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疯魔,不哲学,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多数人都是在祭拜先人的时候才会到访墓地,可在2000多年前,有一个怪人却偏偏喜欢去墓地,说那里清净,没有人打扰,简直就是自由王国。他经常会躺在那个荒凉的地方,给思想插上翅膀,任凭想象力在脑海里飞翔。他时常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让常人百思不得其解,族里的人都把他当成疯子看待。
这个疯疯癫癫、满脑子怪想法的人,就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年),出生在爱琴海北部海岸,色雷斯南部沿海的阿布德拉市,父亲是富贵的奴隶主。波斯王曾经赏给德谟克利特的父亲一些术士和星相学家,从童年开始,他就跟随这些老师学习神学和天文学,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对学问的不断钻研,德谟克利特越发觉得阿布德拉这个小城阻挡了他的视野,于是他开始了游学生涯。德谟克利特先是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去了埃及、印度等地,前后长达十几年。在这期间,他学过几何,研究过灌溉系统,学习观测星辰,推算日食发生时间,几乎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向当地人请教学习。这段游历的岁月,让他大大增长了见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谟克利特称赞有加,说他是古希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不仅对数学、天文、地理、物理、医学、生物颇有研究,在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方面也有建树,甚至在音乐、绘画、雕塑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但他最为突出的贡献是继承并发展了自己导师留基伯的“原子论”,使其成为系统化的自然哲学世界观。
留基伯是古希腊爱奥尼亚学派非常有名的学者,也是德谟克利特的导师。原子学说最早就是由他提出来的,他认为: 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原子本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生成,也不能毁灭,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
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进而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中,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被消灭,任何变化都是因为原子引起的结合与分离。
他还认为,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物体的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存在差异。原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没有所谓的“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
既然万物皆由原子与虚空组成,那么人呢?世间又到底有没有灵魂呢?
对此,德谟克利特认为: 原子论里没有神存在的空间,原始人不了解奇妙的自然现象,更不知道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就臆造出了神,用以解释一切的未知。事实上,除了永恒的原子与空虚之外,根本没有不死的神灵。 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只不过组成它的原子非常活跃且精微,但不管怎样,它都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失,灵魂也将随之消灭。
对于认识论的问题,德谟克利特依然用原子论来解释:“影像”是由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的,人的感觉和思想,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产生的。此外,他还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最初级阶段,它无法感知所有的东西,当感性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不能够看见、听见、闻到、摸到的时候,就需要理性认识来帮助。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论,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中最重要的成果。他主张,世上的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① 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
② 应该尽力于思考得很多,而不是知道得很多。
③ 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