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一、虞美人

感旧
【题解】

《碧溪漫志》:“《脞说》称《虞美人》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又《梦溪笔谈》云:“高邮桑宣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可知本调得名自项羽虞姬的故事,而其内容则是后人所创,与项王无关。

【作者】

李煜(937—978),又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徐州人。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隠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王国维评其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注释】

①春花秋月: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又指岁序更迭。

②往事:过去的事情。

③故国:已经灭亡的国家,前代王朝。

④不堪回首:谓不忍心回忆过去。

⑤月明:指月亮、月光。

⑥雕栏:有雕饰的栏杆或栏杆的美称。

⑦玉砌:用玉石砌的台阶,亦用为台阶的美称。

⑧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指青春年少。

【译文】

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这样美丽的景色年复一年地循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终了呢?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哀叹,是因为我的经历,而对于我的经历,你们又知道多少呢?昨天晚上我居住的小楼又刮了一夜的东风,这令我想到东边的故国,就在那明月初升的方位,现下已经不忍心再回想这些事了。

故国宫殿雕满花纹的围栏及汉白玉砌就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吧,只是它们的主人已经换成别人了。你问我对此感到多少愁怨,就像那春日雨季滚滚东流的长江一般怎么流也流不尽。

【作法】

本调八句共五十六字,各片皆是四句四韵,全阕转韵三次,故而每个韵部都是一次场景的转换。各片首次两句口气较平,文字上应以写出客观事实为主,但又因为以仄韵收尾,故这两句又不能太平铺直叙,应做到情在景中,方能符合格律。失粘的第三句是情感上的转折,可以开始直抒胸臆,也可以先选取较为强烈的画面作为结句的铺垫。结句九字一气呵成,声调急促,之前埋下的伏笔在这里爆开,留给读者最深刻的印象——唯有做到这些,方能说是较好地完成这个词牌的写作要求。以上是一片中的两个段落,另一片亦是一样的作法。而与《浪淘沙》一样,本词因为上下片完全对称,故最常见的写法是上片写昔日之景,下片言今日之情,以对比的方式烘托出诗人的情感。

【例词】

(五代)毛文锡:“鸳鸯对浴银塘暖,水面蒲梢短。垂杨低拂曲尘波,蛛丝结网露珠多,滴圆荷。遥思桃叶吴江碧,便是天河隔。锦鳞红鬣影沉沉,相思空有梦相寻,意难任。”

(宋)苏轼:“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PH5fAjf/YJti2Zc+MubjCDk60MRQvE23lsfw4TLNewhRSEn9/XKOd8hcF1qqUDXG



十二、一斛珠

香口
【题解】

曹邺《梅妃传》:“梅妃为太真逼迁上阳,明皇于花萼楼念之,会夷使贡珠,命封一斛赐妃,妃谢以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上览诗怅然,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此即本调的来源。后又有别名“醉落魄”。

【作者】

冯延巳(903—960),原名冯延嗣,一作冯延己,字正中,是五代时词人,南唐时官至宰相,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老师。死后谥号忠肃,有《阳春集》传世。冯延巳词风清丽,善写离情别绪,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集五代花间词之大成,对李煜影响很大。冯延巳、李煜被认为直接影响了北宋以来的词风。

【注释】

①沉檀: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两种著名的熏香料。

②些儿:少许,一点儿。

③个:同“介”,古俗语助词。

④丁香:又名鸡舌香,丁子香。借喻女人的舌头。

⑤清歌: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⑥樱桃:喻指女子小而红润的嘴。

⑦裛(yì):缠绕,包裹。

⑧殷色:红色。

⑨香醪(láo):美酒。

⑩涴(wò):污染,弄脏。

⑪绣床:装饰华丽的床。多指女子睡床。

⑫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⑬红绒:刺绣用的红色丝缕。

⑭檀郎:古时著名美男子潘安小字檀奴,故妇人称思慕的对象为檀郎。

【译文】

刚画上夜晚的妆容,轻轻地将薰香料倒进香炉之中。向着观众微微露出舌头。不带伴奏地清唱了一首歌,樱桃似的小嘴一开一阖。

舞动后的长袖已经缠绕成一团了,还变成红色,这是因为被酒杯泼洒出来的美酒弄脏了。她斜斜地靠在自己的床上,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娇态,嚼着红色的锦被,欢笑着吐到情郎的身上。

