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礼仪在国际

一、地球村的含义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木心《从前慢》

地球村一词最早出现于马歇尔·麦克卢汉1964年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古时,人们以书信为媒介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连接。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讯技术的发达,我们借助电子通讯设备和互联网进行更加方便、快捷的联系,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大大缩短了地球上洲与洲之间、国与国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高山,不再是情感的阻隔;大海,也不再是地域的鸿沟。

今天,地球的另一端不再是遥不可及,乘坐飞机只需半日便可抵达。又或是我们想要联系一位身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只需打开网络,便能立刻与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朋友通过视频通话进行联络。各类语言的交融,各类货币的流通,各类文化的融合……地球似乎真的变小了,大家彼此之间的连接就像在一个村子里一样便利,于是我们就称地球为“地球村”了。在地球上,无论肤色、种族,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村落的一分子。

“地球村”的概念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逐渐形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明礼仪需要生活在地球村的我们传承与弘扬。

二、地球村与礼仪

在日益“村落化”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去接触与自己原生文化相异的文化形态,在多种多样的文化和生活中,有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成为我们“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交流工具呢?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在《诗经》中,《周南》《召南》是两个地区的民歌。孔子在对儿子孔鲤的教导中提到,如果不去学习《周南》《召南》,不了解其中的民风民俗,就好像面对着墙壁而立,是寸步难行的。推而广之,当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村民”进行社会交流与交往时,如果不了解其他地方的社会发展与民风民俗,就会像“面墙而立”那样,成为孤陋寡闻、见识浅薄、行为粗鄙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就有可能寸步难行。

这就要求我们在当今日益“村落化”的世界交流中知己知彼、彼此尊重、平等共生、以礼待人、以礼交往。

梁实秋先生在《秋室杂文·谈礼》中说:“礼是一套法则,可能有官方制定的成分在内,亦可能有时代沿袭的成分在内,在基本精神上还是约定俗成的性质,行之既久,便成为大家公认的一套规则。”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本土传统、习俗、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而约定俗成的、被大众认可并接受的、可以共同执行和操作的一系列的行为准则。这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就成了我们行走在地球村的“通行证”。

三、融入地球村

如今世界上有215个国家和地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只有内心始终秉持着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并遵守当地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沟通方法,才会在地球村收获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的认同。

比如,在新西兰生活的毛利人,他们有一种独特的见面问候礼仪——碰鼻礼,这在毛利人的礼仪中相当于握手礼。行礼时,相见的两人必须鼻尖对鼻尖连碰两三次或者更多次数,碰鼻的次数与时间长短往往标志着礼遇规格的高低:相碰次数越多,时间越长,说明礼遇越高;反之则礼遇就低。碰鼻礼是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至今仍保存并使用的一种远古流传下来的独特见面问候方式。所以,如果我们来到新西兰做客,当毛利人的鼻尖向我们移动过来时,我们也应热情地迎上去,用同样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友好。

虽然日本与我国在文化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日本也有与我们大相径庭的文化差异。拿吃面为例,在中餐礼仪中,吃面时尽量不能发出声音。而在日本,吃面时则要将吸面条的声音放出,因为声音越大表示食客对面条越满意,表示自己在用餐过程中非常愉悦。所以如果我们在日本食用面条时,也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用餐感受,表达对主妇或者店主的尊重与感谢。

即使是在我国,不同地区与民族也有不同的习惯。以维吾尔族为例,见面时虽然也以握手表示友好,但是与一般情况不同的是,男女之间不握手,而是男士点头致意,女士轻抚胸口,点头回礼。女士之间也可以用贴面礼来表示问候。所以,在不同民族与地区之间,我们需要准确掌握其风俗习惯,才不至于贻笑大方。

现如今,各类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地球村里的“村民”也在不断了解、不断融合,希望我们以尊重他人作为地球村的通行证,不断适应地球村的生活。让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 dS30s6a9uQ7cVjIgrdMOWnZf8PvufUm6dLB8080ZUSOmLsxeVCtS16aKYXD6H6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