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陆建农

一个年近80岁的老翁,且患右肺下叶,乙状结肠肿瘤疾病在身,手术切除后,还坚持了三年多的写作,今天终于可以将《那年那人那事》推向社会,要与广大的读者朋友见面了!因此,我又骄傲,又自豪!又欢欣,又鼓舞!

《那年那人那事》,看这书名,读来平凡,貌不惊人!这里面,写的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我想告诉诸位,这是我的一部回忆录。笔者在一个个表面充满“土味情话”的小标题下,与读者促膝谈心般地叙说着一个个看点丰富的,真实的,或情浓意美,或惊心动魄,或感天动地,或酸甜苦辣,或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讲述一个既充满着苦难,又饱含着幸福的人生!

当然,我不会炫耀自己!因为我还有自知之明。我只想告诉你,我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但我虽平凡,也有非同凡响的地方——我自幼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而且,根本没有显赫的家世。我父母还一个大字都不识。在新中国的红旗下,他们硬是不辞辛劳地把我培养成了一名大学生,当上了一位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人民教师,继承了父辈最朴素思想——“360行,种田第一行”的我,从事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从基层教师做起,而后又当了近二十年的中学校长,还相继当了多年的区科研室主任,并兼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的常务副所长,从事教育工作36年。我的这种成长经历,以及由此所获取的经验与体会,也够我好好回忆,值得一写。还有,也正因为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就更贴近大众,更接地气。如果你读到本书之后,能够从中获得某些启发,觉得值得一读一阅,值得一思一想!那真是我的幸运和期盼!

人人渴望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你看看你的童年有我这样的快乐吗?

你儿时有我读书这样的开心吗?上学路上要走独木桥,两边没有扶手,走起来很可怕,但还是喜欢去上学,你知道为什么吗?学校四周没有围墙,你遇到过上课能听到竹林中的鸟叫,还能听到四周农田里青蛙呱呱呱地欢叫,你羡慕吗?连台风季节,狂风暴雨,也没有家长接送的日子,你经历过吗?……所有这些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趣事,文中写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像儿时过年的快乐,有吃的快乐,穿的快乐,玩的快乐;青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既有追求理想的目标,又有踏实奋斗的快乐;……所有这一切,如果你读后便可知道我这本凡人回忆录,与许许多多名人的传记异同在何处?阅读的情趣与意义在哪里?

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个人的生活中,还有我那奇特美丽的爱情。这是我特别个性化的故事。不是可以我有,你有,他也能有的。它不是《化蝶》中的梁祝,不是《红楼梦》中的宝黛,更不是《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而这奇特美丽的爱情,只属于我和我的表妹芸!所以,我在这里所写的一切,不只是写了我自己,而且很重要的是还写了此生挚爱的表妹——芸,写了我们后来如何成了丈夫与妻子——成了同志与战友般的故事!其中,曾经有我们童年的天真烂漫,有我们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有我们风雨人生中的患难与共,同舟共济;有我们忠贞不渝,至死不变的爱……那些大大小小的故事虽也平平凡凡,但也不乏感人肺腑,甚至还有感天动地之处!就这样,三载有余,我抱病倾心倾力地写着写着,写出了两个主人公的生死相依,牵手一生,写出了一个绮丽悲壮,委婉浪漫的爱情故事,促人有所思,有所想,有所醒,有所悟,激人奋进,荡气回肠!

许许多多名人的传记中,也有这样那样浪漫的爱情故事,生动而感人!例如,钱钟书与杨绛,那份被世人传为佳话的最短的“一字情书”!梁思成与林徽因这一对伉俪的曲折!其中,钱钟书的才子情思,杨绛的佳人优雅,梁思成的“高贵的情,高雅的趣”,林徽因的外美内秀,以及爱情的浪漫与自由情怀,都曾让人世间多多少少的男女“心有向往之”,但却又“羡慕嫉妒恨”!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书中的爱情,若是你能有缘一读,也许你就会觉得这故事似曾相见,又似曾未见,似曾听说,又似曾未闻,还确是大有与众不同,甚为奇特美丽的爱情故事竟然发生在凡人身上!阅后也会深感读来所花的时间不算冤枉,真还值得!你的喜欢,便就是我的快乐所在!

