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痰饮一般分有形和无形两类。①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痰浊和饮液,如咳嗽之吐痰、喘息之痰鸣等。这是由呼吸道分泌的痰液。②无形之痰:是指由痰饮引起的特殊疾病和症状,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饮,因无形可征,故称无形之痰。其作用于人体,可表现出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神昏谵狂等,多以苔腻、脉滑为重要临床特征。

总之,痰饮不仅指从呼吸道咳出来的痰液,更重要的是指作用于机体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疾病。这两个方面,前者易于领会而后者却难以理解,但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一、概述

(一)痰的概念

中医学所论之痰,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痰,单指产生于呼吸道或鼻腔,由其黏膜分泌,经由口腔咳吐而出的黏稠、混沌的液状物质,又称为有形之痰。广义的痰包括“饮”(统称“痰饮”),泛指脏腑功能失调,或疾病过程中由于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可引起一系列独具特点的病证,具体包括有形之痰及无形之痰。所以,所谓痰饮,既指经由口腔咳吐而出的黏稠、混沌的液状物质,即有形之痰,又指稽留在脏腑、组织、肌肉、经络、关节内的无处不到、无物可征、无形可见,但能引起某些特殊病证的致病因子,即无形之痰。由于痰能阻滞气血,流窜经络,妨碍脏腑功能,影响整体气化,故而致病多端,可随其侵犯(或停留)部位的不同,出现不同的症状。

痰和饮虽属同类(痰即煎炼之饮,饮即稀薄之痰),实不相同,是一个大概念中的不同方面。一般的区别是,稠浊滑利者为痰,清稀质黏者为饮;停聚于机体某一部位的为饮,流窜全身各处的为痰。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论·痰饮》所云:“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

(二)痰的生成

痰饮是由人体津液凝聚变化而成。其形成,在外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及思虑、恼怒、惊恐等七情因素有关,在内则主要与五脏(心、肝、脾、肺、肾)功能失调及气化、水液代谢障碍相关。

(1)六淫致痰

风寒外袭,内舍于肺,影响肺之气化,肺津不布,凝而为痰。以风为主者,痰质清稀而多沫;以寒为主者,痰质稍稠而色白。

暑热火邪外袭,内灼于肺,影响肺之直肃,肺津停蓄,加之热邪煎熬,凝炼为痰,其痰质多稠浊而黏,甚则夹带血丝。

燥邪外袭,内伤及肺,肺失清肃,耗灼阴津,津凝为痰,其痰质胶黏成块,难以咳出。

湿邪外袭,殃及中焦,困遏脾阳,影响水液运化,水湿停蓄,聚而成痰。痰留胃肠,可致恶心、纳呆、肢体困重、肠鸣辘辘,泻痢不爽;痰注四肢,可致肢体酸痛、重着肿胀等。

一般说来,痰生于六淫者,除以咳嗽为主症外,多兼外感表证或恶风怕冷,鼻塞流涕;或发热汗岀,口渴咽痛;或口干咽燥,皮肤皲裂。

(2)七情致痰

若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日久化热,热邪内炽,津受煎灼,疑炼为痰;若思虑过度,脾胃呆滞,运化失职,水津停蓄,聚而为痰;所愿不遂或心事过重,暗耗心阴,心火亢盛,炼津成痰;过度悲伤,损及肺气,肺失宣肃,水津不布,停聚为痰。

一般说来,七情所生之痰,多为无形之痰,其致痰过程,大都先由某种特殊情志损伤相应脏腑,影响某脏腑的气化功能,进而变生痰饮,故七情所生之痰,一般都伴有受损脏腑的相应症状。

(3)酒食致痰

过量饮酒,或以酒为浆,或嗜饮如命,一则酒可内生湿热,湿邪内盛,受热邪煎熬成痰;二则酒可损伤脾胃,使运化失职,水津不布停聚为痰。

暴饮暴食,或饮食自倍,或饥饱无时,损伤脾胃,使运化失职,饮食停滞成痰;恣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久而疑聚成痰;贪凉饮冷,中阳受损,清气不升,水饮不化,水饮与浊物混聚中焦,酿生痰饮。

一般说来,酒食所致之痰证,多见腹胀、纳呆、恶心泛吐、头昏且闷、身体困乏、肢体沉重、大便稀溏、舌苔腻、脉滑等症。

(4)五脏与痰

1)脾为生痰之源:痰是在水液代谢失常基础上产生的病理产物。正如王节斋所云:“痰属湿,乃津液所化。”而水液的运行、分布及代谢主要由脾所主。若脾气亏虚,一则不能运化水湿,水湿潴留,聚而成痰;二则不能布精于肺,下输水道,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塞,瘀而成痰;三则摄纳无权,中焦水液泛滥于上,变生为痰。由于“脾主湿,湿动则为痰”,故曰“脾为生痰之源”。

2)肺为贮痰之器:肺位居上焦,除主司呼吸外,其“宣发”和“通调水道”功能是保证“水津四布”的重要环节,故有“肺主行水”之说。若肺气虚馁,或肺受邪侵,失去宣发和通调水道的功能,就会影响水液的运行和排泄,从而停蓄为痰。加之平常咳吐的有形痰液,大都出自肺系,因而中医认为“肺为贮痰之器”。

