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自己渐渐步入老年生活,思乡的念头也越来越强了,因而少不了经常回自己的农村老家走走。自然经常会见到一些本家长辈、村亲和自己儿时一起长大的发小。而且一见面总免不了互致问候,打个招呼,有时就村里的那些事儿攀谈个没完没了,可以说东扯西拉,无话不谈。这也使我了解了不少农村的新鲜事和一些怪现象,特别是有些年岁大的老人们的说话口语,使我感到很好奇,他们总爱说一些顺口溜之类的“俗语”,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比如:当问到他们与邻居的关系时,就会说“远亲赶不上近邻”;当说到村里某家闹矛盾搞得不可开交时,总要来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只这么顺口一说就刹住了“车”;尤其是当谈到某老人卧病在床,儿孙各忙各的,无人照看时,为了不惹是非,又会感叹道:“唉,谁家也一样,久病床前无孝子嘛。”如此表述,让人听起来感到非常确切,又无比形象,真让人折服。时间久了,我渐渐对这种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想把它一一记录下来,并加以解析的冲动。
于是,我就有计划地挤出一定的时间来,不惜辛劳往返于乡村之间,一头扎进百姓群中。有时深入个户人家,拜访一些乡土学究和智者老叟,请他们讲述一些当地较为流行的口头禅和顺口溜(即俗语);有时蹲在街头巷尾倾听百姓闲聊,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或者是道听途说,我都把它记载下来,收集起来。另外,我还利用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在网上搜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数据原理的作用下,还果真搜寻到相当数量的农村俗语。同时,我又将已收集的俗语,针对性地查阅了书籍资料,力求寻找较为准确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我把这些从不同渠道得来的俗语,作了粗略简短的解析,并较为系统地整理了一番,就形成了这本小册子。它的内容大致包括言谈举止、婚姻相术、阳屋阴宅、季节衣食、修身齐家、警言哲理六大类,共十二个方面,六百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极其丰富,在经过了几千年岁月的磨炼敲打,先祖们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璀璨的文明瑰宝,语言类文化便是其中之一。我初步做过一些总结分析,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当然是那些比较高雅的记载于册的名言金句,是语言文化的主流,也是我国正统教育中重点传授的学问。比如:我们在搞文学创作和公文起草时会经常用到它;又比如孩子们上学时,课本上传授的那些东西都属于这一类。我们都经历过学生时代,在课堂上老师们总是竭尽全力地耐心地讲解着,唯恐我们不能真正了解掌握其内涵深意,有时老师们还有意挑出一些名言金句来,让我们释义造句,为此我们都背诵和熟记了一些。总之,这些名言金句文学性强,大都比较深奥,想要做到彻底的了解,相对来说比较难懂。而另一类就是通俗易懂,民间口口相传的俗语,虽然它说得不如诗句华美,用词也不是特别的工整,却非常的有深度。它言简意赅,容易接受,很多都是人人看得懂听得明的大白话,也可以说是民间顺口溜、歇后语和谚语的总称。
它的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俗”,但也不能小看了它,别看这些语句俗白,却都是祖辈们智慧的结晶,是古往今来的农村劳动者,在日常劳动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并由民众口口相传至今。因为它和百姓的生活相当贴切,因而蕴含着很多的人生哲理和生活道理,虽然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可时至今日读起来,依旧是发人深省,句句受益。这些俗语巧妙地将趣味性和地方性结合起来,赋予了口语化的特性,既没有固定的文化形式,随意性较强,说起来朗朗上口,方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又没有讲究太多的修饰,风趣幽默,区区数字就能勾画出深刻的道理,极易人们传承和铭记。因此,在民间俗语的受欢迎程度要远胜于那些高雅的名言金句。特别是在农村漫长的冬闲季节,人们会在茶余饭后,自觉不自觉地聚在一块,谈天说地,说长道短。他们常常用俗语来比喻一些事,形容一个人,这样听的人感到形象生动,易于接受。讲的人自然也津津有味、乐在其中。说到此,我们也就能深切地理解,为什么众多的农村俗语,能够在有着乡土文化气息的农村里彰显特色,大放异彩,又为什么能经久不息、流传千古了!
然而,在挖掘和整理俗语时发现,有些俗语古怪离奇,有些俗语粗糙笨拙,还有一些充满着浓重的迷信色彩。每当看到这些,不禁滋生了这样那样的疑惑,觉得有些俗语到底有没有整理和解析的必要?但细细想来,一切事物都不应一概而论,不能将一些视为“糟粕”的东西统统踢出大门,因为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它,应当将它视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民间的迷信习俗,是后人走向科学的原始动力,《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蹦十万八千里,是多么的荒唐,又有多么的迷信,然而现在飞机、火箭、人造卫星真的升天了,你觉得它们之间能没有一点联系吗?大量的民间迷信习俗,往往与民众信仰和原始蒙昧思想相关联,如丧葬仪式、祭祀仪式、节庆活动、庙会,以及里巫和巫术、算命和风水等等诸多习俗。这一切,若以现代的价值观来要求古人,要求传统文化,显然是不科学的。有意思的是,某些看上去纯粹是“迷信”的习俗,却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像风水学和相面术,谁也不能说它没有一点道理。如果把这一类俗语中所反映的习俗都看作是古人的“愚昧迷信”,将其剔出俗语的范畴,那么就等于抹去了人类的探索,实践的脚印,割断了科学思想发展的链条。其次,民间的迷信习俗,是一个综合性文化载体,与文化艺术紧密相连,比如“占卜”,还有印度的佛学,它推动了后世的辩证思维和佛教文化的发展。再者,因“迷信”活动的需要,古人还创造了无数精妙绝伦的艺术品,为后世留下了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
总之,在分析研究古代俗语时,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去看待它,绝不能毫无选择地兼收并蓄。尤其是一些极其错误的迷信俗语,要批评地认识,并在批评中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好在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过去不被认知的东西,也日显明朗化了,这也为研究和探讨俗语,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也为我们对古老俗语作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了可能。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由于多数俗语原先植根于农村、农民,因而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乡村运用比较普遍。但是随着城乡一体的推进,俗语也成为城乡共用的语言体系,而且这个体系越来越变得更加庞大和广泛。书中只搜集了一部分,大量的还散落在民间和社会的各个角落,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原谅。而且文中对俗语的解析,主要是以古代历史背景为基础的,所以不免言词低级,观点落后,甚至会出现一些谬论,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徐耀文
二零二四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