《那年那人那事》里的“那年”,是哪年?那年,就是一个个已经流逝的岁月,是一个个再也回不去的春夏秋冬。那年,有我婴幼儿时父母的宠爱;那年,有我儿时过大年的欢乐;那年,有我读小学时的天真烂漫与朝气蓬勃;那年,有我初中时多彩的学习生活与全面发展,高中时思想的觉悟与上进奋发,还有初恋时的懵懵懂懂与酸酸甜甜;那年,有我大学时“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刻苦努力,以及入党时拥有的初心与萌生的使命感;那年,有我“文革”中不忘党的政策与策略是党的生命,铭记人性的善良与为人的正义;那年,有我接受解放军再教育的自觉;那年,有我踏上教育岗位时所具有的“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满怀豪情与一腔热血;那年,有我被打成“反革命五一六分子”,遭遇残酷政治迫害的委屈与无畏抗争;那年,有我因“王张江姚”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欢欣鼓舞;那年,更有我因纯属反对“王张江姚”而获彻底平反,冤案得以昭雪,斗志昂扬地重返教育岗位……那年,一个又一个的那年,有时候虽然也有阴云密布,但因为在我心中有我所爱的党,所以,在我笔下的那年依然都是一个个那么阳光灿烂与富有追求的那年!

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对于旧社会中的那些事,因为年幼,我现在能记得的只有“敌机”(国民党的飞机或是东洋人的飞机)的机枪扫射与无情的掼炸弹,还有就是我们乡下称为“土匪”的人闯进村里来偷盗与抢劫。关于长在红旗下的那些美好的事儿,那真是说也说不完。我们是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东方红,太阳升”,“社会主义好”等革命歌曲成长的,长大的。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在我近80 年的人生中,我经历了农村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经历了大跃进,大炼钢铁,以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经历了被称为小四清,大四清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历了毛泽东亲自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经历了在上山下乡的岁月,大学生奔赴部队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看到了美国尼克松总统的访华,打开了中美外交历史崭新的一页;看到了“王张江姚”反革命集团粉碎时人民的欢欣鼓舞,欢天喜地;看到了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看到了在过往的百年中,中国的辉煌征程让中国迈进了“小康社会”;新的百年,新的征程,习近平主席正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新长征!

上述这些年代的历史真实,在我《那年那人那事》里,都有或多或少的展现!我的记忆是客观的,因而只要记录到的,都尽力做到真实!我们可以从中由小而大地去认识那个年代,感知过去,现在,乃至近百年的历史巨变!

对于历史与时代,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深思远见,高瞻远瞩。

至于我,虽然是一介凡夫俗子,但是,我的视界却更源于亲身的经历,更源于生活的感受,因而也就更可以有以小见大的真实!对于未来,我充满期盼与信心,相信未来,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将更辉煌灿烂!

“那人那事”写的是以炎和芸两位主人公为主的以及和主人公相关的亲人,同学,同事,老师和朋友们的故事。在这里,我特别要说明的是,故事中涉及的人很多,而且都有名有姓。虽然如此,但大都是化名。即便是主人公“炎”和“芸”,也是笔者拟代的。恳望所有的亲朋好友,同事同窗,读者朋友,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唯有所述的“那事”都是真实的,可信的。这些事情,有大有小,发生在他们日常的生活中,交织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中,能折射出主人公与其他人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情感中的喜怒哀乐,交往中的爱恨情仇。透过这一切,我们可以从中认识那个时代,认识我们的主人公,认识社会的沧桑巨变与人类命运的休戚相关。

既然在《那年那人那事》中,说的是在那些年里,生活着那样的一些人,那样的一些人做着的那样的一些事。因此,那年,那人,那事,存在着一个互相联系与互相印证的关系。其中我所要写的重点,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一些能让我们得到启发的人与事,以便从中不但可以学会认识他人,更可以认识自己,特别是能启示我们学会做人——做一个善良而又对社会有用有益的人!学会爱,让世界变得更和谐,生活变得更美好!

《那年那人那事》中的我和芸,同属一个曾祖。血脉相承,到我和芸,已是第四代。当年,我和芸去区政府民政局登记结婚时,工作人员问都没问是否近亲,就让我们登记了。后来有友人提出我们是否近亲结婚的问题。但那时,我们已经结婚了。而且,女儿也已出生了,孩子健康活泼又聪明。今天的婚姻法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直系三代之内的表兄妹禁止结婚。但如果从同一个曾祖算起的第四代,法律上是允许的,至于遗传学上的问题,只是提请谨慎把握。所以,如果是今天,我们也许会遇到一种温馨而又鼓励的提示:“如果相爱,那你们就结婚吧!”

