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 银杏科Ginkgoaceae/银杏属 Ginkgo
【别名】 鸭掌树、鸭脚子、公孙树、白果
【主要特征】 高大乔木。树皮纵裂、粗糙。叶扇形,有长柄,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顶端宽5~8 cm,在短枝上常具波状缺刻,在长枝上常2裂,有时裂片再分裂。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簇生状着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雄球花柔荑花序状,下垂,雄蕊排列疏松,具短梗,花药常2个,长椭圆形,药室纵裂,药隔不发达;雌球花具长梗,梗端常分两叉,每叉顶生一盘状珠座,胚珠着生其上,通常仅一个叉端的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5~3.5 cm,径约2 cm。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外被白粉,有臭味;中种皮白色,具2~3条纵脊;内种皮膜质,淡红褐色;胚乳肉质。
【花果期】 花期3—4月,种子9—10月成熟。
【生境】 生长于海拔500~1000 m、酸性黄壤且排水性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广泛栽培。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丽江、昆明、腾冲等地。安徽、福建、甘肃、贵州、河南、河北、湖北、江苏、江西、陕西、山东、山西、四川等省(自治区)广泛栽培。国外朝鲜、日本及欧美各国庭园均有栽培。
【主要价值】 速生用材树种;绿化观赏;种子供食用和药用。
【药典用途】
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用于治疗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等症。
【民间用途】
用果实、树皮、根、根皮、叶。果实甘、苦、平,有毒;可润肺、定喘、涩精、止带;用于治疗痰喘、咳嗽、白带、白浊、尿频、遗精、无名肿痛等症。树皮烧灰调油后可擦牛皮癣、铜钱癣。根和根皮用于治疗白带、遗精。叶微苦、平,可活血止痛,用于治疗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泻痢、白带等症。作行道树栽培观赏之用。白果可食用(多食易中毒)及药用。叶可作药用和制杀虫剂,亦可作肥料。
【化妆品原料】
1【化妆品原料】一栏信息取自《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表示目录中无记录数据。下同。
续表
【化学成分研究】
主要结构类型:黄酮类、萜类内酯、酚酸。
代表性成分及结构式:
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白果内酯(Bilobalide)、银杏内酯A(Ginkgolide A)、银杏酸(Ginkgolic acid)、甲基橙皮苷(Methyl hesperidin)、胞嘧啶核苷(Cytidine)、染料木苷(Genistin)、芹菜素(Apigenin)。
【美白活性研究】
5μmol/L浓度下,化合物Ginkgoside D、Methyl hesperidin(甲基橙皮苷)、Cytidine(胞嘧啶核苷)和Genistin(染料木苷)表现出一定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19.12±2.59)%、(16.07±1.07)%、(24.46±1.10)%、(18.64±3.62)%;曲酸(阳性对照)(27.50±2.72)% [1] 。银杏酸的同系物单体GA1能明显抑制B16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力和黑色素的表达,且对细胞的毒性较低,其导致小鼠B16细胞数下降一半的剂量浓度为1.57 mg/mL,使酪氨酸酶活力下降一半的IC 50 值为28.2μg/mL,使黑色素含量下降一半的IC 50 值为29.6μg/mL [2] 。此外,该提取物还具有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等活性 [3] 。
【参考文献】
[1] Shu PH, Fei YY, Li JP, et al. Two new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from Ginkgo biloba leaves and their tyrosin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J].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20, 494: 108059.
[2] 庄江兴, 邱凌, 钟雪, 等. 银杏酸GA1对酪氨酸酶和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8(1): 103-106.
[3] Singh B, Kaur P, Gopichand, et al. Biology and chemistry of Ginkgo biloba [J]. Fitoterapia, 2008, 79(6): 4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