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责任心的孩子更自律

在每个家庭中,孩子身上都寄托着家庭对其的无限期望,要让孩子成长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社会人,就要让他学会对家庭负责,对生养他的父母负责。责任应该是双向的,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他对家庭、对父母也负有责任。作为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孩子既应该享受权利,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建立家庭中的岗位,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如果一个孩子难以确立在家庭层面的责任心,将来走上社会也难具有社会层面的责任心。

有一对双胞胎姐弟,面对别人的询问时,总是姐姐回答,弟弟只做些简单的补充。姐姐的性格大方开朗,很有责任感,弟弟则性格内向、腼腆,有些胆小怕事。这两种不同性格的形成很可能源于奶奶常说的一句话:“你是姐姐,要爱护、保护弟弟,这是姐姐的责任。”正是责任,让姐姐从小担起保护人的角色,而弟弟则是被保护人的角色。不同的角色,造成了二人不同的个性品格。

姐弟俩接受的是不同的培养方式,姐姐总是充当着保护弟弟的角色,让弟弟产生了依赖感,胆小怕事,长大后也很难有责任心。而责任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没有责任心的孩子,他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而这份不完整,将会极大地限制他将来的人生走向和生活模式。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延续着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

时下很多父母都是如此,越俎代庖,包办一切,使孩子产生依赖感,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方面往往有一个误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会认为孩子小而帮他做所有的事,使孩子失去了主动、独立做事的机会。一旦孩子长大了,到了小学高年级或是中学,想让他独立地做一些事,且有责任感,可就太难了。于是,父母开始埋怨、着急,认为孩子不懂事,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回报。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他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成员,承担起家庭的一部分责任,这样,他才有能力在未来的家庭生活中承担起责任。那么,父母应该怎样从家庭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1.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当孩子被信任,且认为有能力时,他会关心更多的事物,没有什么比信任更能促使孩子建立起责任感了。反过来,信任的缺失最终也必将导致孩子责任感的缺失。

生活中,很多父母处处包办一切,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父母毕竟不能包办孩子的一生,当孩子走入社会、独自面对风雨时,谁来继续包办呢?父母总认为孩子还小,处处不放心,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什么事都替孩子安排好、处理好,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替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包办的背后其实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而这样的孩子,其责任感在萌芽状态就被抹杀掉了,又如何期待他们“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承担起责任呢?

2.父母要以身作则,尽好自己的责任

父母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对家庭、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很难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一般都具有绝对的权威,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一个在生活中处处表现得不负责任的父母,即使想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责任心,孩子也会很不服气,很不以为然。反之,如果对待学习、工作都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孩子也会耳濡目染。此外,父母可以时常有意识地与孩子谈自己的工作,把自己完成一项任务、克服一个困难后的愉快和成就感传达给孩子,使孩子能具体地感觉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积极地养成责任习惯。

3.让孩子养成动手的好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承担一定的家庭劳动

责任心的培养要通过孩子自身的实践体验,父母越俎代庖是无济于事的。有的父母替孩子整理书包,帮助孩子检查作业,这是责任心的“错位”和“越位”。让孩子自己承担失责的后果,孩子才能懂得上学读书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更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一种责任。

对孩子的家庭责任心的培养还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让孩子在家庭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强化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责任心。

总之,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父母包办,其实是剥夺了孩子为家庭承担责任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形成自律性,为了让孩子坚强,父母有时要心“狠”一点,让孩子在承担责任中磨炼自己、不断成长。对家庭负责的意愿和能力,是从小培养的。放手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这极有可能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一生的基础! 1r5tPVPRXO6VGXUp00PxaUZjewYTaCWOx6oQwr2gS6ER4DphULL+lT4PmE/4gbN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