我和芸,在中学的时代都曾经有被异性同学追求的故事。我遇到的是一位美丽俊俏,温柔善良的姑娘。她遇到的是一位高大帅气,体贴温暖的小伙。也许,由于我们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所滋生的情感实在地难以被撼动,我们都没有接受对方的心意。后来,我们也没有和任何人有过类似恋爱的接触,直至我们后来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实际上,我们结婚前恋爱的时间是极少极少的。大多的时间是在感受彼此的喜欢。而喜欢,因为我们有着亲情的关系,明显地不能说是恋爱。何况,我们大多数时日不能相见,只有相思。所以,我一直以为,我们真正的恋爱是从结婚以后开始的。我们应该属于“先结婚,后恋爱”的那一种甜蜜的爱情。我们的爱浸透于平凡而又细小的日常生活中,更崛立于大风大雨,大苦大难的日子里。

在我刚踏上教育岗位,也正逢我新婚的时候,我被工宣队罗织罪名打成“五一六反革命分子”,实行政治迫害。这不但对我,而且对我刚成立的小家庭,对我所有的亲人都是巨大的打击。那时,能给我政治信任,给我家庭温暖,给我前进力量的是芸;粉碎“四人帮”后,我因纯属反对“四人帮”而获彻底平反,被南市区人民政府任命为上海市文建中学副校长。但却不幸因结肠肿瘤而切除右半结肠,按疗程不间断地化疗了 5年,中医药调理了8年。我边工作,边治病,在我身边不离左右,日夜陪伴,给我与病魔斗争的力量,给我与病魔斗争胜利希望的是芸;在我先后调入钟表职校,井冈中学,特别是刚到明德中学任职校长的日子里,芸也因积劳成疾,从多年的慢性肾炎变成了肾功能衰竭。在家庭生活中,我大病刚愈不久,芸大病又起。这好比我们刚遇狂风暴雨的苦难,又遭电闪雷鸣的袭击。我们不得不又开始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日日夜夜。

这回,我与芸朝夕相处,昼夜陪伴。我陪伴她血液透析,陪伴她肾脏移植,陪伴她肾脏移植后的住院康复治疗,陪伴她的衣食住行……五年后,芸终因并发低蛋白腹水,肺部感染,肺功能衰竭而离开了我!

从此,我失去了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表妹,失去了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妻子,失去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同志与互相鼓励,牵手前行的战友!天地虽相连,阴阳却相隔,成了我永远的伤痛!

在芸几度病危的日子里,她在难以忍受的病痛中煎熬,已经伤心到没有了眼泪。她把强烈的求生欲望化作对亲人加倍的疼爱。她整天地关怀着他人,关怀着父母,关怀着女儿女婿与外孙,关怀着我的健康,工作与往后的生活……临终时刻的她对女儿说:“我走后,你爸爸工作忙,身体又不好,你们也不一定顾得上他,我想,他总应该有一个人照顾照顾他……”她对我说:“我走了,我妈有你会照顾!女儿女婿会互相照顾,还会把外孙教养好!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了!你身体不好,工作忙,家事多,一个人生活,没人照顾怎么办?有机会,我希望你还是要找一个人,哪怕陪陪你说说话也好!……”芸说话的时候心如止水,没有流一滴眼泪!而我却早已泣不成声,泪如雨下!

“炎,亲爱的……因为,我即使走了,还要爱你,所以,总希望有人能把我对你的爱继续下去。为此,我想对你有这第一次的恳求,也是最后一次的请求,我不想说你非要接受,但我相信你不会……”这就是芸在最后的时刻留给我最光明磊落,最灿烂美丽的话语——最无私的挚爱!

仅此震撼人世的伟大——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我和芸,在从1971年到2001年共30年的爱情生活中,她作为表妹,那一声声改不掉的“哥哥”的叫声,常在我耳边响起,给了我手足般的亲情;作为妻子,那“亲爱的”的呼叫时时响彻耳边,不绝于耳,给了我蜜糖似的爱情;作为党员,芸说:“我从小到大就了解你,说你是五一六反革命分子,只有鬼才相信!”给了我同志般的战友之情!

记得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在谈《高山下的花环》拍摄时说过: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部电影,任何一个故事,最能打动人心的莫乎于情字!这“情”就是亲情,友情和爱情!而爱情之所以能为万世称颂,那就在于她的纯情赤诚,忠贞不渝,至死不移!更在于就是死,还要爱!

亲历之后,我便深深觉得:人生最美的是爱情!那爱情的美丽之花,开放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是滋润人们心田与生活幸福的营养;那爱情的美丽之花,开放在疾风骤雨的日子里,是那激人奋进的动力与照亮前行道路的光明!

那种经历了生活中艰难困苦,患难与共历练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那种遭遇了生离死别,至死不渝考验的爱情,才有资格叫做伟大的至高无上的爱情!

所有这一切,一件件,一桩桩,在我的《那年那人那事》里,读者们都可一一看到,都可细细品味。为此,我常有想起:这凡人的岁月过往值得回忆,更值得一写!至少可以用来纪念我挚爱的人!也不要辜负我挚爱的人!

在《那年那人那事》里,我和芸的爱是贯穿于书中的一条主线。然而,书中还有那围绕另一条主线的其他的种种故事。这就是关于事业的!