【作法】

本调分两片,共十句八韵五十七字。两片看似不对称,但仔细分析,差别只在下片的首句多了三个字,其余平仄结构完全一样,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阕词在结构上仍然应是上下片对比式的结构。而在句法上,首句破题,点明全词意旨,次句与第三句平仄结构相同,在音乐上是一样的乐句重复两次,因此文字上描写的应是同类的东西,不应有太大的跳跃,而末两句若扣去结句的韵脚,则又是两个重复、相同的四言句,因此这两组四言句同样也应描写同类的东西,本阕词就是借由这样的反复句式来保证意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样的排比过后,结句的韵脚就尤其重要了,它必须与前面的四个字在文字逻辑上能够连用,但又要承担起对全片进行总结的作用,在写作时尤当多下工夫。另外,与上片首次两句逻辑关系可以不那么紧密不同,下片起首三句是一组,首句开启一组意象,次句在补充该意象时更进一步带出其他的情景,第三句再以与次句直接相关的内容作为补充。此外,本词的平仄结构是近体诗式的,并无拗句或失粘,故整体表现出来的情感是和谐的,即使有意要用此词牌表达心中不平的感情,在写作时也应有所节制,尽可能地婉约、平和。

【例词】

(宋)晏几道:“天教命薄。青楼占得声名恶。对酒当歌寻思着。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相逢细语初心错。两行红泪尊前落。霞觞且共深深酌。恼乱春宵,翠被都闲却。”

(宋)秦观:“碧云寥廓。倚阑怅望情离索。悲秋自怯罗衣薄。晓镜空悬,懒把青丝掠。江山满眼今非昨。纷纷木叶风中落。别巢燕子辞帘幕。有意东君,故把红丝缚。”

(宋)周紫芝:“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着。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飘泊。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在阑干角。” 5Y8ob7C/NF4XIZWeS4Hy/17b5Ngi4BzDwyTwyZO95fZCzk7T100xbsSr89XUxYm+



十三、谒金门

春闺
【题解】

汉武帝使学士待诏金马门,备顾问,亦省称金门,用喻天子宫门,后与“玉堂”并称,沿为掇取金紫、列位公卿之词。本调为唐词,取义为儒生朝谒天子,原名“儒士谒金门”,后又有“垂杨碧”“花自落”等异名。

【作者】

冯延巳(903—960),原名冯延嗣,一作冯延己,字正中,是五代时词人,南唐时官至宰相,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老师。死后谥号忠肃,有《阳春集》传世。冯延巳词风清丽,善写离情别绪,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集五代花间词之大成,对李煜影响很大。冯延巳、李煜被认为直接影响了北宋以来的词风。

【注释】

①芳径:花径。

②挼(nuó):按,揉。

③斗鸭:使鸭相斗的博戏。相传起于汉初,是古时豪家之娱乐。

④搔头:簪的别名。

⑤鹊喜:鹊的鸣叫声。旧传以鹊鸣声兆喜,故称。

【译文】

忽然来了一阵风,将春天平静的水面吹出了涟漪。我悠闲地穿着鸳鸯履在花间小路漫步,并且摘下了一朵红色的杏花。

家人们玩着斗鸭的游戏,我独自倚靠着栏干,头上的发饰已经松了、摇摇欲坠。我站在这里一日又一日地等你,你却始终没有到来。这时我抬头,听到了喜鹊的鸣声,应该是喜事终于要到来了吧。

【作法】

本调分上下两片,共八句八韵四十五字。本词的特色是所有句子的前三句平仄结构基本一样,即使是七言句也只是在首次两个六言句的收尾处多加一个仄声字,而结句五言句也只是掐去七言句的首二字而已。这体现在音声上是不断的重复,加上它一句一仄韵,故而这种重复并不是催眠曲式的魔音传脑,更像是一个情绪激动的人在喋喋不休,是以在写作上也应把握这种感觉。

【例词】

(宋)晏殊:“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

(宋)黄庭坚:“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5Y8ob7C/NF4XIZWeS4Hy/17b5Ngi4BzDwyTwyZO95fZCzk7T100xbsSr89XUxY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