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躯体洞察:你了解疾病背后的心理诉求吗

查不出来的“病”

上个月S到一家综合医院就诊,她告诉医生自己总感觉胸闷心悸、呼吸不畅,还有头痛的症状。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并没有发现S有患身体疾病的迹象。医生说,她的身体完全正常,无器质性病变。

S不相信医生的诊断,近期又预约了另一家医院来做检查,可结果还是一样。尽管医生说得很清楚,可S还是反复强调她真的胸闷、头痛,这些症状和书上的某类疾病是一模一样的。最后,医生给了S一个建议,让她去看心理科或精神科,说可能是“心因性疾病”。

心因性疾病是由精神或心理因素而引起,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或神经系统为主的一组综合征。这类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检查不出人体器质性的变化,症状和客观体征不相符。简单来说,就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躯体化表现。

人格问题会引起身体疾病,而身体疾病又折射着人格层面的心理问题。据临床数据显示,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症发生率约为30%;A型人格者容易患高血压和冠心病,他们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易躁易怒,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极易导致心脑血管受累。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躯体化也是一种低级的情绪情感表达方式。

人在3岁以前,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发达,需求和情绪常常通过躯体疾病来表现。如果一个婴幼儿经常生病,除了喂养方面的因素,大都和家庭关系有关,尤其是母亲的情绪。如果家庭关系紧张或是发生了重大事件,家里弥漫的负面情绪氛围会影响到婴幼儿,他们也会通过身体疾病的方式折射出家庭状态和妈妈的情绪状态。

如果说躯体化是婴幼儿式的低级情绪表达方式,那么成年之后的我们,是否就可以不再用这种方式去表达了呢?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

长大之后的我们,碍于道德、责任、尊严等因素,对许多心理层面的需求难以启齿。躯体化的出现是以退行的方式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在的感受和欲求。疾病不是敌人,而是潜意识的信使,不能只想着对抗它、消灭它,而是要探寻它背后的心理诉求。只有潜意识里的需求得到了正向的回应,躯体化才会离开,因为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2GmEy/DhPnWmkaEOppvV97RQHWJdWhbWkgX+96onP1GWh03fNQ8Moy1GoM01n5h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