人生经历了近80年啊,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许多精彩是不能不说的。所以,我在这里基本上都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作了简要的叙说。让这本不像自传的篇章——成为一本既有爱情,又有事业记录的——“凡人回忆录”!

在我参加教育工作之前,大多写的是我从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接受解放军再教育的内容那是我在接受学习,接受教育的教育。这种教育,我觉得回忆起来深感快乐与美好!在这里,大家能看到我生活的甜蜜,学习的快乐,入党的觉悟,社教运动的收获,”“文化大革命”烈火的历练,茁壮而又健康地成长!

在我参加教育工作以后,我献身教育的道路曾经曲曲折折。其间,我经历过阶级斗争的风雨,见闻过人心冷暖的世面。当然也曾有过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的岁月。工作后,我最艰难困苦的岁月,是从一踏上讲台,就被工宣队无情地打成五一六分子,实行政治迫害开始的。就这样,工宣队个别人的错误,把好端端的一个农民的儿子,人民教师,变成了坠落于地狱的“牛鬼蛇神”!直至 1976年12月5 日,党中央作出了对纯属反对“四人帮”的冤假错案一律予以彻底平反的决定。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才把被打入地狱的我又重新拉回了人间,变成了“宝”。从此,我才又意气风发地重返教师讲台。学生把我当成了反“四人帮”的“英雄”,教师选我当工会的副主席,学校任命我为教导处副主任。教职员工信任我,让我当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小组的副组长……

我知道,这不是我一下有了什么神功与特别的能耐,而是要给我恢复曾经失去的名誉,恢复人民教师应有的光荣。

说实话,我并不希望有一个这样的矫枉过正!

因为,我一直最自信的就是:我本来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人民的教师!!哪怕在有人高呼“打倒五一六分子陆炎”时,我心中还这样自信,从来没有动摇过!所以,只要还我一个原型,原来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便行!

我相信读者中或许会有不少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有过类似我的经历与遭遇,还有那么多所谓的“走资派”和所谓的“反动学术权威”,那你们一定也会与我一样因身受而感同!

我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痛苦,还有就是来自于疾病的折磨。

1981年10月18 日,我被南市区人民政府任命为上海市文建中学副校长。21 日,我就在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做了右半结肠肝曲肿瘤切除手术。病理报告是“肝曲结肠腺癌”。建议:“随访,化疗”。患病初期,我全休半年治疗与休养,接着是半休半年。一年后,我边工作,边治病。穿插其间的是按疗程化疗与中医药调理。

我当时所抱的态度是有点阿Q精神的。我认为,病既已生了,你可以当它无,藐视它,不必害怕,乐观对待;你也可以当它有,重视它,积极治疗,相信会好。在芸不离左右,悉心照顾的日子里,她从来不跟我说病理报告上的结论,她把病理报告藏在单位的办公室抽屉里,说:“不知道到哪去了!反正医生说切除了,就没事了!”我也相信从此没事了!期间,我按疗程不间断地坚持了5年的化疗,坚持了 8年的中医调理。同时,我还真像没事似的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地工作。我在教育学院工作时,敢浦中学有一位副校长还说我是“绝症不绝”的一个实证。退休后,我还被返聘了十年,从事教育科学的研究工作。直至2013年,才回家安度晚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9年6月,我在上海肺科医院切除了右肺下叶的肿瘤。2020年5月,又在上海新华医院切除了乙状结肠的肿瘤!接受这两刀的手术时,我都已到了古稀之年,但我在至爱的儿女的关爱下,还在“接替”芸爱下去的爱人体贴入微的照顾下,依然天天面对无限好的夕阳哈哈笑,日日喜迎朝阳冉冉升而笑哈哈!

人既然有生,就会有死!何时死,是一个谁也难以解答的未知数!面对生死,我们能够做到的是什么?大事做不来,就做点小事!只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好!苍天有眼,你只管做些有用有益的事就是!只管做个好人就是!

我从事教育工作,从 1967年7月1 日起,算作教龄的有 36年,加上返聘不算教龄的10年,就有46年。这46年,快近半个世纪啦!可以说,我这一生,已经把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教育的事业里了!所以,我对教育,不但有感情,而且还能知道一点教育对于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前进所实在不可缺少的意义。于是,就在我的《那年那人那事》里,也就有了我的叙述,且又是重彩的一笔!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我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这不但体现在我的教育实践中,而且主要地还体现在我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的科研成果里!