3)肝为风痰之窠: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于肝脏,均可招致肝风。若暴感温热之邪,热势高涨,阳化风动,或邪热深入厥阴,引动肝风,可见颈项强直、目睛上吊、角弓反张、四肢抽搐、身板木僵等“风胜则动”之征。此证多兼高热,而热邪内炽,可灼津炼痰,痰热内盛,蒙蔽神明,往往伴见神志不清。若素体阴虚,或年迈寿高,营阴内耗,肝木失养,虚风内动,同时阴虚必有内热,内热可生痰,风痰相兼,上扰清宫则眩晕头痛;横窜筋脉则肢麻震颤;若肝阳暴涨,风火相煽,痰火互恋,风鼓痰涌,可蒙心犯脑,蔽遏神明,从而出现神昏不语、舌强语謇、口眼喎斜、肢体偏瘫诸症。由此可见,肝风既成(无论属实属虚),往往与痰邪相挟为患,形成“风痰”这一特殊病理现象。而风痰大都源于肝木,故曰“肝为风痰之窠”。

4)肾为生痰之根:“痰之本,水也”,而“肾主水”。肾为元气之宅,气化之本。肾通过气化作用参与水液的蒸腾利用和排泄。肾气亏虚,气化无力,水液代谢失常,水液潴留,泛溢成痰。故曰“肾为生痰之根”。临床上常见年高肾衰之人,易患咳嗽、痰喘之疾,其痰深伏于下,咳吐困难,且多伴腰酸腿软,小便频数等肾虚症状,此痰即所谓肾生之痰。

5)心痰易蔽神明:若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肝火殃及于心;或所愿不遂,心气不宣,郁而化热;或脑力过度,耗费心血,皆可造成心阴虚而心火炽,火炽则炼痰,心痰既成,其阴黏、胶顽之性最易阻遏心气、蒙蔽神明,从而出现心悸、怔忡、不寐、健忘,甚则癫狂诸症。痰饮者,津液凝聚之变也,与湿同类,属阴邪,易困遏阳气,阻滞气机。痰饮一旦形成,一部分通过人体的“气化”作用,逐渐消除(或消散);另一部分则蓄留体内,酿成百病之祸端。

其属饮者,多停积于肺和胃肠,可随口腔咳吐而出,或从大便排出;其属痰者,性滑利,可渗润于血脉之中,随气血运行,流动不测,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外而皮肉经络,内而五脏六腑,无处不到,犹如“云雾之在天攘,无根底,无归宿,来去无端,聚散靡定”。

(三)痰饮的分类

(1)从形来分

分为经口鼻而出的有形之痰和渗润于血脉、藏于经络之中的无形之痰。

(2)从质来分

分为痰和饮,前者稠浊,后者清稀。

(3)从生痰原因来分

1)由外因而生者:一曰风痰,外邪贼风乘虚而入,多致瘫痪奇症,见头痛、眩晕、闷乱昏糊、抽搐挛急等;二曰寒痰,即冷痰也,症以骨痹、四肢不举、刺痛多见,以无烦热、凝结清冷为特点;三曰湿痰,症以身重而软、倦怠困弱为特点;四曰热痰,即火痰也,多烦热燥结,头面烘热,或为眼烂喉痹,癫狂嘈杂,懊怔忡,其色亦黄;五曰郁痰,即邪郁于心肺,久则凝滞成痰,滞于胸膈,稠黏难咳,多毛焦,咽干、口燥、咳嗽喘促,色白如枯骨;六曰气痰,七情郁结,痰滞咽喉,形如败絮或如梅核,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膈痞闷;七曰食痰,饮食不消,或夹瘀血,遂成窠囊,以至痞满不通;八曰酒痰,因饮酒不消,或酒后多饮茶水,但得酒次日即吐,饮食不美,呕吐酸水等;九曰惊痰,因惊而生,痰结成块,在胸腹发则跳动,痛不可忍,或发癫痫,临床上妇人患此证者多见。

2)由五脏而生者:生于脾者,名曰湿痰,症见四肢倦怠,或腹痛、腹胀、泄泻,脉缓,形肥体胖之人多患此证;生于肺者,名曰燥痰,症见咽干口燥,咳嗽、喘促,毛焦,面白如枯骨;迷于心者,名曰热痰,症见怔忡、癫狂、梦寐奇怪,其脉洪;聚于肾者,名曰寒痰,症见足膝酸软,眩晕,头风,眼目瞬动,昏涩,耳轮瘙痒,胁肋胀痛,瘫痪,麻木蜷跛奇症。

(4)从痰饮停留部位来分

1)痰饮:饮留胃肠,谓之痰饮。症见脘腹胀满而痛,胃中时有振水声;或肠间辘辘有声,脉沉弦有力。

2)悬饮:饮停胸胁,谓之悬饮。症见胸胁胀满疼痛,以胁下部位为主,呼吸、咳唾、转侧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

3)支饮:饮犯胸肺,谓之支饮。症见咳喘、胸满,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痰如白沫,量多,久咳则面目水肿,舌苔白腻,脉弦紧。

4)溢饮:饮溢四肢,谓之溢饮。症见四肢沉重或关节疼痛,甚则肢体微肿,无汗恶寒,口不渴,或兼见咳喘,痰多白沫,苔白,脉沉紧。

(四)痰与气血津液及其他病邪的关系

(1)痰与气

1)气能行痰:气是水液及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水行。而痰饮与血、水同属液性,而且痰饮一旦形成,其无形之质多渗润于血脉之中,在气的推动下可周流运行无处不到,故曰气能行痰。

