注不同生物之间的联系,保护物种迁徙通道的连续性。避免生态破碎化,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活动结束后,需要采取生态修复措施,促进自然环境向更稳定的状态演替。例如,采用本地物种进行植被恢复,控制外来物种,消除污染源,恢复水系连通等,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到开发前的状态。

2.节约资源的原则

环境规划与管理需要遵循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合理利用各类空间与自然资源,优先选用可再生资源及新技术,建立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路。在整个规划与管理过程中实现资源消耗最小化,减少环境负荷,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持续供应,达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可承受的平衡状态。

合理利用空间,避免浪费。空间资源是稀缺的,环境规划与管理需要在紧凑的空间中,合理划分各种功能区,避免过度依赖扩张来解决空间问题,杜绝空间资源的浪费。

优先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循环使用。在选用规划与管理要素时,应优先考虑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在设计环节也要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如雨水收集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鼓励新技术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与设备,在规划设计与环境管理中发挥作用。例如,采用节能技术、新型建筑材料,利用智慧系统监控环境质量,消除资源浪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

注重生命周期管理,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在选择环境规划要素和进行环境管理时,需要考虑其全生命周期,选择资源消耗少、污染少的材料与方案。同时,建立从生产、使用到废弃的全过程管理,减少资源的过度开采与浪费,实现环境全生命周期管理。

3.保护生态的原则

环境规划与管理要遵循保护生态的原则,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深入研究,评估人工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应深入解析自然环境,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识别区域内重要的生态要素,如植被群落、水系、湿地等的空间分布与生态作用。明确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为人工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参考。

应在开展环境活动前,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评估活动对生态要素的破坏程度,是否会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生态保护措施,避免或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应在设计空间形态和布局时,考虑自然生态的廊道与节点。预留生态廊道,维持生态要素之间的联系;识别生态节点,提供生物栖息地,促进生物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空间的连通,避免生态破碎化。

应注重对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自然空间的保护。对于生态脆弱区域与生物重要栖息地,应避免开展大规模的人工活动。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需要遵循限制性开发的原则,控制环境容量,达成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应加强生态监测与修复,实现适应性管理。在环境建设完成后,要长期监测生态系统的变化,如生物量与多样性的变化、污染物浓度变化等。依据监测结果提出生态修复措施,采取灵活的管理策略,使生态系统适应环境变化,实现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4.绿色环保的原则

环境规划与管理应遵循绿色环保的原则。通过使用环保材料与新技术,优化空间布局,减少污染物排放与交通压力。建立源头管理与监测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负荷,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打造宜居环保的环境。

应优先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在选择规划要素时,优先考虑使用可再生、可回收和低污染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减轻环境负荷。

应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减少交通排放压力。科学划定生产区、居住区和公共服务区的空间位置,实现各功能的协调发展。完善交通网络,提供人与活动的便捷联系,减少汽车依赖,减轻交通排放压力。

应建立源头管理,实现减量化。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和人工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产生量,如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回收再生系统,同时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实现减量化环境管理。

应加强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监管体系。建立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定期监测各类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变化,一旦出现污染物超标排放或环境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治理措施,避免污染扩散或加剧。健全环境管理机制,实施全过程管制,以保护人居环境。

5.整体优化的原则

环境规划与管理应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各方资源,发挥资源特色。构建弹性机制与协调机制,实现环境与周边区域的动态稳定和有机协调,达成资源的高效利用。

应建立系统思维,把握规划整体。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要素相互依存。规划者需要具备系统思维,在设计各个子系统时,考虑其对整体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各系统的协同效应。

应统筹各方资源,发挥综合效益。环境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技术与人力。规划者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如土地、人才、资金、新技术等,通过统筹利用,发挥其综合效益,降低环境建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应因地制宜,发挥区域特色。不同的区域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与文化条件,这些条件反过来会影响环境的发展方向。规划设计需要根植于本地,贴近区域特征,体现出区域的生态文化个性。

应引入弹性机制,提高适应性。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若环境过于封闭与固定,则难以适应变化。规划者需要考虑环境的弹性机制,如生态廊道、绿地系统等,使环境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保持动态稳定。

应建立协调机制,实现联动发展。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规划者需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实现环境与周边城市、自然环境的有机衔接与协调发展。创设各种空间装置,强化环境的连通性。

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环境规划与管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满足当前发展需求的同时,兼顾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适应性管理机制,依托社会参与,使环境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弹性、稳定与连续演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在利用环境资源和开展建设活动时,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求。不过度开发利用资源,保持资源的规模与生产力,为后代留存发展空间。

应兼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控制资源利用规模,避免破坏环境。通过先进技术与管理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达成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应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重。环境建设不仅要满足经济需求,也要满足社会与文化需求。要兼顾社会公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

应建立灵活机制与适应性管理模式。例如,设置生态廊道、控制建筑高度、采用新技术手段等,使环境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弹性与稳定。依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应全面参与和社会合作。环境规划需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特别是公众意见。与企业、社区合作,共同推进环境建设。尤其对于城市和企业来说,唯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维护,才能实现环境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fGJ3B5Nt/40cgLAaSlPaUApAtEmlAU5lQUf5Ft7Jlt5tA7p5o0C+oLa5+ev3zd6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