2001年春,我的妻子芸不幸离我而去。由于区科研室主任即将退休,此时,我被调入南市区教育学院任职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并兼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至此,从我 1981年任职文建中学副校长起,将近20年的校长生涯就到此结束。

简单总结与归纳一下,我当校长时的经历与学习体会,就我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而言,大约有如下几点: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与永恒的事业

教育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对于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发扬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崇高与最伟大的事业。一个人,若能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就是一个最光荣与最幸福的人。

教育之对于社会有“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与影响是通过对人的培养来实现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学就研究两条规律:一条是教育的外部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另一条是内部规律:教育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由于种种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办得还不太理想:有一度教育产业化,商业化泛滥成灾。有的地方至今还积重难返!素质教育是嘴上讲起来重要,而落实在行动上的还是在为应试教育卖力!“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仍是现实的写照!老师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学!教师是凡要考的,必教,凡是不考的,必不教;学生是凡要考的,必学,凡是不考的,必不学。一些教育机构,公开宣扬他们的教学就是为了“提分”!甚至,某著名大学的教授,为了强调学语文的重要性,明目张胆地鼓吹反科学的“得语文者得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学好语文应该倡导,也应该做到。但是请问,如果你只有语文,没有数理化等学科的扎实基础,你怎么能得高考?又能得一个什么样的天下啊?

我们千万要记住:我们的教育是育人的,是要讲全面发展的,是要让学生的身心全面而又健康成长的;教育是要讲公平,公益与正义的!在这里,正义是我加进来的。因为,在我看来,教育必须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更因为,教育是要为孩子们未来的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不但要为祖国的未来繁荣富强,还要为世界的未来和平发展培养和造就人才!

2.我的教育本质观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这种育人指的是人类在遗传优生的基础上,尚需进行优育的一种种的再生产。这种种的再生产,需要优质资源的配置,保障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人的更优更全面的社会化成熟,以推动社会的最理想化的发展。

人类种的再生产与动物种的再生产有着本质的不同。动物种的再生产是本能的种的遗传,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式的种的再生产。这种动物的种的再生产,解决的是动物的种的繁殖与生存问题。人类的种的再生产,则不仅要解决繁殖与生存问题,还要解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胜过一代,一代更比一代生活得美好的问题。动物与人类,一个生存,一个生活,一字之差,但本质大不一样。生存是动物本能的体现;而生活则是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能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

教育的产业化,商业化是与教育的育人本质背道而驰的。它将把我们师生的脑袋灌满“铜臭”,导致“一切向钱看”,改变育人的社会主义方向。

当我们人类即将从二十世纪跨向二十一世纪的时刻,一些先知先觉的社会精英就响亮而又明确地提出:“二十一世纪应该是一个和平,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这个世纪的人类不要侵略,不要战争,不要法西斯,不要希特勒!以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他们把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寄托于教育,教育千万不能培养出像希特勒那样的战争法西斯分子来!

所以,教育的能否救国,教育的能否拯救世界,就完全取决于教育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出来!

我们的教育理所当然地是要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能够求真、求善、求美的社会精英,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与接班人。

这样的接班人,要胸怀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

有人说是:让有钱的人不能有势!让有势的人不能猖狂!让有名的人不能狂妄!让有权的人不能贪腐!让勤劳的人不再受穷!让守法的人不再受伤!让强者懂规矩!让弱者有希望!

有人说是:中国梦是人民追求美好社会的幸福梦。百姓可以无忧无虑说真话,官员能够克勤克俭当人民公仆,富人有财都是劳动所得,人人都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读得起书,看得起病,养得起老,买得起房,社会安定,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民一心一意跟党走!

当然,更科学的表达,我认为应该是:中国梦就是要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本质就是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习的崇高目的与伟大理想!是我们学习的力量源泉所在!

马克思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但要按照政治的规律和经济的规律,而且还要遵循美的规律去发展。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是什么?他说,人类的社会行为总是具有两个特性。一是目的性,从对人类社会有用与有益的目的出发去行事。这“有用”与“有益”就是善,这叫做人的行为的目的性要符合道德性标准;二是规律性,努力探索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规律去做事,以求得成功。所以,凡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即使你的目的性是善的,也都可能会遭遇失败。这叫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律性,也就是要符合真理性标准。于是,在马克思看来,既符合真,又符合善的,那就是美的!美,马克思认为是一种最高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美的规律呢?马克思把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既能做到符合真理性标准,又能做到符合道德性标准的所作所为,都称为遵循了美的规律。为此,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前进,美好社会的创建,就靠教育培养出的杰出人才与千百万劳动者去推动,去发展。教育承担着这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并谱写着彪炳千秋的历史功勋!