2)气能生痰: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元气更是温煦和激发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越充沛,脏腑功能越强盛。若元气衰弱,脏腑不健,气化无力,水液代谢失常,水精该布不布、该行不行、该排不排,就可导致水湿停聚,聚而生痰,故曰气能生痰。

3)气能化痰:精、气、血、津液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是通过气化作用来实现的;如果气化作用失常,则影响整个物质的代谢过程,尤其是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影响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泄,从而变生痰饮。反之,若气化旺盛,一则水液代谢正常,痰邪无由变生;二则既生之痰饮也可随代谢作用的加强,“化”而消失,故曰气能化痰。

(2)痰与血

痰属液性,与血同类,其滑利之性渗润于血液中,可随血流动;其胶黏之性附着于脉管壁上,可影响气血运行,成为“瘀”血的致病因子。

(3)痰与津液

津液是生成痰饮的物质基础,津液代谢失常,或凝而成痰,或聚而为痰,或灼炼生痰,故善治痰者,必以调节津液代谢为先。

(4)痰、饮、水、湿

四者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的运行、输布、传化失调,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原因。四者皆为阴邪,具有阴邪的一般性质。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中痰、饮、水三者的区别是: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

(5)痰热(火)互结

火热之邪易伤气耗津,津液受煎,炼而为痰,故火热邪气为酿生痰邪的重要致病因子,痰乃阴津的凝炼状态,正如古人所云:“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而热痰一旦形成,其胶黏之性,极易与热邪胶合黏结,互恋难分,故有“痰热互恋”“痰火互结”之说,且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鉴于此,治疗因热(火)致痰时,必须首先清热降火,以断生痰之因,而在清热降火时,必须注重化痰涤痰,有形痰浊得以涤除,火热之邪无物可恋,则易清易息。

(6)寒凝痰滞

寒为阴邪,寒邪袭肺或寒邪直中肠胃,或素体阳虚,寒邪内生,均可困遏阳气,使湿凝水聚,变生痰饮。因寒主凝滞,性收引,故因寒邪所生之痰,大都停聚凝滞于某一局部部位,表现为局部疼痛,冷厥不仁等。

(7)痰瘀同因互生

痰瘀同属阴类,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损伤,均可导致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功能失调,产生痰瘀,故痰瘀产生的原因在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故称为痰瘀同因;痰瘀之所以同病,除其具有上述共同的发病病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痰瘀之间可出现相互转化的病理机制,即瘀可以转化为痰,痰亦可转化为瘀,终致痰瘀同病。对此,历代医家多有阐述,如《医宗粹言》(明·罗周彦撰)中云:“先因伤血,血逆则气滞,气滞则生痰,与血相聚,名曰瘀血夹痰。”《血证论》中更是明确指出“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都说明瘀血内停,阻碍气机,津液凝聚,则痰浊内生。另外,痰浊内生,也可阻碍气机,使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正如《医学正传》(明·虞抟)中所云:“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

(8)风痰上扰

在热性病发病过程中,热势亢盛,往往引动肝风,出现四肢抽搐、目睛上吊、角弓反张等动风见症。同时,由于高热,炼津为痰,痰热互结,蒙蔽心窍,也可兼见神志昏迷或昏糊,或胡言乱语,或舌强言謇等热扰心包、痰蒙神明的病证;在脑中风发病过程中,也表现为“风”“痰”相兼为患,且风越亢,痰越深、越盛,以上病理现象,临床上称为风痰上扰。

二、痰邪致病特点

(一)痰为阴邪,易困遏阳气

痰与湿同类,属阴邪,故痰邪所犯,易困遏阳气,随停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见症。如痰聚中焦,困遏脾阳,可见纳呆、腹胀、呕恶、泄泻等症;痰居胸中,痹阻胸阳,可见胸闷气短、前胸闷痛或刺痛等症;痰饮凌心,困遏心阳,可见心悸、怔忡等症;痰邪上犯阻遏清阳,不能升达于脑,可见头晕、头昏、头重如裹等症;痰滞经络,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则见手肢麻木、皮肤不仁,甚至瘫痪等症。

(二)痰性黏腻,易阻碍经脉气血运行

痰乃有形阴邪,性黏质滑,渗润于经络之中,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所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疬痰核,或形成阴疽流注等。

(三)痰湿同类,易于互恋

湿邪乃生痰之本,痰邪为湿邪之聚。湿邪既为生痰之本,则痰邪一旦形成,易与湿邪互恋,临床上,凡痰邪致病,或多或少都同时表现出“湿”的特点,如肢体重着、纳呆、腹胀、泛吐涎沫,舌苔滑腻,脉滑、缓濡等,故治疗痰证,应立足或重视祛湿,湿去痰易散。

(四)痰火相搏,易于胶结

热邪内蕴日久或火邪内炽,均可炼津为痰,痰邪一旦形成,借其黏腻之性,易与火热之邪胶结为患,临床见症既有“热邪”或“火邪”的致病特点,又有“痰”的特点。治疗上单纯化痰不行,单纯清热或降火也不行,必须清热、降火与化痰同时进行,清热以断痰之因,化痰(或涤痰)则热无所恋。

