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5 戴上“人格面具”究竟是好是坏

好小伙布朗的悲剧

故事发生在新英格兰的塞勒姆镇,主人公布朗是一个善良、虔诚的清教徒。

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布朗不得不向新婚的妻子告别,去赴与魔鬼的神秘约会。一路上,他纠结犹豫,却又无力抗拒强大的诱惑。当他踏进黑暗森林后,惊讶地看见了许多他平日里最敬重和爱慕的人——德高望重的牧师、威严的总督、虔诚的老妪、名门淑女,甚至还有他的祖父、父母和妻子,他们也来赴魔鬼之约。

这样的情景让布朗备受打击。惊愕之中,布朗向天祈祷,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宁静的夜晚之中,孤独无助。第二天,布朗回到了塞勒姆镇,但他和过去判若两人。布朗失去了所有的信仰,“人人都有隐秘之罪”的想法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变得沉默寡言,与周围的人日渐疏远。在沮丧和郁郁寡欢的折磨之下,好小伙布朗最终悲惨孤独地死去。

《好小伙布朗》是霍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多年来被评论家们从多方面进行过解读和阐释,其中也包括人格的视角。有人指出,布朗的悲惨命运是因为他过分热衷和沉迷于人格面具,而他的人格面具又没有平衡好自我本性与外界社会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人格面具呢?这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概念。

荣格认为:人格是由人格面具构成的,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人格面具,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人们会戴上不同的面具、表现出不同的形象,以适应不同的情境。他说:“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人可靠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一个人以什么形象在社会上露面。”

回想一下:你和伴侣相处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你和领导相处的时候,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毋庸置疑,与他们相处的人都是“你”,可你认为,那是“同一个你”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长就是不断形成人格面具的过程。人格面具多,证明分化得好,但这不是心理健康的唯一条件。除了分化以外,整合也很重要。如果人格面具之间都是疏离的,人格就会支离破碎;如果人格面具之间都是对立的,内心就会不断地产生冲突。所以,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治疗,都是对人格面具进行整合。

好小伙布朗的悲剧,就与人格发展受阻有关。他给周围人的印象是善良、虔诚,这也是他的社会面具。可是,这个面具不能代表完整的他,只是其人格的一部分。当他受到诱惑的驱使时,听从了内心本能的召唤,决定要赴魔鬼之约。

从心理学意义上说,这是布朗的自我探索之旅。荣格认为,阴影的原型通常被投射为魔鬼角色,它代表着人类潜意识里最黑暗、最危险的部分。如果布朗敢于正视和承认人格中的阴影部分,他就完成了心灵上的成熟。

遗憾的是,布朗过分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虔诚、正直、善良的好小伙,排斥内心的阴影,只好将其投射到了其他人的身上。最后,在他的眼里,全世界都充满了罪恶,唯有他是虔诚的道德楷模。

这种众人皆恶我独善的习惯性投射行为,对于个体而言通常是毁灭性的,就如荣格所说:“投射的后果是主体与周围环境日渐对立,只留下一种虚幻的联系……这种投射行为愈频繁,自我与周围环境愈格格不入,自我愈难分辨现实与虚幻。”

布朗为了维护完美纯善的好人面具,拼命压抑自己的潜意识,掩盖自己的本性,努力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好小伙”。这个虚假僵硬的面具戴久了,让布朗完全沉浸于其中,排斥任何与“好小伙”面具不相符的人格特质。这一心理折射在生活中,使得布朗无法容忍别人道德上的瑕疵,更无法宽恕那些有罪的人。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格面具也如此。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人格面具,有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顺利进行社会交往;但放弃自我本质而不顾,过分沉迷于某一“好的”人格面具,不敢正视“阴影”,就会逐渐地迷失自我。 yaNjdhX4GoqZmzAjOsVLMp9idfmxiE+IxpMxE4UgTL8+bgluWpQ/WCnUhaa1UB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