3,我的校长观

校长应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精神的播种者与耕耘者。由此出发,我们可以说,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学校办得怎么样,就看校长具有怎样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先进的教育实践。就如有苏霍姆林斯基,就有巴莆雷什中学一样。

一所学校要办好,不是一蹴而就的。她需要校长按照自己先进的教育思想进行苦心的经营与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又如苏霍姆林斯基,他去听课,见一位数学老师的课上得不理想,就同一内容,他自己亲自上课给数学老师看,和他共同探讨。学校里的绿化没有搞好,他在校外的植物园遇到一位老园丁,就把他请到学校里来搞绿化,结果就把学校搞得美如花园。学校里有两名女生,文化课没有学好,但手工劳动的刺绣学得特别地好。苏霍姆林斯基就鼓励她们学有特长。毕业后,这两位女生后来竟成了前苏联全国的劳动英雄。

校长有特色,有个性,学校也就有特色,有个性。

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与什么样的教育实践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校长将把学校带到哪里去,办成什么样?

4,我的管理观

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追随”,而不应是“服从”!追随,是人们对于真理的热情拥护。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蓝图,在教职员工看来,你是对的,就如你手中掌握了真理,大家便追随你,成了自觉的行动。服从,只是一种对权力的被动,缺乏理解性的一种跟从,甚至盲从,往往工作动力的持久性不足。学校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是思想的管理。思想的管理是教育观念的管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有了先进的教育思想,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统帅全体教职员工的头脑,学校也就有了先进的教育管理——一种人人参与学校管理,又自觉管理自己的管理。这种管理被称为现代最先进的“没有管理的管理”。

现在很少听到学校管理倡导“追随”理念的,而看到的大多情况是以“服从”为主。特别是在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情况下,我们更要看到校长决策的重要性,不要“一言堂”,而要“百花齐放”的“群言堂”,并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决策”的必要性。

学校管理中的“追随”理念是在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而可以避免盲从与非理性崇拜,从而不可能出现校长的被神化与神化的校长。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心中,他们的校长是可亲可敬与可爱戴的,并且是与他们有着共同理想与追求的朋友,指导者与引路人。

5,我的教育方针观与“满意性”目标观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方针必须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为,这是人类对于自身发展的一个美好的追求与美丽的理想。马克思把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集中概括为“脑力与体力”的协调与发展。王阳明把”脑力“的发展称为”心育”。他把“心育”分解成智育(求真),德育(求善)与美育(求美);

把体力的发展称为“体育”。他认为人的发展这“德智体美”好比一张桌子的四条腿,缺一不可,以能使我们的培养对象“成为具有完全能力”的人。关于美育,蔡元培先生甚至主张要实行“全民美育”(使每一个人都受到美的熏陶)和“终身美育”(使每一个人自生到死都沉浸在美的感染中)。

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科学的方式(科学),一种是艺术哲学的方式(人文)。科学的方式,就是我们现在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各学科的知识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个自然的和社会的世界。各种门类的科学,是因为人类自身的需要而诞生的。凡人类不需要的东西,基本上不会有学者去研究。因而也不会诞生出什么科学来。艺术人文科学的诞生,就自然地融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中。有哲学家说过,我们把美丽的自然景色,把火热的人类社会生活写成诗,绘成画,就成了艺术。于是,我们就能在一种美的享受中认识了在诗歌中,在绘画中所描述,所表现的那个世界。更不要说那些戏剧,影视,音乐,舞蹈,小说等等的艺术作品了!

科学和艺术,这两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全面融合在一起,都自然有机地包含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里了。所以,我们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应该的,必须的。当前,这个世界在教育方面的倾向性问题就是片面地重视理智性的科学教育,而普遍地轻视人文性的艺术教育。于是,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便有了局限性,而且,学生的大脑也得不到全面的开发,有害学生身心的全面与健康发展。

办学的“满意性”奋斗目标是什么?办学要有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可以远大一点,以鼓舞人心,激励奋进;为实现长期目标,每一学期的短期目标,不要高大全,而要小而精,要可操作,可实现,可跳一跳能摘下来,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测可评的目标。这种目标的实现能愉悦人心,使教职工能看到自身的能量,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也会使学生,家长,和领导获得认可和满意,能对制定学校新的发展目标奠定信心和增添力量。所以,我们把这样的目标称为“满意性”目标。

6,我的教师观

教师也曾经是学生,要多想想自己当学生的时候,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今天,我当教师了,我该怎么做?