(五)阻滞气机升降出入

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例如,肺以清肃下降为顺,痰饮停肺,使肺失宣肃,可出现胸闷、咳嗽、喘促等。胃气宜降宜和,痰饮停留于胃,使胃失和降,则出现恶心、呕吐等。

(六)影响水液代谢

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其一旦形成之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如寒饮阻肺,可致宣降失常,水道不通;痰湿困中,可致水湿不运;饮停于下,影响肾阳的转化,可致蒸化无力,从而影响人体水液的输布、排泄,使水液进一步停聚于体内,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更为严重。

(七)易于蒙蔽神明

痰浊上扰,蒙蔽清阳,则会出现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心神被蒙,则可导致胸闷心悸、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八)痰邪有形,易兼瘀证

痰乃有形阴邪,其胶黏之性,渗润脉道,沉积脉壁,易阻塞血脉管腔,影响血液运行,从而形成瘀血,故痰邪易致瘀,有痰必有瘀,痰瘀多同病。

(九)症状复杂,变幻多端

从发病部位言,饮多见于胸腹四肢,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其临床表现也十分复杂。一般说来,痰之为病,多表现为胸部痞闷、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腹泻、心悸、眩晕、癫狂、皮肤麻木、关节疼痛或肿胀、皮下肿块,或溃破流脓,久而不合,苔白滑,脉滑等。饮之为害,多表现为咳喘、水肿、疼痛、泄泻等。总之,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8大症。

三、痰病的体征与症状特点

痰病既然由痰邪所致,必然具有痰邪致病的特有体征和症状。

(一)特有体征

(1)形体大多偏胖

痰为阴邪,易困遏脾阳,致使清气不得正常输布,而过度蓄积于皮下,水湿不得正常运化而大量潴留于组织间隙,渐而皮脂臃肿,形肥体胖,所谓“肥人多湿”“胖人多痰”正是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对这一病理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2)舌体胖大或弛纵,舌苔腻滑

痰为湿邪所聚,而湿蕴日久,必困遏脾气,导致脾虚,故舌体胖大,且有齿痕。湿气沿脾之络脉上潮于舌面,则舌苔腻滑。舌体弛纵,古称“纵舌”或称“拖舌”,为气虚痰浊壅滞之重症,乃痰浊之邪重浊停聚壅塞阻滞舌之络脉所致。

(3)两目无神,面色晦黯无光

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使目睛得养则眼目清灵,炯炯有神。若痰湿内蕴,滞涩经络,肝肾精气不能上注于目,则目睛失神,滞涩呆板,视物昏花;若痰气停伏皮里肉间,卫营之气运行受阻,则面色晦黯无光。

(4)皮肤油垢明显

痰邪常与热邪互恋。热属无形阳邪,主动主外,痰为有形阴质,具黏腻之性。当痰热内蕴之时,有形痰质随阳热之气趋聚体表,欲随之外透而不透,则皮肤油垢明显,或面色晦黯;若痰热随阳热之气蒸腾,渗透于外,则前阴、腋窝、手、足常泌液渗津,且有秽气,或面色光亮如涂油。

(5)体表皮下可触及肿块或结节

痰浊为有形阴邪,易凝滞、阻塞气血而致瘀;痰瘀相兼,形成肿块或结节,其质地坚牢,推之不移者,称为“岩”,乃顽痰死血相互凝结所致。

(6)肢体感觉异常

“痰随气行,无处不到”,痰随气血运行,若停留某一局部,滞涩脉络,进而影响经气通行,可出现肢体某一局部发热或发凉(或背部冰冷如掌大),或麻木不知痛痒,或肢体某些局部感觉异常,但神经科、骨外科、皮肤科等检查均未发现病变。若痰浊凝而日久,聚结不散,患处可出现肿胀或结节。

(7)溃疡、糜烂、滋水渗津或流黏稠脓液,久不收口

痰湿留伏,久而化热,痰热胶结,化腐为脓,浸淫血肉,可形成溃疡、糜烂、滋水渗津或分泌黏稠脓液。本症长期不愈,正气亏损,加之患处腠理洞开,常受外来风寒邪热之气的侵袭,营卫气血难以恢复正常,以至于患处久不收口。

(8)大便黏腻不爽或夹带黏液

痰浊滞留肠腑,阻遏腑气,使肠失传导,则大便黏腻不爽,胶黏之质随便排出,使粪便中夹带黏液。其色白者,多为寒痰;其色黄或红者,多为热痰,治疗此种“便秘”,从痰入手,方可获效。

(9)脉象多弦、滑、沉、迟

痰病脉象以滑、弦、沉、迟多见。热痰内盛者,多见弦、滑之象;顽痰痼疾凝结于里,则现沉、迟之候。对此,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曾有详细论述:“数热迟寒滑有痰”“寸沉痰郁水停胸”“迟司脏病或多痰”“寸滑膈痰多呕吐”。但由于广义痰病、痰证临床表现复杂,因此脉症不符者颇多,处方用药时,应以症状为准,所谓“舍脉从症”也。

