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8 难以控制的讨好是怎样形成的

“谄媚”的我

7岁时,妈妈恐吓她说:“每一个小学生毕业时,都得出版一本自己的书,不然就会被警察抓走。”带着恐惧,她战战兢兢地踏上了写作之路。9岁那年,她成名了;23岁那年,她成了《新周刊》的副主编……然而,一路带着各种荣誉光环的她,却并没有太多的成就感,说起内心的感受时,她坦言:“我从没有和任何一个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我因为太希望别人能喜欢自己,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

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在《讨好是一种病》中提到:“很多人觉得,‘讨好’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被当作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上,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在简单地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下意识去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讨好的背后是低自尊水平,认为自己不够好,缺少稳定的自我评价,需要持续地通过他人的认可、满意来验证自己的价值。形成低自尊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原生家庭未给予过“无条件的爱”

没有人会主动选择讨好型人格,美国教育学家米基·法恩认为,讨好型人格来源于童年创伤,即父母从来没有或极少给过孩子“无条件的爱”。

通常来说,有两种人格类型的父母比较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低自尊的人格:

〇讨好型人格的父母:让孩子不自觉地延续父母的讨好模式

讨好型人格的父母,其自尊和价值感都很低。他们在生活中不敢轻易回绝他人的请求,并潜移默化地将“不能轻易得罪人”“要得到别人的肯定”的观念灌输给孩子,甚至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会牺牲自家孩子的需求去满足别人家的孩子,照顾其他家长的脸色。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会觉得低人一等,不自觉地延续父母的讨好模式。

〇控制型人格的父母:剥夺了孩子表达真实需求的机会

控制型人格的父母,对孩子干涉过多,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旦孩子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会遭到父母的批评和指责。渐渐地,孩子变得胆小怯懦无主见,完全依赖父母的评价,不敢表达真实的需求,认为只有讨好父母才能被爱。渐渐地,这种讨好父母的模式就演变成了讨好所有人的模式。

2.心理创伤后遗症

心理学研究显示,讨好型人格者在成长过程的某个阶段,很可能遭受过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如性侵、绑架、校园暴力、拉帮结派等,从而产生了不自觉的应激反应:暴力令人感到恐惧,只有讨好才能保护自己。

分析完讨好型人格的可能成因后,可能有人会问:童年时代的创伤,真有机会补救吗?

坦白地讲,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不能保证根治,但也绝非不可战胜。接下来,我们会从设立边界、学会拒绝、不惧被讨厌等方面介绍讨好型人格者的自救方法。 ubZUfIW4zZS11MQA8Dp3Kk1pMVV/N9h23xWqf0AU9/nfDL03h2806mllDnxnky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