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是人类中的特殊一族;是把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连接起来的桥梁和纽带。社会发展到今天,教师不仅仅是教育方针的贯彻者与执行者,人类科学文化和文明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所以,教师必须集真善美于一身,又将真善美传播给下一代。教师的灵魂中,理想,信念,科学,文明,道德,纪律,习惯,意志,毅力,公正,公平,廉洁,自律,自由,博爱……永远是主旋律,都将影响学生的灵魂,影响学子们的人生。为此,我想,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师最重要的是不要让金钱迷乱了我们的心窍,不要丧失了对学生的大爱,不要借“惩戒教育”为名,对孩子张嘴就骂,动手就打,使文化人斯文扫地,颠覆了有“社会主义文明摇篮”之称的学校名誉。要知道,教育若是没有了爱,那就等于丧失了教育的灵魂,失去了她的崇高。教育之所以是一门科学。那就是因为教育是讲理的,求真的,寻求规律的。所以,有理不在声高,但有理可以理直气壮。气壮不是谩骂,不是训斥,而是循循善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今天,我们应该多想想,只要你是当教师的,人人都是当过学生的。我们可以多想想自己曾经是一个怎样的学生?自己曾经希望有怎样的好老师?那么,你学生时代所梦想所期待的好老师,你今天自己可以去争取担当吗?你是否还可以博采学生时代许多好老师之长,成为博采众长,别具一格,做一名真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老师呢?我想这完全是理所应当的。学校如能拥有这样一支教育观念先进,政治坚定,敬业爱生,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优秀教师队伍,那就意味着学校有了办好学校的顶梁之柱,那也就可以成为校长的骄傲与自豪。因为,教师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怎么夸奖都不会过分。他们贡献在今天,而功在千秋万代!

7,我的学生观

学校没有学生,就不成学校;学校没有学生,也就没有老师。所以,学生就是学校的生命力,有了他们,学校就有了朝气,有了活力。学校的存在,体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存在。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全面健康服务。学生在家是孩子,在校是学生,在社会是小公民。教师为学生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教师爱学生,就是爱人民。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亦师亦友;与同学关系,情同手足。今天,我们怎样当一个新时代的好学生?那就是,第一,要明白分数虽重要,但不能做分数的奴隶!而要做追求真善美的主人!第二,懂得为什么要读书学习,懂得为谁读书和怎样读好书?第三,要明确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懂得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健康的重要;要知道做有伟大理想,有坚定信念,有高尚道德,有科学文化,有健壮体魄,有审美情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劳动者始终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学有所成的人,其在求学读书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读书“靠自己”。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接受教育”。这就像肚子饿了,想吃饭,就靠自己如饥似渴地一口一口地吃下去。读书求学也一样,也要如饥似渴地去吃掉你所要学习的一门门的学科,一门门的课程,接受得越多,消化得越好,本领也就越大。

二是读书“讲方法”。读书的好方法好似点金术,方法好,可以事半功倍。读书的方法有许多,总的要求如认真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这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周而复始形成一种好习惯。再如,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就像有的同学总结的一样,说学习英语就是要“掌握单词,学好语法,练好听力,说好口语”。谁哪门学科的学习方法掌握得好,那么一定是哪一门的学科学得最有效果。

三是读书要“肯吃苦”。那是说明读书是要花时间,花精力的。古时关于“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说的就是关于读书要不怕苦,肯吃苦的道理。当你在付出艰苦劳动之后,再看到学习成果之时,或许,你心中涌现的那种快乐,又会把你推向更有兴趣的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所以,我说的读书要“肯吃苦”,不是说读书只有苦,没有乐,而是说读书有苦也有乐,是苦字当头,乐在其中。我记得有一首“乐学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乐是乐此学,

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

不学不是乐。

这乐学歌,读起来像绕口令的,但是很有趣,大家不妨读一下,体会体会。

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在今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明天,我们就能把自己聪明智慧与才华,贡献给祖国和人民,贡献给同属一个地球村——“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和平发展!

8,我的家长观

每一个家长都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想想我们小时候自己曾经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曾经希望自己有怎样的家长,是一件十分有趣味与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家长有多重角色。从血缘关系说,是父母,从法律层面说,是监护人,从教育角度说,是老师。这是集父母,监护人,老师于一身的角色,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家长有千差万别,家庭情况也有万别千差。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从各自孩子存在的情况与条件出发,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各种教育方式与方法,这无疑是最好与最重要的。“天生吾人必有才,天生吾材必有用”。从总体来说,整个人类好比一座“宝塔”,有杰出才华能够攀登上宝塔尖的人毕竟是少数。总的原因也是因为孩子各自的基础与条件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应当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找到最佳发展点,兴趣点,出发点,让孩子力所能及,学得开心,成长得快乐!在未来,他们在社会上也总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找到能够最适合自己学有所用的岗位,就能贡献他们的聪明智慧与才华!

为此,我的建议如下:

不要为孩子划定起跑线,孩子愿在哪里起跑,就在哪里起跑,孩子能在哪里起跑,就在哪里起跑。

不要把自己的眼睛总是盯在别人家孩子的身上,人家孩子怎么样,我家孩子也要怎么样,人家的孩子在学什么,我也要学什么,关注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关注孩子的正确需要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也是由孩子长大起来的,多想想自己孩提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对家长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期望与要求,那你就在今天就可以去做那样的一位好家长,并且可以多一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孩子的做人,让孩子懂得学习使人聪慧,做人使人高尚;既要关心孩子学习上的刻苦性,更要培养生活中的吃苦性,让孩子明白,学习上的刻苦,会带来攀登科学高峰的成功,生活上的艰苦,能养成节俭的美德!