(二)症状特点

(1)肢体重着、嗜睡或困倦

脾主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末也”,痰湿内阻,困遏脾气,清阳之气不能布散、充达于四肢,故肢体重着、困倦;痰邪蔽阻,清阳之气不能升发,同时,心窍被蒙,神明不宣,故神疲困倦,或心迷嗜睡,正如《诸病源候论》所云:“气短为眠,为诸痰之候。”

(2)头眩而痛,头重如裹

痰湿内蕴,困遏脾气,使清阳之气不能升达,而头乃诸阳之会,头失荣养,故见头眩、头痛、头重。

(3)低热身困,或自觉身热不扬

痰为阴邪,黏滞之性使其易于内伏。痰浊内伏,遏阻阳气,阳气不能伸,致使阴不配阳,阴遏阳郁而发热。此型发热,既不同于外感六淫之气化火,又不同于血虚、阴虚、气虚之证,其特点是身困重而热势不扬。临床上不少原因不明之低热,如未出现阴虚、气虚之类的体征,一般多属此类发热。治之当以化痰除湿为主,若妄投滋阴补气处方,则助痰恋邪,造成低热身困,缠绵难愈。

(4)呕恶或呕吐痰涎,或口黏、口腻,口干不欲饮水

痰湿停聚中焦,脾胃升降失常,胃中浊阴犯逆于上,故见呕恶诸症;痰湿困遏脾阳,水湿不得布散,停蓄胃肠,故现水声辘辘;痰为湿之聚,与湿同类,痰湿沿脾络上蒸于口,则出现口黏、口腻或口干不欲饮水。

(5)咽喉中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

痰质黏腻,其胶凝、顽固之性,易于附着管腔,阻塞气道、食道,而现咽喉部不适,或如物梗塞,吞吐不利,或灼热痒痛,呼吸不畅。

(6)易惊悸,失眠难寐,或昏厥、抽搐,或精神失常

痰邪蔽心,神明不展,可引起惊悸、失眠;痰邪中阻,清气不能升达,脑府失常,或痰邪上犯脑府,阻闭清窍,元神受扰,可见昏厥抽搐,或精神失常。

(7)胸闷憋气,背部作胀,阴雨湿季或天气寒暖交替时,症状尤为明显

痰邪停蓄胸中,影响宗气、肺气宣发布散,气机郁闭不展,可见胸闷憋气,背部作胀。阴雨湿季或天气寒暖交替时,外界阴气较盛,与体内痰湿相应,故使症状加重。

四、痰病的治疗原则与治法

(一)治疗原则

盖痰所生,在外或因外感六淫之邪,或因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或因瘀血停积;在内责之肺、脾、肾功能失调,本于正虚。而痰之已成,停蓄体内,临床表现以实证为多,故临床痰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痰应区分标本缓急,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涤痰、逐痰为主;缓则从本论治,重在调理肺、脾、肾。具体应用应根据痰的不同性质和涉及的不同脏腑或与他邪兼夹合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辨证施治。

(1)辨病性施治

风痰,治以散法,方用防风丸加南星、生姜;寒痰治以温法,方用理中化痰丸;暑痰,治以豁法,方用消暑丸;湿痰,治以燥法,方用二术二陈汤、白术丸;燥痰,治用润法,方用润肺饮加白蜜;火痰,治用清法,方用清气化痰丸;食痰,治用消法,方用保和丸、瓜蒌丸;酒痰,治用化法,方用瑞竹堂化痰丸;郁痰,治用解法,方用(三因)七气汤加郁金、菖蒲、香附;气痰,治用利法,方用七气汤、三仙丸;惊痰,治用泄法,方用控涎丹加辰砂、蝎尾;老痰,治用软坚法,药用海浮石、海蛤粉、芒硝、瓦楞子之类,或用青礞石丸;顽痰,治用吐法,方用三圣散、青橼丸等。

(2)辨病位施治

痰在上,治以涌吐法,方用桔梗芦散或稀涎散;痰在下,治以导法,方用导痰汤,甚者滚痰丸;痰在脾,色黄,滑而易出者,方用二陈汤加枳实、白术;痰在肺,色白如米粒,涩而难出者,方用利金汤去姜、枳,加玉竹,蜜水冲;痰在肝,色青而多泡者,方用川芎丸加星、枳;痰在心,色赤而结如胶黏者,方用半黄丸;痰在肾,色黑而多咸者,方用桂苓丸加泽泻、车前;痰留胁下,阴天隐痛者,方用二陈汤加白芥子;痰滞经络,筋骨牵痛者,药用荆沥、竹沥、姜汁行之;痰入四肢,手足疲软者,方用导痰汤加桂枝、姜黄、竹沥;痰隐皮里膜外,方用二陈汤加白芥子、姜汁、竹沥;痰成块流走不定,方用导痰汤加姜汁、竹沥;痰成核结聚项间,方用痰核丸、痰核酒;膈上停痰痞闷,方用小陷胸汤加茯苓、枳实、姜汁、竹沥;脘中伏痰臂痛,方用指迷茯苓丸。

(3)辨病候施治

痰滞气逆多嗽,方用六安煎;寒涎沃胆不眠,方用温胆汤;多惊者,加蝎尾;痰夹死血攻注,方用控涎丹加韭汁、桃仁、木香、胡椒、鲮鲤甲;痰结窠囊呕吐,药用姜汁、竹沥、韭汁饮;中风痰迷心窍,属寒者,方用涤痰汤下牛黄丸;属热者,方用涤痰汤下二丹丸;癫痫痰闷抽掣,方用牛黄丸。

