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关系洞察:你与人相处的不适感从何而来

“我不能被别人讨厌”

上小学时,我被同学孤立,回家后跟爸妈说,希望他们能安慰我,为我撑腰。可是,我爸跟我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妈跟我说:“咱家没钱,千万别在外面惹事,咱赔不起。”我心里还是很委屈,但也知道了跟爸妈说是没用的,只能自己忍着。

我就这样一直当乖孩子,有问题也不沟通,只在父母面前展示好的方面。只有这样,我才能听到他们夸我,那样我很开心。后来上了大学,参加工作,我也希望自己各方面都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所以但凡别人找我帮忙,我都不会拒绝。有时,虽然我也觉得为难,可为了不被孤立和排挤,为了得到对方的一句“你真好”,我会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上面的内心独白,是否已经让你读出了“讨好型人格”的味道?

不夸张地说,人格的核心就是人际关系的状态,无论是情绪、行为、信念还是躯体化,都和人际关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由人际关系问题衍生来的。

有些人隐藏真实的情绪,喜怒哀乐不敢表现在脸上,是因为内心的脆弱之地不想被人看见;有些人以暴怒的方式表达不满,是因为在早年的关系互动中,他们的情感需求没有被看见,也未能得到恰当的、正确的回应;有些人自我价值感低,认为优秀才值得被爱,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有些人无法向亲近的人表达出内心压抑的感受,只好借由身体去承担一部分,以患病的方式来排解……你看,哪一个脱离了人际关系?

多数行为背后的动机都是为了和他人建立关系,并在关系中表达诉求。只不过,有些行为结果是“滋养”了关系,有些行为结果是“伤害”了关系。人格问题的实质是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实质是人际关系问题。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直接折射着他的心理状态和人格水平;我们在关系中受到的创伤,最终还是要在关系中才能疗愈。 sH95VYDUVeewKlPmt4X1O+jLpvMoMzDPUp8s9CX9d9w9LPZ2oJLDfJWjaARyrcc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