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不是非得保持只拥有100件物品,
更不是要把家里扔到空无一物。
日本主妇近藤麻理惠有一套经典的“怦然心动整理收纳法”:当你拿着这个东西时,能否有怦然心动的感觉,如果有,就留下来,没有,就处理掉。这套打造物质极简的整理法,拯救了无数杂乱的房间,网络上流传的对比图也着实令人震撼。
大概是受到这一理念的启发,我在刚尝试极简生活时,把“扔”当成了核心。
每隔一段时间,我会把家里彻底整理一番,将那些旧的衣物、鞋子、书籍,以及不喜欢的物品全部扔掉。然而,我在购物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改善,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我仍然会忍不住对那些“看起来还不错”“有点喜欢”的东西下手。
你应该能够猜得出,我掉进了一个“怪圈”:不停地扔,再不断地买,循环往复。结果就是,家里的物品只是以新换旧,并没有变少,而我的时间和精力,依然被那些源源不断涌进家门的新物品捆绑着。
像我一样靠扔东西来践行极简的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有些网友分享说,几乎都要把家“扔”空了,表面看起来是轻松宽敞了不少,可过后才发现,有些还需要用的东西,也一并被扔掉了,还得重新购买。所以说,“扔”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是极简的核心。
我们需要认识到,物品的骤然减少,必然会给空间带来焕然一新的变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心情。然而,空无一物的房间,扔得干干净净的家,并不等同于极简生活,它只是在视觉上呈现了空旷与整洁,让人误以为自己已经开启了新的生活。
更何况,生活在这个琳琅满目的物质世界,“怦然心动”随时都可能发生,不仅仅是在抉择去留的那一刻。眼下是把拥有的物品清空了,可随后又会因为新的怦然心动而买来新的物品,再次把空间填满,而后再逐一决定去留,周而复始。
如果“扔”只是为“买”腾出空间,或是创造更充分的理由,就偏离了极简生活的本意。在“扔到家徒四壁——新的怦然心动——再重新购买”的循环之下,生活状态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我们只是在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多余的物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