(4)辨病本施治

脾虚湿痰,健脾以运之,方用四君汤、参术健脾丸;肺热火痰,清肺以润之,方用清肺饮、四饮煎;脾肺气虚不运生痰,方用六君子汤加木香;脾胃气虚不运生痰,方用六君子汤加桔梗;脾气滞而生痰,方用异功散加砂仁;中气弱而生痰,方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虚夹湿,脉濡缓,痰清稀者,方用六君子汤加炮姜或补中汤加茯苓、半夏;肝肾虚痰中见血,方用滋阴清化丸;肾阳衰水泛为痰,方用薛氏八味丸,如不应,用真武汤;劳损咳白痰,痰如鸡蛋清,俗名白血者,方用补肺汤。

总之,临床施治应根据具体情况,掌握和遵循热痰宜清之、湿痰宜燥之、风痰宜散之、郁痰宜开之、顽痰宜软之、食痰宜消之、在胸膈则吐之、在肠胃则下之、肺虚有痰者宜补肺以输布津液、脾虚有痰者宜培脾以化其痰湿、肾虚有痰者宜滋肾以引下行等治法。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治重健脾,以治其本:脾之运化不及,是津液停滞的最常见原因。治痰从调理脾胃入手,温补脾之阳气,促进脾气健运,方能从根本上杜绝痰的再生。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所云:“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

2)治重调气,是为上策:痰及水液停聚而成,水湿停滞又与气机不畅密切相关。气能行水行痰,故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也随之而顺矣。必待一身之气调顺,痰饮水湿自化。

3)痰易致瘀,痰瘀兼治:痰一旦形成,其胶黏之性,易滞塞脉络,形成血瘀,而血瘀一旦形成又易生痰,痰瘀常相兼为患,故治痰同时要注意兼治其瘀。

(二)治法

运用传统八法治痰,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均以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为目的。脏腑各司其职,气血调和,则痰无所生,痰浊自清。

(1)汗法

运用发汗方法以达宣肺解表的目的,肺气得宣则水道通调,津液得以输布,痰则自消,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而引起的在外表证不解,在里痰饮内蓄,肺失宣肃诸证,方用小青龙汤。

(2)吐法

运用催吐法祛除痰饮,适用于痰停膈上、老痰固结之证,症见胸膈痞塞,或头痛神呆,或精神迷离,方用瓜蒂散、稀涎散等。

(3)下法

运用通腑导下法,以攻逐泄下肠胃间的痰饮,使痰有出路,方用滚痰丸等。

(4)和法

是指调和气机,恢复疏泄,使气顺痰消,调和胃肠,恢复传导,以散结聚、中阻之湿痰,方用半夏厚朴汤、紫苏子降气汤、平胃散等。

(5)温法

因痰为水津所化,属阴邪,故用温燥药物可促使其消散,此即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方用阳和汤治阴疽流注。

(6)清法

运用清热药釜底抽薪,以免邪火灼津为痰,方用清金化痰汤。

(7)消法

运用消导药以消除因饮食停滞日久而形成的食积痰痞,方用保和丸等。

(8)补法

补脏腑气血之虚,使气化有力,津液得以正常运化布散、排泄,从根本上断绝生痰之因,故为治痰之本,方用六味丸、八味丸等。

五、痰病常见证候与治法

(一)风痰证

风痰证有二:一为肝风夹痰,上扰清窍或风痰窜络,经脉失养导致痰盛动风的一系列表现。属内伤范畴,多因脾虚生痰,肝阳化风,痰随风动所致;二为风痰入络,口眼歪斜,为外感风邪,风痰互结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喉中痰鸣,恶心呕吐,吐出痰涎清白多泡沫,胸胁满闷,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甚至突然跌倒,神志昏迷,舌强不语,抽搐痉厥,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苔厚腻,脉弦滑。本证常见于“眩晕”“中风”“痫证”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凡风痰证都有痰盛而动风的表现,但出现在不同的疾病中有不同的特点。

眩晕的风痰证以头晕如旋、目眩耳鸣、呕吐痰涎为特征,多由风痰上扰、肝木乘胃、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平肝降逆、祛痰息风,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中风的风痰证又有风痰阻络与风痰闭窍的不同。风痰阻络证,多由外风引动内风,风痰流窜经络、气血郁滞所致,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甚至半身不遂。治当祛风化痰,疏通经络,方用牵正散或大秦艽汤加减;风痰闭窍证,多由阳亢化风、风痰上壅、蒙蔽清窍所致,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舌强不语、喉中痰鸣、口角流涎等,治当豁痰开窍,方用涤痰汤加减。风痰阻络证即中风之中经络,无神志障碍,病情一般较轻;风痰闭窍证即中风之中脏腑,出现神志昏迷、语言謇涩,病情一般较为严重。

痫证的风痰证是由风痰上扰、心神被蒙所致,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发作时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口中发出猪羊叫声,移时苏醒,且经常发作,无后遗症。治当涤痰息风,开窍定痫,方用定痫丸加减。

(二)寒痰证

寒痰证又称为冷痰证,是指寒与痰相搏结,寒痰阻肺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寒痰证是由于素有痰浊又感外寒,或阳虚生寒,水湿不运,寒与痰相搏结。

