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 木兰科Magnoliaceae/含笑属 Michelia
【别名】 黄桷兰、白兰花、缅栀、把儿兰、缅桂、白缅花、白缅桂
【主要特征】 常绿乔木。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 cm,宽4~9.5 cm,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叶柄长1.5~2 cm,疏被微柔毛;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长3~4 cm,宽3~5 mm ;雄蕊的药隔伸出长尖头;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长约4 mm ;心皮多数,通常部分不发育,成熟时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
【花果期】 花期4—9月,通常不结实。
【生境】 栽培。
【地理分布】 昆明、丽江、楚雄、思茅、临沧、保山等地有栽培。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也有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
【主要价值】 作庭园观赏树种;花叶可提取精油。
【药典用途】
具有止咳、化浊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胸闷腹胀、带下病、小便不利等症。
【民间用途】
常作观赏树,行道树。白兰花可提取香精或薰茶,也可提制浸膏供药用,有行气化浊、止咳等功效;食用可调节支气管炎,还能治疗咳嗽、胸闷、口渴等症状。鲜叶可提取香油,称“白兰叶油”,还可供调配香精;从花中获得的白兰花油可作食品添加剂;根皮入药,治便秘。
【化妆品原料】
【化学成分研究】
主要结构类型:生物碱、倍半萜、木脂素、挥发油。
代表性成分及结构式[1-2]:
N-formylanonaine、(-)-Oliveroline、(+)-Nornuciferine、Lysicamine、α-香附酮(α-Cyperone)、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epi-Yangambin、苯乙醇(Phenethyl alcohol)、丁香酚(Eugenol)。
【美白活性研究】
研究表明,白兰叶子中分离出来的(-)-N-formylanonaine,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其IC 50 值为74.3μmol/L,并在人类表皮黑色素细胞中具有酪氨酸酶和黑色素还原活性,对人类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优于已知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如曲酸和1-苯基-2-硫脲(PTU) [3] 。
【参考文献】
[1] 侯冠雄. 白兰花化学成分及其挥发油抗菌拒食活性研究[D]. 云南: 云南中医学院, 2018.
[2] 黄相中, 尹燕, 刘晓芳, 等. 云南产白兰花和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9, 29 (2): 119-123.
[3] Wang HM, Chen CY, Chen CY, et al. (-)-N-Formylanonaine from Michelia alba as a human tyrosinase inhibitor and antioxidant[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2010, 18(14): 5241-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