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脑的奖赏机制与上瘾行为

你绝不会在某天早晨醒来后,突然决定要成为一个吸毒成瘾的人。任何成瘾习惯的形成,都需要至少连续三个月、每天注射两次才行……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成瘾者的诞生得经过约一年时间和数百次注射。

——《瘾君子》威廉·巴勒斯

划重点

学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一种因果关系的联结,哪一种行为会被“记住”,会与刺激建立联结,取决于这种行为产生的效果。


联结学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机制,通过这一学习机制,人类能够知晓哪些行为可以产生愉悦的、美好的奖赏,哪些行为会带来痛苦的、糟糕的惩罚。

人们之所以会上瘾,正是因为在接触和尝试某些事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愉悦感,从而在这些事物(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形成奖赏记忆。也就是说,成瘾与联结学习密切相关。

实验中的小白鼠,因为踩踏板的行为能够获得快感,从而在踏板(刺激)与“踩”这一行为(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形成奖赏记忆,使它下一次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愉悦感。人类也是一样,倘若在暴食时体验到了放松的感觉,那么食物就是刺激线索,吃就是反应,把两者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奖赏记忆。之后,每次一看到食物,就会做出吃食物的行为,自此也就学会了让自己获得愉悦感的方法。

当一个人通过某种行为找到了获得快感的方法,会发生什么呢?毋庸置疑,必然是渴望重复获得,再次体验那种愉悦的感觉。学习机制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找到”多巴胺的激活方式;大脑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也是为了记住“找到”多巴胺的绿色通道。

及时获得奖赏和愉悦感,无疑会让人们不可自拔地对某一行为上瘾。但是,有些行为并不能及时得到奖赏,却仍然让许多人沉迷,这又是为什么呢?

划重点

瑞士弗里堡大学的神经生理学家沃尔弗拉姆·舒尔茨在实验中发现,多巴胺系统不只是在实际享受时才作出反应,预测奖赏也会激发多巴胺的释放。


当大脑接收到一个消息,说即将体验到某种享受,多巴胺系统会快速行动起来。有意思的是,当享受的内容真正到来时,多巴胺系统的反应并不会加强。

疯狂迷恋购物的小秋,看到网站推出新款服饰、鞋子时,就会在脑海中幻想自己穿上它们之后的样子,感觉这些好物可以改变自己的个人状态。此时,她大脑中的奖赏系统正在忙碌地工作。然而,等真的拥有了那些衣服和鞋子之后,未知事物的神秘感变成了熟悉的日常,她便觉得那些东西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新奇感消失,多巴胺的通路关闭,失望乘虚而入。

衣服和鞋子并没有变,改变的只是小秋的预期。当我们忍不住疯狂购物、暴饮暴食、熬夜刷手机时,让我们产生冲动和愉悦感的,可能不是行动之后的结果,而是行动之前的预期。然而,这种预期是不分是非对错的,它不会管你是学习、运动,还是暴食、赌博或打游戏。 xb4aRpdJJ+wyAYuE0FOD4aTDCrKpuJ2JUCtOsS43WaApdvcZehz54h3kpGCK95J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