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真无知,是不愿长大的伪装

即使很想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反应,但一些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方式却像孩子一般,要不就是生闷气、难掩不舒服的情绪;要不就是觉得自己很无助渺小,对什么都无法给出反应,不知该怎么表达。

这些呆愣、惊恐的反应,让人的内在处于“宕机”“断线”“空白”的无助状态中,所有成长过程中学习的社会能力都可能瞬间瓦解或消散。

我从事心理工作多年,职场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问题及生活困扰都是独特的,所形成的原因各有各的复杂性。但我观察到,时常表达在人际关系中很受伤的人,对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的描述很相似——他们时常把自己视作无辜和不幸者,至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方面,自己则常是被辜负和背叛的那一位。

他们的人生处境,无论转换到哪里,似乎都是容易被欺负、排挤及轻易遭受否定的那一位;而外在世界与他人,都是权威、无理、欺侮及霸凌他们的人。

在对这类故事情节的叙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对立关系:在关系两边描绘的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如“加害者—受害者”“邪恶者—善良者”“可恶者—可怜者”“霸道强势者—无辜弱势者”,还有“负心者—有情者”。当然,内心处于受伤状态的人,对自己的描述多半为受害的、无辜的、善良的、可怜的、处境不利的、有情的一方。

从这些描述里,我们可以感受与体会到,描述者想要巩固的自我认知——“我是善良的”“我是好人”“我是被伤害的”“我是无辜的”,这些观念都在传达,他们与这世界的关系是二元对立的,自己是全好和全善的,世界是全坏与全恶的。

全有全无,即“要么全好,要么全坏”的观点,正是孩童时期会有的世界观及人我观。对孩童而言,自己是天真的存在,无论生命经验还是大脑的认知发展,都尚无法接受复杂层面和多元观点的共存,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包容及整合它们。于是,就像儿童观看动画影片一样,他们总是想很快地辨识出谁是坏人、谁是好人,好决定打击谁及拯救谁。

随着生命的成长与社会适应的发展,我们会从学习过程中慢慢通晓,这个世界是有多元面貌共存的,有不同的文化、习俗、观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度和内在体会,很多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互动上的冲突或不一致,已不能再如此简单地以“不是全好就是全坏”“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分裂观点来评判和论定。

虽然是无意识决定的观点及认知,但如果一个人执着于保持自己的天真无邪,便会有意无意地要求自己以孩童般天真的态度和单纯的心思,去应对外在世界,而不愿意进一步认识这个世界,学习如何与它进行真实的互动,也无法更深入地探索自己内在真实却复杂的心性。

若是固着于这种天真孩童的状态中,一个人即使身体长大了,心理却仍然没有弹性、客观性及整合的能力,好应对生活情境的复杂性及多面向的事实,这种天真其实更接近于无知。若没有从经历过的生活体验中琢磨与领悟出自己参与这个世界的务实能力及韧性(弹性、包容及承受力),而只是一味以孩子的姿态和角度面对世界,那么这其实也是一种逃避自己必须长大成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的行为。 gZFiqovgJDeWDH6znXFK0XRU6Ium3WY/haOLb7lhYjFa6qhLF8blDJNKLaQIF2C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