主要临床表现:痰色白而清稀,胸闷咳喘,形寒肢冷,尿清便溏,舌质淡,苔白滑,脉沉滑。寒痰证常见于“哮病”“咳嗽”“呕吐”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寒痰证出现在哮病、咳嗽、呕吐等疾病中,虽然都有痰与寒结的共同表现,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其治法也有区别。

寒痰证所致的哮病与咳嗽,因病因病位相同,均出现上述寒痰证的一系列表现,但哮病为寒痰伏肺所致的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病,不发时如常人,发作时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特征,治宜温化寒痰,利气平喘,方用小青龙汤;咳嗽出现寒痰证为寒痰阻肺、肺失肃降所致,以咳嗽日久、时轻时重、后背冷感为特征,治宜温肺散寒、化痰止咳,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合二陈汤加减。

呕吐出现寒痰证是由寒痰内停、胃失和降所致,特点是胃脘胀闷,喜温恶寒,呕吐痰涎,治宜温化寒痰,和胃降逆,方用小半夏汤合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加减。

(三)热痰证

热痰证又称为火痰证,是指痰与热结,痰热壅肺,或痰火扰心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本证由热邪煎熬津液而生痰,或痰郁生热,热与痰相搏结而成。

主要临床表现:痰稠色黄,或痰白而胶结难出,咳嗽气喘,烦热胸痛,口干咽燥,或惊悸失眠,或时多喜笑,或发狂妄,小便短赤,大便燥结,面赤唇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热痰证常见于“咳嗽”“哮病”“喘证”“不寐”“狂证”结胸”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热痰证岀现在咳嗽、哮病、喘证、不寐、狂证、结胸等疾病中,虽都可见一系列痰与热结的共同表现,但在不同的疾病中有各自的特点。

热痰证之痰热阻肺可致咳嗽、哮病和喘证三病,它们有相同的病因病位,所以有许多共同表现,如痰稠色黄、胸中窒闷、烦热口干等症。三者的区别是:咳嗽以咳嗽气逆为特征,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往往有发作病史可寻,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特征;喘证由热痰所致者,多由外感引起,常有恶寒、发热等外感证候,并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为特征。热痰咳嗽治宜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减;因热痰而致哮者,治宜清热化痰、宣肺降逆,方用定喘汤加减;因热痰而致喘者,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热痰证可见于不寐,主要特征为失眠惊悸、心烦易惊、胸闷呕恶、嗳气脘胀、舌苔黄腻、脉滑数,方用温胆汤加减。

热痰证可见于狂证,大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煎熬津液成痰,痰热扰乱神明所致。主要特征为神志狂乱,临床表现为性情急躁易怒,头痛失眠,狂乱无知,两目怒视,叫骂无常,气力逾常,伤人毁物,登高逾垣,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大滑数。治当清心涤痰、镇心泻肝,方用生铁落饮加减。

热痰证还可见于结胸,邪热入里与痰相结于胸脘,则成热痰结胸证,主要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烦渴冷饮,得水则吐,胸脘痞满,按之疼痛,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治当清热化痰开结,方用小陷胸汤加枳实汤加减。

(四)燥痰证

燥痰证是指燥邪灼津、痰阻肺络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本证多因外感秋燥之邪,兼有痰浊内阻,或肺肾阴虚,虚火灼津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痰少色白,胶黏难咳,咽喉干痒少津,咳嗽气喘,鼻干唇燥,舌质红少津,脉弦细数,或细涩。

燥痰证主要见于“咳嗽”,在其他疾病中较少出现。

证候特点与治法:燥痰证每见于阴虚之体及老年人。阴虚之体,易感燥邪,灼熬津液致燥痰证。由于阴津不足,可见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表现。老年人气阴不足,阴虚津少,气不化津,易生燥痰,常兼见咳喘气短、倦怠乏力等气虚之象。燥痰证多出现于秋季燥热之时,燥热之邪易耗伤津液,炼液成痰。秋燥季节,燥邪犯肺出现燥痰证,多兼燥邪犯表的症状,如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等。燥痰证治宜润燥化痰,方用贝母瓜蒌散加减。

(五)湿痰证

湿痰证又称痰湿证,是指湿浊内停日久而产生的痰证,多因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质稀,或吐涎沫,胸部痞闷,或痰鸣喘促,或呕恶纳呆,肢体困重,面色萎黄或虚浮,舌淡胖,苔滑腻,脉滑或缓。本证常见于“咳嗽”“喘证”“呕吐”,也可见于“昏迷”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湿痰证可岀现在多种疾病中。咳嗽与喘证见湿痰证者多为湿痰阻肺,肺失肃降所致。

咳嗽以咳嗽痰多、痰易咳出、色白质稀为特征,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方用二陈汤加减。

喘证以呼吸急促、痰鸣胸闷,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为特征。治宜燥湿祛痰,降气平喘,方用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

