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调为温庭筠所创,义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首句不押韵的变体称为《一丝风》,又因毛文锡词有“桃花流水漾纵横”,故又名《桃花水》。本调变体甚多,少者三十七字,多者四十六字,尤须注意。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籍贯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政治改革。文学方面,是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之古文运动的继承者及推动者,为古文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散文风格平易自然,韵味深美,诗歌风格平易清新,为宋诗奠下基础。在词的方面,欧阳修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人物,上承冯延巳的深挚,下启苏轼的疏俊、秦观的深婉,词风婉转而抑扬顿挫,风度雍容华贵,其中有些词吸收民歌腔调与辞汇,也有新意。
①呵手:向手嘘气使暖。
②梅妆:古时女子妆式,描梅花状于额上为饰。相传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
③离恨: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
④远山:远处的山峰。亦用于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⑤流光: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⑥颦:皱眉。
清晨卷起了帘幕,上面带着淡淡的轻霜。我呵着双手,开始为自己涂上梅花妆。但因为想起与情郎离别所生的愁怨,所以不小心把眉毛画得太长了。
想起了过去的往事,为逝去的时光而惋惜,容易令人伤心。还没唱起歌就已经收声,本来想笑却皱起眉头,这样的情况最令人感到肠断了。
本调十句六韵四十五字,上片四句三韵二十四字,下片六句三韵二十一字,结构完全不类,体现在节奏上便是上片稍缓下片较急。从平仄来看,上片首次两句相对且收平韵,是极为和缓的开头,第三句失粘,意味着情绪开始波动,再以“三—三”结构的平句作结,显示了节奏虽已加快,但旋律尚未昂起的特点。因此,体现在文字上,上片以平铺直叙、搭建场景为宜,但在结处当先埋下情绪性的伏笔,以便与下片衔接。又,若分别以A、B代指上片结处的两个三字句的格律形式,则上下片之交是这样的格律形式:A、B。A,B,B,在词学上称为“流水格”,正如河流一样由缓趋急,随着句子的推进,情绪一层一层叠加,由低吟至于呐喊,然后进入结处。结处三句,前二个四言句当对仗,末句则需以四字总结前两个四言句,在音乐停止之时,收束住原本狂呼的情绪;但又由于结句与前句平仄结构完全相同,故在音声上会形成余音绕梁之感,营造一种虽然述说停止了,但故事还在继续的氛围。另外,《白香词谱》选的是本词的一种变体,历来倚此变体填词者较少,故例词中只收黄庭坚一例,另收两例较为常见的其他体例,以供读者参考。
(宋)黄庭坚:“旋揎玉指着红靴。宛宛斗弯讹。天然自有殊态,供愁黛、不须多。分远岫,压横波。妙难过。自欹枕处,独倚阑时,不奈颦何。”
(宋)柳永:“一声画角日西曛。催促掩朱门。不堪更倚危栏,肠断已消魂。年渐晚,雁空频。问无因。思心欲碎,愁泪难收,又是黄昏。”
(宋)晏殊:“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