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礼仪在社会

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在人类迈进21世纪的今天,礼仪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或民族进步进程的重要标尺。今天我们要做社会的文明人,就必须学习讲究礼仪。

一、为国家文明增砖添瓦

唐初经学家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道:“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如今,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礼仪文化,对社会发展与民族复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关乎个人修养、团队文化,更关乎国家形象、大国外交。

习总书记曾多次携夫人彭丽媛女士出国访问。当飞机舱门打开,习总书记和彭丽媛女士伫立在机舱门口,二人的服饰色彩款式极为搭配,只见他们面带微笑,向人们挥手致意,让人感受到大国风采。虽然第一夫人并非公职,但在某种意义上,彭丽媛女士优雅的气质、慈善的爱心、丰富的外事经验等征服了世界,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历史无数次证明,一个国家有个受人尊敬、喜爱的第一夫人,对这个国家形象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除此之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的礼仪人员和场内外的志愿者们也早已将大国风范的缩影传之四海,可见我们的国家形象与每一个人的礼仪修养息息相关。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每个中国公民都应以大方得体、不卑不亢的姿态出现在工作、生活的每一个场景,力争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国家文明增砖添瓦。

二、出门就要大方得体

《论语·颜渊篇》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孔子的弟子冉雍问孔子关于“仁”的问题,孔子告诉他,要想做到内心有仁德,首先要做到出门办事像要接待贵宾一样。既然是接待贵宾,那么都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孔子在《大戴礼·劝学》中有言:“见人不可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出门办事首先内心要有接待贵宾的态度,要重视自己的外在形象,要对自己的服饰、容貌稍作整理。

和张爱玲并称“四大才女”的潘柳黛曾在《记张爱玲》里写道:

一次,我和朋友苏青到赫德路的公寓去看张爱玲,见张爱玲穿着一件柠檬色的晚礼服,浑身香气袭人,手镯项链,满头珠翠,使人一望而知她是在盛装打扮中。我和苏青不禁为之一怔,问她是不是要上街?她说:“不是上街,是等朋友到家里来吃茶。”当时苏青与我的衣饰都很随便,相形之下,觉得很窘,怕她有什么重要客人要来,以为我们在场,也许不太方便,便交换了一下眼色,非常识相地说:“既然你有朋友要来,我们就走了,改日再来也是一样。”谁知张爱玲却慢条斯理地道:“我的朋友已经来了,就是你们两人呀!”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她的盛装正是款待我们的,弄得我们两人感到更窘,好像一点礼貌也不懂的野人一样。

张爱玲对自己的外在要求是非常严谨的,精致、得体而适当的打扮是对别人的尊重,这样的形象可以很好地体现她的品德和教养。所以,我们在出门前需要做好“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以举止得体、仪容端庄、言辞恭顺的形象去开启社交之门吧。

三、遵守规则才有秩序

礼仪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礼的文化内涵,一个是仪的完备仪式。内心对他人或事的尊重,要通过一定的仪式表现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礼发于心,仪表于外”。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就职仪式、新员工介绍等等都属于仪式,它对于人心的凝聚、规矩的形成、事业的推进以及秩序的稳定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了“八佾舞于庭”事件,鲁昭公被迫流亡国外。堂堂一国之君怎么会流亡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事情的始末。古代的祭祖仪式上要有祭祀的舞蹈,也就是佾舞。佾,行列的意思。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用八佾的舞蹈,诸侯为六佾,以此类推,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昭公二十五年,当时身为大夫的季氏根本不把国君放在眼里,所以鲁昭公在祭祖,季氏不仅不参加,还把鲁昭公的乐舞队调到他家里,和自己本身的四佾,凑成了八佾。季氏这幕“八佾舞于庭”的丑剧,让孔子非常气愤,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件事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僭越行为。

《论语·为政》有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教导我们,只有时常用道德规范和礼仪行为去约束自己,才是一个知廉耻、有规矩的人,社会秩序才能得以维护,而试图破坏规则的人则会被认为是没有廉耻、没有规矩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为人所尊重。

四、该相助时即刻伸手

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要恪守规则,其最核心的原则,是内心对他人的尊重。所谓“礼者,敬人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让我们看到,当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会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其中“尊重”就是高层次的需求。

◎礼仪在社会

尊重他人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当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要立即伸出援助之手。

南朝梁天监年间,有位五经博士叫严植之,学识渊博,品格高尚。有一天,他在江边看见有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之后得知此人姓黄,是荆州人,因家贫外出帮工。近来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严植之于是将此人接回家中,为他治病。一年之后,姓黄的病人康复了。为了感谢严植之,他双膝跪地,恳切地表示,愿留在严植之府中终身充当奴仆,以报答救命大恩。严植之谢绝了,并取出钱和干粮,让他回自己的家乡。

面对自甘降低人格的答谢,严植之果断谢绝,他充分保留了对方作为人的尊严和其平等生活的权利。所以,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除了要竭尽所能地去帮助对方,还要看这种帮助是不是有损对方的尊严。因此,帮助应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征得对方的同意后,才在该相助时即刻伸手。 TjkuEsIJGvsgx65fa3LXJWcBQvW6B4hH4hUI0yqH2vdNXcQ5GSSfyzLDxxs/9H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