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控制其思想,他们觉得只要能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用什么方式他们不介意,即使孩子很反感。但是现在是素质教育社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和孩子平等对话,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很多父母批评孩子的初衷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但是多数时候,父母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他们不相信孩子真的能把自己的错误改正了。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家长不信任自己,所以不管家长批评自己多少遍,他们依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因为他们在家长吹毛求疵的批评和不信任中慢慢地削弱了积极性。而此时,很多家长还十分纳闷儿:自己的批评教育怎么在孩子身上不起作用?
君君上小学五年级了,君君的父母希望他可以考出好成绩以便顺利进入重点中学。然而,他的数学成绩很不错,可语文成绩一直提不上去,特别是写作文的时候,往往写几句就写不下去了。为此,君君的妈妈经常埋怨他没有想象力,语言单调乏味,还说他懒惰不肯练笔。可君君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就是写不出来,妈妈还老埋怨他。后来,君君的爸爸决定帮助孩子提高写作水平,君君妈妈答应了,但是她心里却想:“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提高儿子的作文水平。”
爸爸对君君说:“语文其实不可怕,对你来说学好语文是没问题的,你的理解力强,记忆力很好,又爱动脑筋,平时只要多看一些文学方面的书再练练笔,坚持下来一定会有大的成效。”君君爸爸的话起了作用,君君真的开始认真看书并时不时地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记下来,但君君妈妈还是怀有疑问。一次,君君妈妈发现虽然书摆在君君面前,但是君君却看着天花板。君君妈妈当时被气坏了,指着君君说:“我本就不信你的作文水平能有所提高,现在果然是这样!”君君听到妈妈的话难过地低下了头,原来妈妈这样不信任自己,君君很受打击。君君爸爸见状连忙对君君说:“孩子,看书重在投入,如果手里拿着书,心里却想着其他的事情,你的作文水平怎么能提高呢?”君君过了好一会儿才说:“爸爸,对不起,我以后看书再也不三心二意了,你相信我,好吗?”君君爸爸温和地说:“我相信你。”听到爸爸这样说,君君立马恢复了生气。
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想着批评孩子,总挑孩子的缺点,要多给孩子一些信任,求全责备不仅难以使批评奏效,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父母和孩子产生矛盾。孩子是经不起挑剔的,父母越是挑孩子的不足,批评孩子的不对,孩子就越觉得自己不行,逐渐丧失自信心。
家长在责备和训斥孩子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好,这不仅是对家长的消极暗示,也是对孩子的消极暗示,在这种消极的暗示中孩子自然不会有改正错误的积极性。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信任孩子,哪怕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向孩子传递自己相信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不断地进步,逐渐地变得自信起来。
我们的性别从一出生就是既定的,谁也没办法选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喜欢上自己的性别,然后快乐地生活,大人如此,小孩也一样。有些男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经常调皮捣蛋,家长就会批评他没有隔壁邻居家女孩乖巧、听话和懂事。如果是女孩子为了一件小事哭鼻子,家长就会说她不如隔壁家小男孩坚强勇敢。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会凭空想出许多“隔壁家”的孩子,可能家长的意图只是想激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但是,家长不知道,每当自己这么说的时候,孩子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父母是不是讨厌自己了,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隔壁家”的孩子总是比自己优秀?长此以往,他们会逐渐失去信心,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性别:是不是妈妈更喜欢男孩才一直觉得我不够好?是不是妈妈更喜欢女孩才一直说我不如“隔壁家”的那个小女孩?
