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不该浪费那么多时间在手机上,可就是无力挣脱。走到哪儿手机都不离手,无论是工作、走路、乘车、吃饭……手机好像变成了身体的一个器官,没有它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十分钟不看就像犯了烟瘾一样,焦躁不安。
——手机上瘾者达达
相关统计显示,79%的智能手机用户会在早晨起床后的15分钟内翻看手机。2011年某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现代人每天平均要看34次手机,而业内人士给出的数据更是高得惊人,将近150次;多数人每天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为1~4小时,每个月几乎有100小时沉迷在使用手机上……刷屏时代,我们太容易行为上瘾了;就算没有上瘾,也已经对电子产品产生了依赖。
你会不会经常无意识地摸手机?迫不及待地查看微信消息、朋友圈互动?每天忍不住多次打开短视频软件?趁着休息间隙继续前一天没有过关的游戏?原本,你只打算看几分钟、玩一局,结果半小时、一小时之后,手指仍然在手机屏幕上不停地滑动……这种欲望,有时会在一天之内涌现多次,而你却浑然不知、全然不觉。若真如此,说明一切已成习惯。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是一种在情境暗示下产生的无意识行为,是几乎不假思索就可以做出的举动。如果习惯是好的,结果是获得精进;如果习惯是坏的,结果是逐渐上瘾。
每天搭乘地铁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全靠手机来打发。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但不看手机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上班期间,客户消息都是用微信回复,经常忍不住顺手点开朋友圈、手机推荐的新闻,工作效率受影响是必然,可就是忍不住。晚上回到家,吃完饭后可以直接躺床上刷手机,现在的手机屏幕大了,看电影、综艺节目都很方便。
——上班族+“低头族”Cindy
Cindy的一天是不少上班族的缩影,而手机上瘾也已经是许多人无法摆脱的事实。行为上瘾和物质上瘾一样,都是在愉悦与痛苦之间摇摆,为此有不少人感叹:好怀念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那时候的娱乐选择不多,却比现在快乐得多!
智能手机从来都不是问题的根源。技术是中性的,它可以令人痛苦,也可以令人幸福。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由于使用方法不同,选择的App不同,个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纽约大学心理学家亚当·阿尔特做过一项统计,那些正在使用阅读、锻炼、教育和健康类App的人们,表示感觉还不错,而他们平均每天花在这些应用上的时间只有9分钟。反之,那些正在使用约会、社交、游戏、娱乐、新闻类App的人们,普遍表示感觉不太好,而他们平均每天花在这些App上的时间是27分钟。
同样都是使用智能手机,为什么社交、游戏、短视频、新闻类的App,会比阅读、教育、健康类的App更容易让人沉迷和上瘾呢?
原因就是,前一种类型的App都属于“大拇指上的廉价娱乐”:无须做任何准备,也不用进行思考,只需轻轻点击一下手机屏幕,就可以完美地刺激多巴胺分泌,获得暂时的愉悦感,整个过程简单至极!
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在做这些事情时,我们与实验里踩一下踏板就能体验快感的小白鼠,没有什么分别。一旦形成条件反射,光是按下按钮,听到一声熟悉的“double kill”,就满足得忘乎所以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上瘾行为就变得越来越频繁。
当然,这不全是我们的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刷屏时代的用户,都是产品设计者的“猎物”;产品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就是让用户养成习惯、产生依赖性。说得更直白一些,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玩手机,其实是手机在利用我们,因为我们的行为早在不知不觉中被设计了。
当我们捧着手机沉浸在网络世界乐此不疲时,那些设计出令人上瘾产品的大咖们,却没有加入这场狂欢。乔布斯限制自己的孩子使用iPad, Twitter的创始人没有给自己的孩子买过平板电脑,游戏设计师对《魔兽世界》避而远之,数量惊人的硅谷巨头们根本不让自己的孩子靠近电子设备。他们比其他人更清楚,行为上瘾有多么容易,又是多么可怕!
亚当·阿尔特在《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中指出:与药物上瘾或对某种物质上瘾不同,当一个人行为上瘾时,他完全丧失了“继续”还是“停止”相关行为的自由选择能力。即使继续下去已经不那么享受,即使很清楚这个行为长期持续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却还是停不下来。
现代生活离不开互联网,面对层出不穷的诱饵,我们无处可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避开或拯救行为上瘾。当你了解了行为上瘾的生理机制,破解了非药物性瘾品的“设计机关”,看穿了引诱你上钩的把戏,你就可以有效地避开陷阱,在这张网罩下来之前,主动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