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第1章了解到,社会中许多人其实都有“易受伤”的心理特质,也就是内在的心理功能处于脆弱无力、甚至是失能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
若要探讨我们社会普遍存在的“易受伤”的心理特质,除了基因遗传的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社会文化的集体影响、家庭教养的塑造、个人生存的人际应对模式。
首先,从社会文化的集体影响说起,我们社会的结构是权威阶层型,能否获得“尊敬”及“重视”,往往取决于你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成就。越是无法成为上位者,越会在心理上遭受贬抑与轻视带来的否定感,于是会常觉得自尊受伤。
小到名次排行、家世背景,大到社会阶层、权力地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明着告诉你——没有头衔、地位、条件和权势,你的存在毫无价值。
再加上权威者以上对下的姿态、歧视及贬抑的惯性,对其他人的任意使唤和控制,更加深了自认地位较低者的自尊挫折和自我压抑。
因此,我们社会中个体的“自尊”(自我尊重和肯定)往往很难稳定,他们总是要依从环境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价值。如果被环境接受及赞许,自尊感就可以稍微稳定一些;但若是环境反应冷淡或是不表示认同,他们的自尊就会瞬间跌落,感到自己不被重视,因而变得心灰意冷。
集体所形成的社会文化观念让许多人在社会职场上打拼时,常常必须努力追求受尊敬的地位、头衔,所以他们在撰写的名片头衔或求学经历上,总要写一大串,洋洋洒洒的,唯恐大家不知道他大有来头;但同时又觉得不平及气愤,每天都要忍受一堆来自他人的不尊重及轻视。在这种情况下,此人无法从内在拥有稳定的自尊,他总是不自觉地与环境中的他人比较,好掂掂看自己有几两重,以致自己不断地追求优越,却同时处于自卑的心态中,矛盾挣扎。
其次,谈谈家庭教养的塑造。所谓的“家庭”,是一个个独立运作的单位。每个家庭本身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及气氛,但家庭毕竟是社会文化结构的产物,所以,家庭气氛的形成脱离不了社会文化的影响。只是每个家庭在与社会文化的交互作用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及变化,又会对家庭中的个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差异性就很大了。
例如,有的家庭特别在乎在社会上取得的地位和成就,用社会的主流价值评量家庭成员值不值得尊重,若没有获得令人认同的成就,家庭成员就被视为“无用的”。
有的家庭则沿用了社会文化的威权及阶层观念,在家里也非常在乎辈分和礼教。孩子即使在家中称呼爸妈,也必须恭敬地称呼“父亲”“母亲”;他们始终被视为这个家庭的低阶者或所属物,永远不会被赋予发言权及自主权。
有些家庭则极度恐惧被社会视为差劲者与低阶层者,总是耳提面命,要孩子表现优异,让长辈有面子。若是孩子做不到或不顺从,则会将许多羞辱、批评和指责的言语加诸在孩子身上,极力要求孩子务必达到家长的期待。
但也有些家庭对孩子的教养只限于维持他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其余的情感关注及回应则少之又少,可以说是长期的漠视、忽略及不闻不问。这使孩子无法充分地体会到自我的存在,怀疑生命存在的价值,对于自己这个人也时常感到模糊和混乱。
总的来说,我们社会的家庭教养自古以来便充斥着许多威权及惩罚的论点,轻视个人的感受和尊严,任意支配及批评他人,甚至多少带有些“暴力”的念头和想法。人们往往觉得,从小让孩子体会到残酷无情的反馈,这是为了让孩子未来适应现实与竞争性的社会而提早进行的锻炼。为了让孩子不再有“软弱”的情感表现,许多家庭用加倍的羞辱和惩罚的方式让孩子不再哭泣、不再表达任何情绪,也不能接纳自己的脆弱、害怕之外。
在这种家庭教养及对待下,那些从小就被严苛与无情对待的孩子过早失去了安全的情感关系;他们无法建立内心的安全堡垒及自信,也不能获得内在安稳的安全感。虽然外表可以成功地表现出不认输、无感、冷漠的状态,好像不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感到受伤,但事实上,这些都被压抑成了“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