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趣的昆虫界,还生活着一群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就是保卫庄稼的护卫队。
1.瓢虫
瓢虫俗称“花大姐”,我们经常可以在街道草坪里,在房前屋后的树木上见到它们。你看它身披盔甲,色泽鲜艳,斑纹多彩,体呈半球形,个头小巧。瓢虫是肉食性昆虫,主要捕食蚜虫、蚧壳虫等小型昆虫,被誉为植物界最忠诚的铁甲卫士。
这里有一个关于它的故事,据说在19世纪中后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柑桔树上长满了吹绵蚧壳虫,几乎摧毁了所有的桔园,不管用什么药都无济于事。后来,美国人突然想到生长在澳大利亚的吹绵蚧壳虫为什么没有蔓延呢?于是,他们在1886年通过实地考察找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有一种专门消灭吹绵蚧壳虫的昆虫,就是瓢虫。这种瓢虫因为原产澳大利亚,人们就叫它澳洲瓢虫。澳洲瓢虫为什么能消灭吹绵蚧壳虫呢?只要研究一下它的生殖和捕食蚧壳虫的能力,就一目了然了。
从此之后,瓢虫在昆虫界声名大噪,被应用于多种作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新西兰、法国以及中国纷纷效仿,都从美国引进这种瓢虫,达到了相同的效果。
全世界已记录的瓢虫有5000多种,其中4/5都是肉食性的,可以捕食多种害虫,蚜虫、蚧壳虫、粉虱、叶螨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等都是它的口中食。中国已记载的瓢虫有650多种,目前我国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已取得显著效果。据观察,七星瓢虫的幼虫每天的食蚜量为1龄11头、2龄38头、3龄61头、4龄124头,成虫平均每天能吃100头左右的棉蚜。
其实,瓢虫还可以有效防治蚜虫。上海昆虫研究所就曾进行过应用龟纹瓢虫防治温室蔬菜蚜虫的实验。他们每周都会把数百只瓢虫成虫放进生产茄子的塑料大棚里,长时间有效控制了蚜虫的增长。后来,研究人员在现代化自控温室内做了一样的试验,发现即使蚜虫密度很低,瓢虫的成虫也会快速产卵繁殖,在温室内完成发育,为生物防治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2.蚜狮
草蛉幼虫也捕食蚜虫,它们抓捕食物时动作非常快,而且食量比较大,所以又被誉为蚜狮。鲜为人知的是,草蛉的卵长得非常奇怪,卵着生在一个长柄上。为什么会这样呢?一般来说,草蛉在产卵时,总是由产卵器排出胶状物质与叶片接触,之后一边排一边抬起腹端部,拉出一根丝,遇到空气之后变硬,这时丝端产下一粒卵与丝相互粘住,这样就将卵高高举起来。这是因为草蛉成虫和幼虫都是捕食性,以捕蚜虫等为食,草蛉为儿女出世后捕食方便,通常将卵产在蚜虫多的植株上。蚜虫多的植株上蚂蚁也多,蚂蚁要食蚜虫的排泄物蜜露,所以,草蛉为避免蚜虫的天敌和蚂蚁将卵吃掉,便将卵高举而起到保护的目的。
世界已知草蛉12000多种,我国常见的有大草蛉、中华草蛉等。各地已开始人工饲养,并将其应用在蚜虫的生物防治上。
3.螳螂
你可能没见过螳螂捕捉蝗虫的真实场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对这一场景做出这样的描述:当螳螂看见一只灰色的大蝗虫时,立即就摆出攻击的姿势,把翅膀打开,倾斜伸向两边,后翅直接立起来,好像船帆一样,身体的上端略微弯曲,像一个曲柄,同时发出毒蛇喷气的声音。然后把整个身体的力量放在后面四只脚上,身体前部全部立起来,一动不动,眼睛死死地盯住蝗虫。一旦蝗虫开始移动,螳螂就马上转动头,一动不动地盯住蝗虫。螳螂的战术非常明显,它盯着蝗虫就是希望对方害怕,把恐惧的心理传递给对方,在尚未攻击之前,就让蝗虫因恐惧而瘫痪。
螳螂对蝗虫造成的恐惧不是一点点,即便蝗虫曾经还是昆虫世界中的跳高跳远冠军,在螳螂的攻击之下,它竟然忘记了逃走,只能愣愣地待着,甚至因害怕不敢移动。果然,只要蝗虫移动,螳螂就伸出爪子给予重击,两条锯子重重地压下来,这时蝗虫再抵抗也没用了,最终成为它的猎物。
古谚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道出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相互依存的食物链关系。螳螂这种昆虫,可以说是对人类有益的虫子,是需要保护的益虫。不过,螳螂的性格并不温和,由于喜欢吃肉,所以显得比较凶猛。平时我们总说“螳臂当车”,虽然螳螂的胳臂不能挡车,不过它的前臂粗壮并带有利齿,且动作迅速,平时不仅能抓住蝉,还敢向能飞善蹦的大蝗虫进攻,堪称勇猛的小战士。
我国明代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螳螂,骧首奋臂,修颈大腹,二手四足,善缘而捷,以须代鼻,喜食人发”。螳螂的种类不同,形态也不同。在体形构造和体色方面都具有拟态性。螳螂翅像一片绿叶,身体呈绿色,和周围的多数植物色泽一致,可隐蔽自己,迷惑猎物而进行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