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刚走到酒吧门口,就被一个修女拦住,告诉他酒是罪恶和毁灭的根源。
酒鬼不屑一顾:“你怎么知道喝酒不好?”修女没有回答。
酒鬼又问,“你从来没喝过酒吗?”
“没有。”修女答道。
“那我们一起进去,我请你喝一杯,你会知道酒不是坏东西!”
修女想了想,说:“好吧!只是我这样进去的话,容易引起误会。这样吧,你进去之后帮我要一杯就好,记住要用纸杯。”
走进酒吧后,酒鬼对侍者说:“给我两杯威士忌,一杯用纸杯。”
侍者嘟囔着:“准是那个修女又在外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承认有一个唯一的“我”,但在潜意识里并不是这样。有些情感和想法之间是矛盾的、难以共存的,潜意识就会把它们分到不同的组。久而久之,这些不同的心理经验,就会成为不同的“自我”。当不同的“自我”产生的相互排斥的想法或欲望出现在意识中时,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冲突,继而产生矛盾的行为。
回顾上面的故事,你一定看得出来,其实那个修女是很喜欢喝酒的,只是碍于自身的社会角色,怕饮酒的行为遭受他人的批评,所以才选择了迂回策略——不进入酒吧,故意用纸杯喝酒。这一行为是为了维系一个理想化的修女形象。
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提出过一个理论:当儿童担心自己不被父母或他人认可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与不安。于是,他们会在幻想中创造出一个他们认为的、父母喜欢的“自我”,来缓解这种焦虑。这个假想自我通常是完美的,优秀、聪慧、美丽、懂事。然后,他们会极力地维持幻想中的形象,害怕别人看到幻想
背后真实的自己。
现实生活中,为了化解内心冲突带来的不适感,人也会选择自我调节,而自我调节的方法之一,就是理想化形象。《纽约客》曾经刊登过一幅漫画:一个肥胖的女人站在镜子面前,镜子里映射出来的却是一个身材曼妙的美女。胖女人不愿意面对身材超重的现实,于是就把自己理想化成一个苗条的女郎,以缓解内心的矛盾。
理想化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其本质是为自己创造一种“就是”,或者在彼时彼刻“觉得是”或“应该是”的形象。自己喜欢什么,所创造的形象就能提供什么,并且无限放大什么,但这些全都是假象。因为无法接纳自己的真实形象,才会创造一个理想化的形象;理想化形象的出现,貌似能补偿个体对自己真实形象的不满,可最终的结果却是,让人更加无法容忍真实的自己,更加蔑视自我、厌恶自我,产生更强烈的心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