小乐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有时他的父母对于他的一些行为很是头疼。他不是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破了,就是欺负同班同学。老师时不时地找小乐的家长开“小会”。每次开完“小会”,妈妈回家后都会跟小乐说:“你看看隔壁家的月月,不仅乖巧听话,学习成绩还好,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捣蛋鬼,你要是个女儿就好了,人家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小乐妈妈每次都会重复这句话。她的本意是用编造的小女孩来激励小乐,让他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但是时间久了,小乐妈妈发现他变得闷闷不乐,做什么都没有兴趣,而且也没了以往的自信,甚至开始讨厌自己。
其实,孩子的思想是很简单的,他们会很天真地把父母的玩笑当真。孩子犯错了,父母总是压不住心中的火气,把孩子贬得一文不值,时间长了,孩子便觉得自己就如父母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虽然他们当时说的话未必是发自内心的,但事后,他们又觉得对待不听话的孩子就要这样,因为玉不琢,不成器。其实,家长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孩子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父母,虽然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理解父母的想法。
父母在批评孩子之前一定要三思,孩子的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他们需要父母正确地引导,如果一直给他们灌输消极的思想,就极易造成孩子心理畸形。就像父母对孩子说“隔壁家”孩子的时候,他们会产生愤怒、难过和仇恨的心理。一方面他们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另一方面会对那个“优秀的孩子”产生嫉妒之心。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避免自己的言语给孩子带来伤害。
家长无意识的一句话,会让孩子产生许多心理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家长与孩子交流不够,不知道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没有一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家长平时无意识的一个举动都会让孩子开始怀疑自己的父母是不是真的爱自己,因为他们不管做什么都比不上“隔壁家”的孩子优秀。
小华从小就非常喜欢小动物,而且非常热衷于研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初中时,常常因为观察小动物而弄得浑身是泥。父母对此非常生气,觉得他不务正业,于是就想方设法地阻止他去外面玩。父母希望他学钢琴,以便将来中考时加分。
一开始,他总是趁着父母不注意偷偷地跑到附近的公园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一次,他把一只黑色的蜘蛛带回了家,父母大发雷霆,训斥他不应该把这么脏的东西带回家。爸爸还一脚踩死了蜘蛛,妈妈也摔烂了他积累好几年的装着各种标本的“百宝箱”。那一刻,小华愣住了,回到自己的房间默默地坐了一下午。
从那以后,他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父母为此非常发愁,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智力有问题。而小华的生物老师说:“小华这孩子特别聪明,如果好好培养,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生物学家。”小华生物老师的话引起了父母的深思。
父母总是觉得孩子不懂事,也认为“他们还小,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们是孩子的父母,难道我们还会害自己的孩子吗?”有很多家长是这样的想法,他们觉得孩子毕竟涉世未深,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情总是认识得不透彻。自己作为家长,什么都愿意为孩子做,孩子的一切自己都想包办,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心安。
有的时候,孩子有个小兴趣,就是因为家长看着不顺心,便强制孩子马上放弃,然后强制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即使这样,家长还是有一个漂亮的借口:不管做什么,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就像小华的父母,他们很轻易地就判定小华喜欢小动物是不务正业,然后用自己的思想来要求小华改正,控制小华。小华的父母以为自己是对的,但结果却不是这样。
其实,如果家长过度干涉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做的事情都是错的,从而否定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变得没有自信。而且孩子会觉得父母不尊重、不理解他们,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很多家长往往会忽视孩子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很多学习任务和兴趣爱好,导致孩子失去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家长不要总是用爱孩子的借口来控制孩子,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心灵空间。父母应该站在一个平等的立场上与孩子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问问孩子喜欢做什么,既然爱自己的孩子,就要懂得给孩子自由。
作为父母,不要总想着自己的孩子涉世未深,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不敢与家长交流,不敢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罢了。
很多父母喜欢用“家长”这一身份,强迫孩子做一些他们并不愿意做的事情,还美其名曰是爱自己的孩子,殊不知,自己这样的“爱”会害了孩子。家长们,既然爱自己的孩子,就请给他们的心灵以空间,让他们健康自由地成长。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过于注重自己是“家长”这一身份,所以和孩子总是不能有效地沟通,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用强制性的手段让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认真地倾听孩子心中所想。但是如果家长与孩子沟通得不彻底或者没有效果,就会导致他们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所以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还要学会放下家长的身份与架子,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千万不要总是用强制性的手段让孩子屈从于自己。
小燕今年上高一,她的成绩一直不错。但是最近的一次期中考试她没有考好,为此,她心里很不舒服,觉得自己的压力特别大,她的父母也十分担心,便为小燕请了家教,时刻督促她学习,还时常在小燕面前说:“你才高一,成绩就掉下来了,你还怎么考大学啊?”听到父母的抱怨,小燕把想说的话都咽进了肚子里。
后来,小燕觉得自己实在受不了如此压抑的气氛,就约了几个朋友出去玩,希望放松放松心情。几个伙伴玩累了准备回家的时候,正好在小区门口遇到了下班回家的小燕妈妈。小燕妈妈看小燕没有在家学习而是出去玩了,顿时火冒三丈,当着小燕朋友的面就对小燕说:“学习没本事,玩起来你还挺有劲儿的。”听到妈妈的话后,小燕原本好好的心情,立刻又变得十分沉重。她想和妈妈好好地沟通一下,向妈妈诉说一下自己心中的压力,但是妈妈从来不给她机会。因此,小燕变得越来越沉默,不管父母给她请什么样的家庭教师,她的成绩都提不上去。
