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智者,脾气十分温和,几乎从来不生气。弟子好奇地问他:“师傅,难道你就不会生气吗?”智者微微一笑:“生气是什么呢?事情发生了,我就会告诫自己,事情可以比现在更糟糕的,看来我还算幸运的,所以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呢?如果有人犯了错误,错误在他自己,我何必要生气呢?每天生活的快乐我都来不及感受,哪有什么时间生气呢?”
智者清楚地认识了“生气”,从而也知道“救火”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生气,这时就成为了当事人、局中人,整个人被愤怒的情绪困扰,若是事态变得严重,怒火则会“火上浇油”,甚至难以控制地恶化。可能我们都有过“隔岸观火”的经历,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家人或朋友身上,我们会清楚地意识到:当事人是没有必要生气的。可是事情到了自己头上为什么就看不清楚呢?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问题,重新梳理逻辑,给自己一个申辩的空间,从而完成逻辑推演的过程。面对任何事情,都不要随意发火、生气,因为常常是生气容易“救火”难,尤其是因生气而造成的后果更是难以控制的。试想,一场大火若不及时扑灭,会怎么样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七里禅师正在蒲团上打坐。突然,一个强盗闯出来,拿着一把明亮的刀子对着他的脊背,说:“把柜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否则我就要你的老命!”七里禅师似乎并不害怕,缓缓说道:“钱在抽屉里,柜里没钱,你自己拿去,不过请你留点,因为米已经吃光,不留点明天我要挨饿呢!”那个强盗拿走了所有的钱,临出门的时候,七里禅师说:“收了人家的东西,应该说声谢谢啊!”强盗转过身说:“谢谢。”霎时间心里十分慌乱,强盗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愣了一下,又想起不该拿走全部的钱,于是掏出一叠钱放回抽屉。
没过多久,这个强盗就被官府捉住。根据他提供的供词,差役把他押到七里禅师那里。差役问道:“几天之前,这个强盗来这里抢过钱吗?”七里禅师微微一笑说道:“他没有抢我的钱,是我给他的,他临走时也说谢谢了。”强盗被七里禅师感动了,只见他咬紧嘴唇泪流满面,一声不响地跟着差役走了。
这个人在服刑期满之后,立刻去叩见七里禅师,求禅师收他为弟子,七里禅师没有半点怒气,只是摇摇头。这个人长跪三日,七里禅师终于收下了他。
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或那样不如意的事情,挑动起心中的怒火。但是生气的时候,能否意识到自己是在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呢?当怒火开始蔓延时,我们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量让自己冷静和放松,冷静地思考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而不是顺其自然地让“怒火”蔓延开来,让自己被情绪牵着走。
阿文是一位脾气暴躁的女孩子,由于脾气太坏,交往多年的男朋友也离开了她,朋友们都为她感到惋惜,阿文自己也终于意识到了坏脾气的坏处。于是阿文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向心理医生求教:“如何才能改掉我的坏脾气呢?”
心理医生没有说话,拿出了两个透明的玻璃瓶,分别装上了同样多的清水,随后又拿出了一些大小均匀的玻璃球,有白色的、蓝色的。心理医生对阿文说:“当你生气的时候,就把一颗蓝色的玻璃球放进左边的玻璃瓶中;当你克制住没发脾气的时候,就把一颗白色的玻璃球放进右边的玻璃瓶里。从现在开始,你应该学会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阿文照着心理医生的建议去做,过了一段时间带着两个玻璃瓶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医生将玻璃瓶中的玻璃球捞了起来,阿文发现那个放蓝色玻璃球的玻璃瓶里的水变成了蓝色。心理医生说:“你看,原来的清水因为‘坏脾气’的投入被污染了,相同的道理,你的言行举止也会影响他人,就像这个玻璃球一样,所以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言行。”阿文点点头,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当阿文再一次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那瓶装着白色玻璃球的瓶子已经溢出了水。心理医生欣慰地笑了。就这样慢慢地,阿文的坏脾气消失了,生活开始走入了正轨。最近她打电话给心理医生,电话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我新交了一个男朋友,他很优秀。”生活对阿文来说,变得越来越美好了。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说:“愤怒不能同公道和平共处,正如鹰不能同鸽子和平共处一样。”心理医生教给阿文的这个方法,秘诀在于:把自己当作思想的旁观者。阿文做的每一件事情,虽然没有涉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怒火,而是让其意识到“怒火”带来的危害性。在这种思想的渗透下,阿文逐渐改掉了自己的坏脾气,认识到了“救火”的重要性。慢慢地学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思想的旁观者,她开始深刻地认识“生气”,领悟到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根本不值得生气,或根本没有必要生气,这样一来,阿文的生活不仅慢慢步入了正轨,也变得越来越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