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别让“伪精致”毁了你的人生

掉进消费主义陷阱里的人,

往往是倒置了消费与自我的位置。

英国消费心理学家卡特琳·V.扬松-博伊德在《我们为什么买买买: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奥秘》中提到:“人们常常会根据物质财富来评价他人,这意味着消费现在已经成为塑造和维持身份的重要元素。”

正因如此,不少年轻人掉进了“伪精致”的陷阱,赚着仅够维持生活的工资,却过着挥金如土般的生活,每天光鲜亮丽地出现在人前,背后的捉襟见肘却只有自己知道。

网络上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90后女护士欠几十万网贷被赶出门;为维持精致生活月花数万”,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没有高利贷,也没有诈骗,就是一个年轻女性为了维持所谓的“精致生活”,从正规贷款机构屡次借贷。在母亲为其偿还了23.8万元的债务后,她又去借贷,最后被母亲告知——你不是我女儿,你是领养的。

这位年轻的姑娘,就是普通的工薪族,每月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可她崇尚并追求的生活是这样的画风:上下班只坐网约车,中午吃饭叫外卖,路过星巴克必买一杯;休息日从不在家待,约上朋友吃饭、唱歌、泡酒吧;只要看见喜欢的东西,就想买下来,几年时间换了十几块手表……尽管每次的支出不是很多,但频率很高,一天下来自然就成百上千。长此以往,就变成了无法承受之重。

这样的故事,真的不是个案,它揭示着当下许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出门一定要打车,买包一定要奢侈品牌,手机非苹果不用,吹风机一定要选戴森……单纯去看每一个选择,倒也无可厚非,人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也有资格和权利去满足自己。不过,满足自己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你的消费能力与你的选择相匹配。

在自身能力可支撑的范围内,选择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的物品,没什么问题;若是对物质的欲望,超出了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却还是一味地用物质去表明自己的身份,就掉进了“伪精致”的陷阱。

当然,这并不都是个人的问题,我们所处的环境总是在大肆宣传精致生活,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或看到“爱生活,爱自己”的广告语,铺天盖地的软文和营销套路,总是在向我们灌输一个观念:物质彰显品位,高调代表入流。

商家的精心策划、社会舆论的导向、消费主义的陷阱,不断地吹捧各种“伪精致”必备品,让许多人将物质和消费作为“精致”的标准与寄托。他们看似是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实则是希望在消费中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关注。

当自身的能力无法满足内在的虚荣时,借贷就成了最不费力、最容易达成的选择。借贷,可以实现即时满足,也不需要立刻偿还,还不会给当下的生活带来现实压力,看似“完美无缺”,而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当事人借贷的习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现实因素不容忽视,它也是导致许多人落入消费主义陷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行为中,人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总觉得现金才是血汗钱,微信、支付宝、信用卡里的钱是“虚拟”的,现金支付会真实感受失去钱的过程,而手机和银行卡支付,却会让人把电子货币的价值看低,人为地降低消费门槛。

说了这么多关于“伪精致”的内容,也是时候聊聊何谓真正的精致了。

记得曾在《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里读到过一篇文章,主题讲的也是“被伪精致掏空的年轻人”,我很认同这篇文章中的观点——精致,不全是物质堆砌出来的。

年轻人偶尔超越自身能力高消费,不需要杞忧。但活得精致,往往不是体现在消费高端,而是体现在精神高贵;不是体现在锦衣玉食,而是体现在心灵丰盈。与其奔波于物质搭配的圈子里,徜徉于别人的阳光,不如使人生更有价值。

精致的生活是由内至外的,可以为自己添置物品、犒劳自己,但前提是保持理性;真正的从容,不是不计后果地透支,或给别人看,而是把消费决策攥紧在自己的手里,回归生活所需,让自己感受到美好和踏实。

或许,我们该谨记蒋勋老师的忠告:“真正的精致并不是贵,它不是通过财富、物品、服饰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当你想以此区别自己和别人时,你就已经失去了精致。”

爱自己不是花钱与消遣,

而是要从身体、心理和灵魂方方面面去爱自己。 FHz9QulYZx7s5d+8DeJBbwYzec8B5+b7TYnae23njsD+VrZTe+ORV1GYeCfBIr0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