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四、踏莎行

春暮
【题解】

本调又名“柳长春”。《湘山野录》云:“莱公因早春宴客,自撰乐府词,俾工歌之。”莱公即寇准之号,可知其为本调之创始人。而其名称则来自韩翃的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此处的“行”,是行步之意,并非乐府歌行之行,需要注意。

【作者】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名相。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景德元年(1004)拜相,后遭到丁谓等人构陷,贬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病逝于雷州。宋仁宗时追复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谥忠愍。人称寇忠愍、寇莱公。善诗能文,七绝蕴藉深婉,风神秀逸,有晚唐风调,而无宋人习气,南宋胡仔评之为“诗思凄惋,盖富于情者”。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注释】

①春色:春天的景色。

②阑:尽。

③红英:红花。

④画堂:古代宫中有彩绘的殿堂。泛指华丽的堂舍。

⑤屏山:古时以屏施帐,故屏山多指屏帐。

⑥密约:秘密的约言。

⑦沉沉:形容音信杳无。

⑧杳杳:幽远貌。

⑨菱花:《飞燕外传》:“婕妤上七尺菱花镜一奁。”后泛指镜。

⑩销魂:谓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哀愁。

⑪长空:指天空。天空辽阔无垠,故称。

⑫黯淡:阴沉,昏暗。比喻没有希望,不美好。

【译文】

春日的风景已经将要尽了,黄莺的叫声也日渐无力。树上的红花都落尽了,青色的梅子已经开始结果。烟雨蒙蒙的天气里,画堂中有一个人安静地待着,她的屏风遮住了她,但有香气从中飘出。

和情郎秘密的约定而今不知道被抛到何处了,那人离开后的音信已经几无听闻,于是她也没有心情照镜理妆,镜子也被灰尘覆盖了。靠着墙壁,一言不发,只是独自伤心,远处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翠绿的草地依然连接到天边。

【作法】

本调分上下二片,共十句六韵五十八字,上下片平仄结构完全相同。就各句而言,各片前三句基本是近体诗的结构(首次两个四言句可以理解为在“肚皮”处多加一个平声字并加一个休止符的七言句),因此音声上是较为平和的,即使是表达较为激切的情绪,也应像是事过境迁之后以平淡的口吻说着他人的故事一般的感觉。但这样的感觉在结句中发生了变化,结句并未依近体诗的规则采用仄起,而是与第三句一样平起,这就像是原本以为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但说着说着痛楚又回来了的感觉,但因为此前平淡的气氛已经筑成,故结句在文字上不宜有太大的起伏,一切的情感只能通过声音传达。当然,由于配词的音乐已佚失,现代汉语的语音也与宋代不同,故这样的“声音”,或许只有懂南方方言的读者才能够通过方音自行想象了。

【例词】

(宋)晏殊:“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宋)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raw1HzFuVN4nD92OdW1R3WVfNYRQd+3rOEHsTMAr0rykkjod6i9rRCGEqjy1Ecm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