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礼仪在校园

校园是我们每个人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我们用最美好的年华在校园里汲取知识,用最炽热的青春在校园里感悟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修养品行、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为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礼仪助力成长

众所周知,教育来自三个方面,即家庭、学校和社会。学校是人生成长中的关键一环,人的知识来源,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

伟大的教育先师孔子曾告诉我们“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在学生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储备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这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形象,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情商。

当几个同学在校园里并肩而行,迎面走来了一位老师,这时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呢?有的学生会纠结自己并不认得这位老师,所以擦身而过。而有的学生则会时刻牢记尊师重道的美好品德,在距离老师两米左右时站定,面带微笑地看着老师,说一声“老师好”,随后向老师欠身致意。而老师面对学生的问候,也停下了脚步,欠身回礼:“你好!”至此,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开满了礼仪的花朵,花香浸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其他学生也纷纷停下了脚步,驻足于老师的面前,一并鞠躬问候。这便是榜样的力量,一名学生的尊师行为,成为他人的榜样;一群人的尊师行为,成为校园里一道鲜亮的彩虹。礼仪之花独开变并蒂,繁华了校园,芬芳了你我。

良好的礼仪习惯促成了良好校风的形成,良好校风又孕育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校园中学习、成长,怎一个“幸福”了得!

二、校园礼仪的N个内容

(1)尊敬师长。在学生面对校园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人人都要予以重视的一种基本关系,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老师是学生在获取知识时的引路人,在工作中所付出的辛苦值得全社会的人去尊重。作为学生,更应当以尊重老师为第一品德。

在校园遇到师长时,应主动驻足,礼貌问好,主动礼让,师长先行;称呼老师要用“您”,正确使用尊称,如“刘老师”“王主任”等,即“姓氏+职务”;进入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离开办公室时要与老师说再见;尊重老师的个人习惯,不针对老师的外貌和衣着品头论足。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孔子问了曾子一个问题,曾子赶紧从座席上起身,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孔子的提问,这就是“曾子避席”的典故。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要恭敬地从座位上起身,恭敬地站立后,再回答老师的提问。

(2)友爱同学。同学之间也应礼貌交往,和同学交谈时要经常使用“请”“谢谢”或“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可以直呼同学姓名,但不可用“喂”“哎”等过于随意的词语称呼同学,更不要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不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不背后议论同学,对于生活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应主动施以援手,给予温暖的帮助;向同学借用学习用品时,应先征得对方同意,使用后及时归还并真诚道谢。

(3)课堂礼仪。课间要提前做好上课准备,将学习用具摆放整齐;预备铃响后马上回到座位,坐姿端正,静候老师来上课;如果上课迟到,要在门口轻轻敲门,和老师讲明原因,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回到座位上;上课过程中,应坐姿端正,两臂自然放于桌面或者腿上,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腿放松,自然并拢;课堂注意力集中,不随意离开座位;上课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言辞规范得体,声音洪亮;若课堂中有突发状况,应举手和老师沟通;下课铃声响起,要向老师致谢敬礼后方可离开教室;课间的走廊中,一定要礼让他人,这样做既礼貌,又安全;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考试不抄袭。

(4)校内公共场所礼仪。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不无故迟到、早退。因病或事,不能按时上下学时,应及时向老师说明情况;在校内通行应主动列队右侧通行,不跑跳打闹,不大声喧哗,做到轻声慢行;在校期间不携带和使用智能手机;在食堂就餐时主动排队、礼让,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就餐结束主动清理饭盘和桌面,不在餐厅以外的区域吃零食(图1-2);在体育馆运动或上课时,要严格按照体育老师的指示行动,保持体育馆内环境卫生,爱护体育器材和用品;进出图书馆也须轻声慢行,爱护图书报刊,轻拿轻放,不污损图书,看完将书回归原位,禁止将零食和水带入图书馆;课间使用卫生间时注意礼让,避免拥挤,用过的废纸应扔进纸篓,随手冲水,便后洗手。

◎图1-2

(5)仪式和集会的礼仪。学校里常见的仪式和集会活动有升旗仪式、课间操、开学典礼等,参加各类活动要严肃认真,做到服装统一,听从口令,列队迅速,不追跑打闹,不扎堆闲聊。

三、养成习惯受益一生

南开学校旧址东楼入口处的镜子上刻有“容止格言”,每当新学期开学,新生们都要背诵上面的内容。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张伯苓本人非常注重仪表,他订立的四十字镜箴,又称“容止格言”,镌刻在学校重要通道处的大镜子上。他希望所有南开学子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起居做起,注意整洁的仪容仪表、涵养气质,焕发精神,将“容止格言”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言行举止。

◎礼仪在校园

镜箴不仅对南开学子影响深远,而且美名也传播国外。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博士来南开参观,见学生仪态与其他学校不同,于是询问原因。张伯苓引他至镜旁,详加解释镜上箴词,于是了然,回美国后还提及。1916年,周恩来总理在南开校报上发表一则通讯:“我校事务室前所悬之大镜及上列格言,原为资警励全校师生之用。前次美人白崔克博士来校参观时,睹之甚以为善。今格瑞里先生致函校长索斯,并请将格言译作英文,同行寄去以为纪念。”

如今“容止格言”依然挂在南开宿舍楼、教学楼、实验室等多个建筑的大厅处,继续彰显南开独特的文化底蕴、历史传承和价值取向,“容止格言”已然成为南开学生受益终身的宝贵精神财富。 66P5GMioCP2b3forajTPcg2uTOD4jUQ3pbXRpx73H4G9Z0ZfeiAohIoTrCpq+1M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