生活中像小燕妈妈这样的父母有很多,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家长,就有责任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即使孩子不乐意。他们从来不去考虑孩子心里的感受,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太缺乏上进心了。其实,家长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为什么会失败?自己明明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孩子为什么还是没有进步?这不仅说明了家长如此强制性的教育方法不妥当,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根源:家长和孩子之间不能平等地沟通。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孩子却不领情。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强加给孩子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他们习惯用“家长”这个身份来看待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根深蒂固。
父母对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者,也是孩子最亲密的寄托情感的对象。父母如果和孩子不能正常有效地沟通,就会给孩子的心理蒙上阴影,这对教育孩子是极为不利的。
作为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切不可过度强调自己“家长”的身份,而是要学会与孩子平等地交流与沟通,让孩子在父母的良性影响下健康地成长。
面子,顾名思义,就是人的脸面。而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物,只要是人,就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面子”也是一个人最本能的心理需要,每个人不管有何成就、有何性格、有何经历,他们都希望别人能够尊重自己。中国有句老话:“不蒸馒头争口气”,这就是中国人重视面子的表现。但是面子观念不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更不是大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只要是人,就会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不仅大人如此,孩子也一样。
莎莎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她的精心呵护以及在她生活上的大包大揽,让莎莎变得十分内向、胆怯。后来,父母把她接到了自己身边。莎莎的爸爸脾气暴躁,莎莎觉得很害怕,莎莎的爸爸觉得女儿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一天,莎莎的同学和其父母来莎莎家做客。爸爸让莎莎去给客人倒水,莎莎一不小心打翻了杯子,莎莎的爸爸很生气。但是他转念一想,这正好是教育莎莎的好机会呀,于是他劈头盖脸地批评起莎莎:“这么大人了,连倒杯水都能把杯子打翻,你怎么这么笨呢?”莎莎的爸爸试图用这种方法让莎莎觉得丢面子而证明自己不笨,但是生性敏感的莎莎却羞愧得无地自容。
晚上,莎莎做了一个噩梦,她梦见爸爸老用手指指着她,她的同学也嘲笑她。从此,她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而且一看见爸爸就紧张,越紧张就越容易出错,出了错爸爸就批评她,最后,莎莎得了恐惧症。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批评孩子,他们觉得那样能让孩子长记性。还有很多父母试图用当众批评孩子的方式让孩子丢面子,从而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说明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自尊心很强,也很好面子。
没有人喜欢在公共场合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糗事或者批评、嘲笑和讽刺自己。家长深知在公众场合丢面子的尴尬与难受,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自尊。比如,孩子在公众场合犯了错误,家长只要用眼神告诉孩子他做错了,回到家再对孩子讲道理,不要在公众场合就批评孩子,而应该给孩子留面子。否则,家长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
家长要面子,孩子也不例外。所有人都希望给别人留下自己最好的一面,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最好的印象,而不希望在众人面前被人说不好,那样不但会很尴尬,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抬不起头。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心去揣摩孩子的心理,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孩子,说孩子的糗事。即使孩子在公众场合犯了错,家长也要给孩子留足面子。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孩子好奇,他们必然对不懂的新事物充满疑问,进而发问或从实践中探索。
做父母的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孩子从会说话开始总是缠着自己问花样百出的问题。比如,妈妈,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飞机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为什么猪没有翅膀?面对孩子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大多数父母总是缺乏耐性。有些父母甚至对孩子说:问这么多,烦不烦?就这样,孩子的好奇心在父母的不断呵斥中被泯灭了。文森特·鲁基洛曾说过:“好奇心、求知欲和善提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引擎。”
从心理学观点看,好奇心是人们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而好奇心正是小孩子学到知识的一扇最重要的门,可以启迪孩子的智慧。
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有一个良性的发展,也就是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研究探索行为”持否定态度,对于孩子提出来的很多问题总是不耐烦。有些孩子就是喜欢凡事问出个究竟,所以面对孩子一连串的“为什么”,家长千万不要敷衍了事,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即使孩子提出的问题难倒了家长,家长也不要因为气恼而对孩子失去耐心,要委婉地告诉孩子应该去哪儿找这些“为什么”的答案。
孩子都很敏感,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在自己好奇心的驱使下会问父母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希望父母能予以解答。所以,要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快速地发展,家长就要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对于孩子切合实际的要求,家长要尽量地满足,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则要明确地拒绝。但是家长在拒绝孩子无理的要求时,要尽量缓和自己的态度,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破坏孩子的情绪,要让孩子觉得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必须放弃或者适当地节制,而非父母不予以满足。
孩子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十分敏感,会被很多新奇的事物和现象吸引,这就需要家长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学龄早期是孩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时期,但是孩子思维成熟的速度不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而递增,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培养和造就的。作为家长,一定要适当地满足自己孩子的好奇心,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