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救指南11
趁早掐灭对“明天的我”的幻想

当你能认识到每一天的你,

其实都别无二致的时候,

你才能更容易控制今天的自己。

——霍华德·拉克林

小莫准备参加年底的一个职业资格考试,从年初就开始复习了,他自己制订的复习计划是10个月,相关课程的复习顺序也都安排好了,一副胜利在望的样子。

时间步履不停,春去夏来,时间过去了半年。小莫的复习进度比计划中慢了很多,有三门课程至今一遍也没有复习过。对此,小莫并不太着急。在他眼里,时间似乎是橡皮筋,仿佛最后的一段时间可以无限延伸,能让他完成所有科目的复习。

眼下的小莫,每天不紧不慢,兄弟约他出去玩,他也多半都会赴约,全然把备考的事情抛在脑后。偶尔,兄弟也会顺带说一句:“你安排好时间,别耽误了正事,不方便就直说,可以等考完再约。”小莫却只是咧嘴一笑,满是自信地说:“今天耽误的时间,明天再补回来呗!”

今天耽误的时间,明天可以补回来吗?

现实往往是,当“明天”如约而至时,你的压力会更大,因为你心里很清楚,任务量增加了。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幡然醒悟,原来时间并没有“昨天”想象得那么充裕,它依然和“昨天”一样,而自己能够集中精力做事的时间,也和平日没什么区别。即便可以延长做事的时间,可随着精力的消耗,效率是递减的,你会身心俱疲。

主观时间VS客观时间

时间有“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之分,人们在拖延的时候,经常会把两者混淆。

客观时间,是能用日历和钟表来衡量的,可预知且不可更改。

主观时间,是人们对钟表之外的时间的经验,是不可量化的。

主观时间的变体是“事件时间”,即围绕一件事的发生、发展而定位我们的时间感。

举例来说:外出游玩时,你可能觉得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可排队等着上厕所时,时间显示只等了2分钟,你却感觉无比漫长,1秒钟都是煎熬。

如果你可以做到把个人的主观时间和不可更改的客观时间整合到一起,让两者实现无缝衔接,就不会导致拖延。比如:你正沉浸于打游戏,但你知道自己应该在下午6点钟到体育馆游泳,哪怕距离6点钟还有1小时,你也可以关闭游戏,收拾整理东西,为游泳做准备。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经常会发生冲突,致使我们不愿也无法认识到,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到了运动的时间,把今天的任务拖到明天时,想象着明天有充裕的时间去弥补,却忽略了不可更改的客观时间——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明天不会因为今天推迟的任务而凭空增加1小时。

稍后思维

拖延,赋予我们一种全知全能的幻觉,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可以掌控时间、掌控他人、掌控现实。这种全知全能的幻觉,会让我们形成一种“稍后思维”。

稍后思维是一种认知转向,就像心理上开小差,暂时回避紧迫而重要的事情。这种思维的核心是,总觉得“将来做”比“现在做”更好。

如果你在面对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时,脑子里冒出了下面的这些想法,那你就要提高警惕了,它们很可能是阻碍你行动的思维陷阱。

——“先休息一会儿,休息好了更有精神!”

——“我还得把这个想法完善一下……”

——“我得找一些新的资料,要不先看看工具书吧?”

——“明天再做吧,今天难得和朋友见面。”

稍后思维犹如一剂麻醉针,让我们麻痹理性的思考,想当然 地认为自己肯定会做,只是推迟一点时间而已。殊不知,在“稍后”的过程中,一个个“现在”已经流逝。

情感预测偏差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吉尔·伯特,以及弗吉尼亚大学的学者蒂姆·威尔森,经过研究指出:人们对未来积极或消极的场景相关的情绪(或情感)的预测,往往与实际体验存在偏差,我们总是会不理性地把“现在的感觉”当成“将来的感觉”。比如:吃过午饭后去逛超市,往往会低估未来几天的食材消耗量而少买了东西;瘾君子在刚吸完毒品后,也会低估自己之后对毒品的渴望程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呢?主要原因有两点:

低估其他事情对未来想法和感受的影响程度。

预测未来时,过于看重当前的情形与当下的心情,忽视了在未来的状况下会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可能会出现的感受。

扩展到拖延的问题上,道理也是一样的。

当我们准备“明天再做”时,我们关注的是当下的情感状态,且会错误地认为“明天的我”的情感状态会和“现在的我”一样。“现在的我”十分信任“明天的我”,认为“明天的我”会更积极、更自律、更高效。

我们并不擅长预测情感,即便这一刻乐观至极,可随着明天的到来,这份乐观终会崩塌瓦解。当情势不再乐观,负面情绪涌来,趋乐避苦的我们,很有可能会继续拖延。

掐灭对“明天的我”的幻想

当“现在的我”产生了“明天再说”的想法时,一定要打破这个幻想。

自救指南1:认清客观时间

明天和今天的时间是一样多的,不会凭空增多。

自救指南2:认清“明天的我”

“明天的我”和“现在的我”没有什么不同,也不会比“现在的我”更可靠。

自救指南3:拉近“两个我”的距离

想象一下,“明天的我”如何看待“现在的我”?如果“现在的我”放弃即时行乐,“明天的我”是否会因此心怀感激?尝试把“现在的我”的压力告诉“明天的我”,拉近“两个我”的距离,有利于做出理性的选择。 cpPHG+dbRFiAaF3jfF13irmfPOKbfQo9iilNcomBEWEHXRfjfJomLOht9Eig8mmK

战拖速读导图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