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一词最早用于军事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就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故其具有全局性、长远性、预见性、关键性等特征。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人们对“战略”的理解不尽相同,存在一些认知偏差,有人认为战略是定位,也有人认为战略是行动纲领,还有人认为战略是指导思想……
那对企业而言,战略究竟是什么?
从广义上说,战略是企业长远的、全局性的规划,以及企业为实现规划,在不同阶段应实施的不同方针和对策。具体来说,战略就是要着重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
可以说,这是决定企业成败的第一问。回答这个问题,既是明确企业的使命、初衷,也可理解为明确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
第二个问题:要到哪里去?
在回答上个问题的基础上,找到企业的战略机会点所在,即找到清晰的企业发展方向,清楚要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
第三个问题:如何取得成功?
即如何确保战略落地,这主要涉及公司的执行力、战略路径、竞争策略、竞争优势及组织能力的打造等。
对企业来说,战略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发展战略,就如同航标与灯塔,但更重要的是打造这些战略的能力,即企业的战略能力。有很多企业,他们请专业的运营团队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虽然规划得很好,但是结果虎头蛇尾,为什么?因为自身的战略能力不足,或者说,错把战略当成了战略能力。如果说战略是做正确的事,那么战略能力就是能够正确地做事,是决定战略目标能否达成的核心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战略能力的竞争。
战略能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需要具备较强的战略能力。尤其是通过外部环境分析,可以准确判断外部发展趋势,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或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
战略能力可以保证企业发展不偏离轨道,并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进行适度的战略调整,以便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巩固行业内的地位,进而强化其核心竞争力。
战略能力也是一种资源整合能力,特别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让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工作,能极大地提升企业效率与企业的软实力。
明确的战略有助于建立品牌形象及独一无二的企业标识。战略较为模糊的企业,品牌往往立足现时。真正注重战略能力的企业,绝不会只追求企业的短期利益,而是致力于打造企业的品牌形象,实现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
企业制定战略的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战略对于企业的价值,就像思想、智慧对于一个人的价值。完整、科学的战略方案对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营业绩、实现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比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些项目的钱虽然好赚,但不可持续,如果没有一定的战略能力,便难以构建起自己持续的竞争能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随时可能成为出局者。对于大企业来说,如果不注重提升战略能力,只是躺在功劳簿上,那么将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和增长困境。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真正需要的并非战略,而是战略能力,它可以将资源、能力和战略三者有机融合,让企业不断获得竞争优势。
很多球迷经常会熬夜看球,尤其喜欢看欧洲的足球五大联赛。这是为什么?因为球队水平高,比赛过程精彩,能充分展现足球的魅力。通常,每一支高水平的球队,都有一两个当家球星。如果一支球队的每一个球员都是球星,这支球队会不会稳拿冠军奖杯?答案是:不一定。
球队的整体实力,一方面取决于每个球员的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场上球员的组织、配合及教练的战术等。球队的胜利要靠整体的战斗力,而并非个别球星。
经营企业也是这个道理,企业要获得成长,既需要出色的员工、管理人员,也需要优秀的组织能力。因此,可以将企业的成功概括为一个公式:成功=战略×组织能力。
有人会问:战略和组织能力的中间为什么是乘号,不是加号呢?
如果是加号的话,即便其中一项很差,也可能得到一个看上去不错的结果,如果是乘号的话,只要一项不行,结果就很难看,假设组织能力为零,那结果就是零,即便你的战略再厉害,反之亦然。比如,企业的组织能力很强,但是战略不对路,或是战略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那么即使具备强大的组织能力也无济于事。
制定战略并不难,难的是制定一个好战略。什么是好战略?简单来说,就是适合企业自身资源、人才情况,并能精准落地的战略。如果战略只是听上去很美妙,不具有可行性,或是脱离了企业实际,就算不上好战略。
一个好的战略制定者,一定具备非常深刻的洞察能力,具有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看到此刻形势下,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自己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自己应该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举个例子。
有一群老鼠开会,商讨如何对付猫的袭击。有一只老鼠被称为“智多星”,它第一个站出来说:“这还不简单,给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啊!这样,只要它一动,我们就能听到响声,可以及时逃跑。”众鼠一听,无不称赞。这时,有一只老鼠问了一句:“该让谁去往猫的脖子上挂铃铛呢?”此刻场面顿时陷入了沉寂。是啊,该让谁去呢?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说不出话来。
好战略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够落地,能够被细化为可执行的战术,如果只是纸上谈兵,缺少合理性、实操性,那么这样的战略不要也罢,甚至根本算不上是战略。
很多人认为,战略很复杂,很玄妙。其实不然。真正的好战略,不一定需要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分析,或是涉及矩阵、图表、三角模型等战略管理工具。只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在谈“战略”时会故弄玄虚,让人觉得高深莫测,复杂多变,难以捉摸。说得直白些,战略就是一个行动纲领,不仅企业的领导能看懂,基层的员工也能看懂。
只有一个好的战略是不够的,企业还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团队和组织能力,才能确保自己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地执行战略。
什么是组织能力?简单来说,它不是指个人能力,而是一个团队所发挥出的整体战斗力,是一个团队竞争力的DNA,是一个团队在某些方面明显超越竞争对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如果说战略很容易被模仿,那么,组织能力是难以被模仿的。
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都在剧烈变化。那么,如何快速整合不同的资源,如何高效协调、配置资源以面对不确定性,便成为企业要面对的核心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去打造组织能力,整合资源,高效配置并获得结果。因此组织能力也成为企业核心关键的能力。
明确了企业的战略方向后,该如何快速打造团队的组织能力呢?其关键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提升员工能力。让所有员工都具备实施企业战略,打造所需组织能力的知识、技术和素质。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明确这几个问题,如“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员工要具备什么能力和素质”“企业是否有这样的人才储备”“如何选择、培育、用好人才”等。
其次是重塑员工思维模式。员工会做,不一定愿意做,这取决于员工的思维模式。企业在打造组织能力、追求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员工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还要求员工心中持有按照公司的发展愿景、目标去追逐自我进步与提升的意愿。
最后是优化员工治理方式。在员工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和思维模式后,企业要为员工才华的施展提供资源与管理支持,如设计支持公司战略的组织框架,平衡集权与分权以充分整合资源,优化关键业务流程,建立支持公司战略的信息系统和沟通交流渠道,等等。
一家企业要获得持续的成功,既离不开正确战略的引领,又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能力作保障,二者缺一不可。与此同时,战略和组织能力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并能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实现同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