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之名,始于宋代。《东京梦华录》有云:“御街,自宣德楼一直南去,约阔二百余步……”其后极言街边之热闹美丽,故本调最初所歌咏的应是汴京城的御街,是宋代较为流行的曲调之一。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好弹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称范履霜,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不少著名作品,包括《严先生说祠堂记》及《岳阳楼记》等,后者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千古名句。
①香砌:门前堆满落花的台阶。
②寒声:凄凉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③玉楼: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代指华丽的楼。
④月华:月光,月色。
⑤练:长条状的布。
⑥长是:时常,老是。
⑦残灯:将熄的灯。
⑧明灭:谓忽明忽暗。
⑨欹(yī):倾斜不正。
⑩谙:识。
⑪都来:算来。
一片片的落叶落在了逞城的石阶上。寂静的夜晚,尽是细碎的凄凉风雨声。珍珠制的帘幕已经高高卷起,里面的人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满天的星斗和银河映照着大地。每一年这样的夜晚,这样月光清亮的夜晚,我们总是相隔在千里之外。
我哀愁得肝肠都已经断了却怎么喝也喝不醉,因为一杯杯的苦酒都幻化成了泪水。即将燃尽的油灯闪烁着,我斜倚着枕头,早已习惯了孤独入睡的滋味。想一想,这样的故事,无论是眉间或是心上,都已经无可避免地被它占满了。
本调十四句八韵,共七十八字,是较早出现的长调,但仍保留早期词的特性,即是上下两片完全对称。而在句式上,本调以三、五、七言的奇句和四、六言的偶句掺杂而成,以“奇偶相生”的结构使曲调充满变化,但除了中间一个七言句以平声收尾外,其余全是仄声收尾,体现了情感上的激切。更细致地说,各片皆以仄韵七言句开篇,随即接上两个仄脚三言句,从一开始就是情感强烈的样貌,但其中有第四句平脚七言句稍微抒缓语气,让歌者有换气的空间,也留下了让作者平复心绪的段落,以整理好的心情迎接之后的连续仄脚偶句,带起第二波高潮,最末以五字仄韵句凝练、总节整段的故事。下片结构亦同。据此可知,本词牌适合的是苍莽辽阔的英雄情怀,即使用来抒写爱情,也绝不是闺阁中的柔情软语。
(宋)晏几道:“年光正似花梢露。弹指春还暮。翠眉仙子望归来,倚遍玉城珠树。岂知别后,好风良月,往事无寻处。狂情错向红尘住。忘了瑶台路。碧桃花蕊已应开,欲伴彩云飞去。回思十载,朱颜青鬓,枉被浮名误。”
(宋)张先:“夭非花艳轻非雾。来夜半、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远鸡栖燕,落星沉月,城头鼓。参差渐辨西池树。珠阁斜开户。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余香遗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付。”
(宋)辛弃疾:“山城甲子冥冥雨。门外青泥路。杜鹃只是等闲啼,莫被他催归去。垂杨不语,行人去后,也会风前絮。情知梦里寻鹓鹭。玉殿追班处。怕君不饮太愁生,不是苦留君住。白头自笑,年年送客,自唤春江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