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们都知道我们生活的陆地表面有很多地形地貌,如高山、丘陵、湖泊等,那么,海洋的地形地貌是怎样的呢?
海洋的地形地貌指的是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早期的铅锤测深法,费时多,精度低。20世纪20年代以来,船舰在航行中运用了回声测深仪,能够快速地测出海底深度,结合精确定位,得以揭示海底地形真相。
在地球表面上大陆和洋底呈现为两个不同的台阶面,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0~1千米,分地区深度在4~6千米。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指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外的整个大洋;狭义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的深洋底。这里指的是狭义的含义。
三大地形单元又可进一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海底地形单元。
1.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指的是大陆与洋底两大台阶面之间广阔的过渡地带。大约占据整个海洋面积的22%,大陆边缘可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前者被称为被动大陆边缘,后者被称为活动大陆边缘。前者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3部分构成,地形宽缓,见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大部分周缘地带;后者陆架狭窄,陆坡陡峭,大陆隆不发育,而被海沟取代,可分两类: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和海沟直逼陆缘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等地。
大陆架指的是临海岸、向海缓斜的浅海地带。陆架外缘水深可达到100~200米,这里会出现一个明显转折的坡度,并且会下延为陡斜的大陆坡。大陆坡是地球上最绵长、壮观的斜坡,其海底峡谷很深,形成的原因是浊流的冲刷,为陆源沉积物输入深海底的重要通道,在峡谷口外,会常有沉积物堆积成的海底扇。大陆坡向下或过渡为大陆隆,或陡降至深海沟。
大陆隆是大陆坡麓部,由沉积物堆积成的和缓坡地,向洋侧过渡为坡度更缓的深海平原。海沟约比相邻的大洋盆地深2~4千米,横剖面呈不对称的V字形,其陆侧斜坡较陡,洋侧斜坡较缓。洋侧坡过渡为大洋盆地处,有时发育与海沟平行延伸的宽缓的外缘隆起,高出深海平面约500米。岛弧陆侧为弧后盆地(也称边缘盆地),水深浅于大洋盆地,与相邻的岛弧和海沟组成统一的沟—弧—盆体系。另外,有些大陆边缘地形复杂,交替出现的盆地和岭脊,称为大陆边缘地,如南加利福尼亚岸外。陆架以外水深较大的台阶,称为边缘海台,如美国东南岸外的布莱克海台。
2.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它的一侧与中脊平缓的坡麓相接,另一侧与大陆隆(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海沟(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相邻,约占海洋总面积的45%。大洋盆地被海岭等正向地形所分割,构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轴状,水深为4000~5000米的海底洼地,称海盆。宽度较大、两坡较缓的长条状海底洼地,叫作海槽。海盆底部发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深海平原是起伏的玄武岩基底被厚沉积物披盖而成,坡度小于千分之一。除赤道生物高产带外,深海平原的形成多与源自大陆或岛屿的浊流沉积物的大面积铺盖有关。通常分布于邻接大陆隆处。若盆底沉积物无几,则为熔岩流或岩盖组成的深海丘陵,有的个体呈小型盾状火山,起伏为几十至几百米。深海丘陵常分布于深海平原向大洋中脊一侧。太平洋边缘展布着海沟,浊流沉积等陆源的物质难以越过海沟输送到洋盆区,来自上覆水层的远洋沉积一般为量有限,不足以铺覆成深海平原,故太平洋中深海丘陵占洋底面积的80%~85%。
三大洋内还散布着宽缓的海底高地,称为海隆,如百慕大海隆。一些顶面平坦,四周边坡较陡的海台(也称海底高原),或由熔岩堆积形成,或具有花岗岩基底,后者也称微型陆块,如印度洋中塞舌尔群岛所在的马斯卡林海台。
3.大洋中脊
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占海洋总面积的33%。太平洋内,山系位置偏东,起伏程度小于大西洋中脊,称为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轮廓平行。印度洋中脊歧分三支,呈“入”字形。
三大洋的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互连接,北端分别经浅海或海湾潜伏进大陆。大洋中脊轴部高出两侧洋盆底部1~3千米,脊顶水深一般为2~3千米,有的甚至露出海面,如冰岛。中脊被一系列与山系走向垂直或稍斜交的大断裂错开,沿断裂带出现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断裂带两侧海底被分割成深度不同的台阶。大洋中脊分脊顶区和脊翼区,脊顶区由多列近于平行的岭脊和谷地相间组成。脊顶为新生洋壳,上覆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岖。沿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轴部,一般有深1~3千米的裂谷夹峙于两侧裂谷山脊之间。至脊翼区,随着洋壳年龄增大和沉积层加厚,岭脊和谷地间的高差逐渐减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积物充填呈台阶状,远离脊顶的翼部可出现较平滑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