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父不进子房 官不入民宅

父不进子房,是对子女最起码的尊重,这里所说的房,不仅是物质上的房,也是心灵的房,它装着子女的秘密,也装着子女的思想。身为人父,可以为他们提供所需物质,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人生经验,却万万不可强加物质、强加思想。应该让孩子在自己的成长中,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因为父母是最先进入他们的人生,却不能陪伴他们走到最后的人,对孩子不管不顾,是不负责任,而让他们学会依赖,则是对他们未来的毁灭!这就需把握好度,不可偏激任何一方,而“父不入子房”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参考。当儿子尚且年少时,由于儿子的生活还需要父亲帮助,父亲进出儿子的房间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当儿子长大后,父亲再进入儿子的房间,就应该考虑儿子的看法了。因为儿子成年后,都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也有隐私了,当然也就有了自己的独立领地,所以父母必须经过孩子的同意才能进入他们的房间,这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为人之道。而等到儿子结婚后,做父亲的就更不能随便进入儿子的房间了。因为儿子的房间还会有儿媳妇在,这时儿子的房间是两个人的世界,装着两个人的秘密,一般情况下,两人都是不希望别人随意进出房间的。尤其在古时候,由于男女关系严苛,人们非常讲究这些道理,如果做得不对,就会被人嚼舌根,戳脊梁,而且还会向外传扬出去,这将给一个家庭带来未知的风波。因此在过去,父亲是基本不会进入已经结婚的儿子的房间的,有事便叫别人传话,没事便绝对不会进入,这一习惯并非封建,而是一种好风气,是培养子女的好方法,更是做好自己,“齐家”的重要方法。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闺秀之房不可入,人们常说“父女关系等于两性关系”,父亲会深刻地影响女儿对异性的认知,因为父亲是女儿这辈子相处的第一个男人,也是第一个爱她们和被她们所爱的男人。女儿在与父亲相处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很大程度上会对未来找伴侣产生很深刻的影响。并且,女儿不同于儿子,有更多的小心思,更多的小秘密,要妥善处理好与女儿的关系,身为人父要从尊重做起,从理解做起。要明白自己是长辈,同时也是异性。

“官不进民宅”这一句和上一句有着相通之处,正如君臣、官民、父子这些关系一样。为官者,既要把百姓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又要尽职尽责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民宅是老百姓生存的地方,承载着老百姓的身体,同时也承载着老百姓的灵魂,为官者必须斟酌一番,决定是否必须进民宅,当然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否。因为在古代,阶级秩序是十分严格的,官就是官,民就是民,官在民面前是绝对的压制,官员进宅,难免会引起老百姓担心、忧虑,改变老百姓原有生活规律。为官者不随意进入老百姓的家门,也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毕竟“瓜田李下”,即便为官者自知两袖清风,也难免会引起民间猜疑,为官之人必须重视民间看法影响和舆论导向。为官者若是为了了解百姓实情,大可不必多次拜访,费时费力。与其数次访查,深识其苦,不如多做实事,去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当好人、当好官!“官不进民宅”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为“民”。在古代,老百姓的主要负担是纳税,因此当官的来了,就是要税的来了,难免会引起百姓不快。并且招待官员及其随从也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对普通百姓来说,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啊”。再换一个角度想一下,官有官风,民有民情,如果一个经常被地方官员拜访的人家,即便是凭着自己的奋斗发迹了,周边人怎么看,自己又该怎么想呢?

总的来看,“父不入子房,官不进民宅”确实是前后相通,父亲是一家之主,是孩子的依赖,正如官员是一方之主,是老百姓的希望。而“父不入子房”是说要尊重子女的个人隐私,其实放大了看,就是父子平等,尊重子女也是尊重自己。“官不进民宅”是说当官的要尊重老百姓,因为尊重老百姓,就是在善待自己的美名,善待自己的前程!正如孟子所言,“君舟民水,水也载舟,水也倾舟。” HikdKfNVDLCUdiLZIZ9Udvca1JpHq4wLA7j5UkobCD7cH6AnjFVcCGVJJSDT1i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