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忧患才能使人发展,安逸享乐则会使人萎靡死亡。可是如果总是没完没了地考虑明天,内心时刻存在一种忧患意识,又该如何快乐地活在当下呢?虽然人们常说“防患于未然”,但是如果一个人总是过度地焦虑和担忧未来,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心理负担,整个人都被笼罩在消极情绪之下。这样一来,以后的每一天很可能都将生活在忧虑之中。对未来生活的焦虑和恐惧,成为现代人一种普遍的心理,即使当下的生活已经过得很不错,人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担心未来的生活,总是没完没了地考虑明天会怎么样。因此,为了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总是没完没了地考虑明天,不妨尽心做好当下的自己吧!
面对一群研究生的拜访,心理专家从房间里拿出了许多水杯摆在茶几上,有的是玻璃杯,有的是瓷杯,有的是塑料杯,有的是纸杯,研究生们各自拿了一个杯子喝水。这时,心理专家开始说话了:“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挑的杯子都是比较好看、别致的,像塑料杯和纸杯,却没人拿走。其实这就是人之常情,谁都希望手里拿着的是一个好看一点的杯子,不过我们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水杯。所以杯子的好坏并不影响水的质量。”接着心理学家解释道:“想一想,如果我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把选杯子的心思用在了考虑明天的事情上,那生活能够远离忧愁吗?”一位学生摇摇头:“当然不,烦恼会接踵而至。”有时候花上过多的时间来考虑明天会怎么样,担心明天会发生什么,不仅眼前的今天都没能做好,还置自己于忧虑之中。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为研究忧虑问题,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心理学家要求实验者在一个周日的晚上,写下自己未来7天内所有忧虑的事情,再投入到一个“烦恼箱”里。三周过去了,心理学家打开“烦恼箱”,让实验者一一核对自己写下的每个烦恼。结果发现,其中有90%以上的“烦恼”并没有真正发生,因为它似乎更多来自人们对明天的担忧。
这时,心理学家要求实验者记录真正的“烦恼”,并重新投入“烦恼箱”。三周很快过去了,心理学家又打开了“烦恼箱”,让实验者再一次核对自己写下的每个“烦恼”。结果发现,许多曾经的“烦恼”已经不再是“烦恼”了。所有实验者都感觉到,面对烦恼,总是预想得比较多,出现的往往很少。对此,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般人忧虑的“烦恼”有50%是明天的,只有10%是今天的,最终的结果是,90%以上的烦恼是自己想出来的,而今天的烦恼是完全可以轻松应付的。
许多人没完没了地考虑明天,给自己添加了许多烦恼,这就是所谓的“烦恼不寻人,人自寻烦恼”。对医生来说,他们心中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大多数的疾病是可以不治而愈的。有的医生甚至断言:“许多人并不是真的有病,只是自己无聊,坐在那里胡思乱想,结果多么美好的一个明天,硬是被他自己设想出许多病来。”明天到底会怎么样呢?我们都无从得知,因为明天还没有到来,即使对明天有诸多幻想,也应该是往好的方面想,不要总是担心这样或那样,否则不仅忧虑了今天,也给明天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尽心做好当下的自己吧,至于明天,就完全交给明天吧!
有一位年轻人,总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于是他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医学手册,想看看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他先看了癌症的介绍,觉得自己患癌症已经好几个月了,顿时被吓住了。他想知道自己还患了什么病,就读完了整本医学手册,结果发现:除了膝盖积水症以外,自己什么病都有。当他走出图书馆时,好像完全变成了一个全身都有病的老头。
他决定去医院,见到医生说:“医生,我看过相关的医学书,我已经活不了多久了,除了膝盖积水症,其余什么病我都有。”医生做了诊断,开了一张处方。年轻人顾不得看就马上塞进口袋,立即跑往药房。到了药房,年轻人匆匆把处方递给药剂师,药剂师看了一眼,没好气地说:“这是药店,不是食品店,也不是饭店。”年轻人惊讶地接过处方一看,上面写着: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6小时一次;10英里的路程,每天早上走一次。年轻人照做了,他一直健康地活到了现在。
对未来担忧太多,以至于这个年轻人怀疑自己生病了,结果什么病都没有,有的只是心病。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焦虑,仿佛内心隐藏着一种未知的恐惧,担忧自己的生存状况、担忧明天,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一项社会调查显示,越是成功的人对明天越是担忧。有一位成功人士毫不忌讳自己的焦虑:“现在我的公司刚刚上市,一切都在起步阶段,许多人恭贺我的成功,我却感到忧心忡忡,未来的种种困难就在某个阶段等着我。同时,由于每天外出应酬,常常喝酒,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对明天我真的十分焦虑,害怕它的到来,更害怕随它而来的还有无限的挫折和挑战。”
即使再焦虑,也不能改变未知的明天,不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坦然的心境面对今天,尽心尽力做好自己,明天自然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