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八、苏幕遮

怀旧
【题解】

《新唐书》云“北方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可见本调原本为胡乐,唐代传入中国。至北宋周邦彦时,依此调填词,有“鬓云松,眉叶敛”句,故又名“鬓云松令”。

【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好弹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称范履霜,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不少著名作品,包括《严先生说祠堂记》及《岳阳楼记》等,后者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千古名句。

【注释】

①碧云:空中的云。喻远方或天边。

②秋色:秋日的景色、气象。

③连波:连绵起伏的波浪。

④寒烟:寒冷的烟雾。

⑤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⑥黯:形容心情忧郁。

⑦乡魂:思乡的心。

⑧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⑨旅思:羁旅之思。

⑩除非:犹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

⑪愁肠:忧思郁结的心肠。

【译文】

碧蓝的天空,黄叶堆积的地面,水面的波浪上染满了秋天的颜色,还有寒冷的烟雾飘荡在上面。夕阳映照在山上以及天边的水上,而无情的芳草则连绵到了斜阳之外。

思乡的心忧郁着,羁旅之思纠缠着,所期盼的只是每个夜晚能够将人留在梦乡中的好梦而已。明月当空的时候千万别自己一个人登上高楼。此时所饮的酒,都化作相思的泪水。

【作法】

本调十句八韵共六十二字,各片起首的三言句平仄互异,反映了其音声一开始是平缓的,其下接“四—五”结构的长句理论上有忽然拉高情绪的作用,但因其仄起、与三言句相粘,故情绪的第一次拉高并不是真正的高潮,只是为各片末尾的高潮做一预演而已。各片第四句的七言句因其仄起,与前句失粘,与后句失对,展现出不和谐的音节——这也是全词中唯一不和谐的乐句——标志着情绪转折的到来,终于引出结句的情感高潮。各片结句与第三句都是九言句,平仄结构也相同,显示其音乐上是反复的,其展露的情感理论上应是近似,但由于有了前述七言句的舖垫,同样的音乐在结句中展现出来的对比远较前一九言句强烈,因此结句成为全词的情绪高潮。但也正因为这样的结构,这样的高潮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是七言句带出的,因此该句的转折该怎么转才能较好地引出结句的情景,是写作时需要多加考虑的。

【例词】

(宋)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清)宋琬:“竹西亭,歌吹地。廿四桥头,曾系青丝骑。座上秋娘兼季次。侠客名姝,夜夜春风醉。孝廉船,丞相第。弦管凄凉,苔老朱门闭。燕子新从王谢例。太息回车,无限羊昙泪。” 8SJqWafEoLuEQQvv2sPZQ1YEXDkubEd8Re/Nht4rVWefKvSJTrEJNaVwl0IGkJ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