要学会应用良好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孩子的成长既不是宠爱出来的,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他们在自觉地应用道德的规范与法律的约束中健康成长起来的。没有他们觉悟后的自觉自主,你家长即使是“神”,或者是拿着皮鞭的“虎妈狼爸”,成天价地盯在他们的屁股后,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总之,孩子的未来,由你来引导,由他们自己来决定!家长作为父母,监护人与老师,也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家长在言教身教方面做出榜样,是作为父母的责任,作为老师的示范,更是作为监护人对孩子最有力的监督与爱护!

“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么优秀一样!”“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孩子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其展翅高飞!”这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所写的《人世间》里的几句话,我写在这里,和大家共勉!

9,我的学生学业观

传统的学生学业观,仅仅指的是学生的课业与作业,其意义非常地狭隘。以致学生的学业质量,也只用学生所学的课业与作业来评价,简单说,就是分数。学生的道德等非考试类科目,于是就不归类于学业评价之内,似乎可有可无。这对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极其有害。所以,我们在承担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背景下,对于学生学业的管理与评价,提出了新学业是大学业,大管理,大评价的理念,并且撰写与出版了学术性的研究成果专著——《新学业论》。

新学业是大学业:在《新学业论》中,我们提出了新学业的概念。所谓新学业,是相对旧学业而言的。旧学业指的就是学生的课业与作业。而新学业,是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背景下提出的,指的是在校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或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都可以叫作学业。这个过程包括进来,中间,结果,也都包含在学业的内涵之中。具体地说,新学业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学业成绩,学业行为,学业特长与学业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这里的学业就是大学业,是指在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全部内容与全部过程。

新学业的管理是大管理:同样,新学业的管理不仅仅是指对在校学生学习功课和完成作业,或对在校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和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作业的管理,而是指对在校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这个管理包括进来,中间,结果的全过程的管理。由此可见,这里的新学业的管理,是个大学业管理,是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全过程管理。

新学业的评价是大评价:这个大评价是以在校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或对在校学生学习过程为评价对象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包括对在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行为,言行和思想的评价。由此可见,这里学生新学业的评价,是个大评价,是以在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为评价对象做作出价值判断的评价。

《新学业论》的问世,是我们在研究国家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中诞生的。《新学业论》中所提出的理论,新的教育理念,比较前卫,比较新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既能使人眼睛一亮,也能使人持续反思。当前的教育,基本上仍然是受困于“智育”的学识教育,而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全面教育,发展教育。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是不全面与不完整的。因此,孩子的身心发展容易是畸形的与缺损的,容易出现生理的早熟与心理的迟熟的问题,出现身心发展不同步,不健康的现象。大学业,大管理,大评价的受阻,其阻力主要来自于旧理论的障目与旧习惯势力的阻碍。其实当前,大家还没有真正看到教师之所以教得苦,学生之所以学得苦,都是在受旧学业理论之害,在受旧学业理论影响下的考试制度之害。所以,《新学业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必将要经受时间的考验,实践的检验,并经受历史的见证!新的理论,要被人们接受,总要有个过程。我相信,只要是真理,迟早终将闪光,并照亮前程!

10,我的学生成长观

教育促进的是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在这方面,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遗传,环境与教育。其中,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影响巨大。如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成长?其实,我们不仅需要诸如《新学业论》这样的新理论新理念,而且更需要科学的新手段,有效的新工具。我深感有幸的是,今生能参与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的设计制作及使用的可用性试验的研究,成功地完成了编制与试验,并终于被上海市教委采集修订后在全市中小学学校中推广使用。

《上海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科研成果的推广使用,至今已有 18个岁月了!您看到过多少有这样长期推广使用的教育科研成果吗?

您如若问我感想与感觉如何?

我将十分欣喜地告诉您: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正不断地促进着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我们除了骄傲,还有自豪!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万户千家!所以,我在这里所叙说的教育,想必也会吸引千百万家长的眼球!笔者恳望学校教育,能引起全社会的热切关注,更能激发每一位家长的全身心的投入!使学校,社会,家庭凝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促进每一个孩子的茁壮成长!

让我们的教育永远像朝阳,像春天,蓬蓬勃勃,繁荣昌盛!

人生就是一本书。打开是生活的故事,合上是一生的记录。愿故事开卷有益,愿记录启迪人生!

笔者到此,终于搁笔!名为“自序”,实为“导读”,拜请读者诸君,多多指导!诚挚感谢!

2022年9月22 日 iMDLeD9oCKzTMXP0wq8kGXawF7+5wS3NYDq/tt817Brel+a/0pT9/w/EUrQv0UD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