呕吐见湿痰证,则以反复呕吐痰涎为主症,此由湿痰中阻、胃气不降所致。治宜和胃降逆、燥湿化痰,方用小半夏汤或二陈汤加减。

神识昏迷出现湿痰证者,喉中痰鸣,辘辘有声,呕吐痰涎,神志模糊,语言不清,昏迷不醒,此为湿痰上蒙清窍所致。治宜燥湿化痰,开窍醒神,方用涤痰汤送服苏合香丸。

湿痰证每易出现于肥胖之人,在夏末湿盛的季节,湿痰证患者往往症状加重。湿痰为阴邪,至夜得阴气之助,故夜间痰量增多。

(六)痰气互结证

痰气互结证又称为郁痰证,是由痰与气郁结于身体各部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痰气互结证多由七情所伤,气滞痰阻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胸胁满闷,善太息,或咽喉如有梅核堵塞,或吞咽梗阻,或神志痴呆,或发瘿瘤瘰疬,舌苔薄腻,脉弦细而滑。痰气互结证主要见于“胸痹”“梅核气”“噎膈”“癫证”“瘿瘤”“瘰疬”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痰气互结证因其阻滞的部位不同,症状各异,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胸胁满闷、善太息是其共同表现,在不同的疾病中各有特征。

若痰气痞结于胸,气机不畅则导致胸痹,表现为胸闷痞满,短气不利,痛引心背,俯仰不舒。治宜宣通降逆,行气化痰,方用橘枳姜汤加减。

若痰气搏结于咽部则成梅核气,表现为咽喉如梅核或败絮堵塞,咽之不下,吐之不出,胸闷痞满,气郁不畅。治宜理气消痰,方用四七汤加减。

若痰气交阻于食道则致噎膈,表现为吞咽梗阻,呕恶痰涎,胸膈痞满,口干咽燥,早期舒畅时可稍缓解。治宜开郁化痰润燥,方用启膈散加减。

若痰气郁结,蒙蔽神明可导致癫证,表现为神情抑郁淡漠,沉默痴呆,行动迟缓,语无伦次,治宜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方用导痰汤加减。

若痰气互结于经络可成瘿瘤,常见颈前肿物,漫肿或结块,皮色不变,按之发软,治宜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方用海藻玉壶汤加减。也有结于颈项、腋、胯之间成为瘰疬,表现为局部出现结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状,数目不等,无痛无热,以后逐渐增大串生,或有微痛。治宜疏肝解郁,软坚化痰,方用消瘰丸加减。

(七)痰瘀互结证

痰瘀互结证是痰滞与瘀血相互搏结、阻碍气机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概称。本证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血瘀聚湿生痰或痰滞碍血致瘀,痰滞与瘀血交结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麻木沉重,刺痛不移,经久不愈,遇寒尤甚,得温则舒,体内肿块,固定不移,神识不清或狂躁不安,舌质黯紫,舌苔厚腻等。

痰瘀互结证常见于“胸痹”“痹证”“肺痈”“狂证”“中风后遗症”“癥瘕”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痰瘀互结证往往见于缠绵时日、久治不愈的疾病,在不同的疾病中表现不同。

在胸痹中出现痰瘀互结证,则表现为胸部刺痛彻背,固定不移,入夜或感寒则痛甚,咳唾痰涎,舌质黯紫,舌苔厚腻。此由寒痰与瘀血相互搏结于胸,脉络不通,气机阻滞所致。治宜化痰祛瘀,宣痹通阳,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在痹证中出现痰瘀互结证,则以局部刺痛、固定不移、遇寒痛甚、夜痛增剧,伴麻木沉重、皮色紫黯、关节畸形为特征,此为痰瘀阻滞,脉络不通所致。治宜化痰祛瘀,通络止痛,方用活络丹加减。

在肺痈中出现痰瘀互结证,其特点为咳吐脓痰,气味腥臭,或咯血,胸部胀闷刺痛,其病机为邪热痰浊与瘀血阻肺,内结成痈。治宜涤痰化瘀,清热开结,方用千金苇茎汤合小陷胸汤加减。

在狂证中出现痰瘀互结证,其临床表现除喧扰打骂、狂躁不宁,或痴呆迟缓、神情淡漠等精神失常症状外,尚有面色晦黯、舌质黯紫、脉沉涩等瘀血内阻的特征,此为痰瘀犯心、扰乱神明所致。治宜镇心涤痰,活血化瘀,方用癫狂梦醒汤加减。

在中风后遗症中出现痰瘀互结证,除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喎斜、语言不利等症外,尚有面色晦黯、舌质紫黯有瘀斑等特点。此为痰瘀互结、脉络痹阻、气不能行、血不能荣、肢体失养所致,治宜益气活血,祛风化痰,方用补阳还五汤加石菖蒲、远志、天南星、白附子等。

在癥瘕中痰瘀互结证表现为腹内肿块、按之不移、胀痛或刺痛、舌黯苔腻等症,此为痰瘀互结,积而成块。治当活血化痰,消癥散结,方用鳖甲煎丸化积丸。

(八)痰火扰心证

痰火扰心证是指痰火互结,上扰心神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多因情志忧郁,喜怒无常,导致痰火上扰所致。痰湿偏盛,湿久蕴热,也可引起痰火扰心。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心烦,面赤,口干,失眠多梦,易惊,重者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躁妄动,小便黄赤,大便干,舌苔黄腻,脉滑数。痰火扰心证常见于“癫狂”“不寐”“中风”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痰火扰心证在不同疾病中的临床表现各具特点,治法也不尽相同,必须加以辨析。

若癫狂病中出现痰火扰心证,临床表现为心烦、心悸,重则胡言乱语、狂躁妄动、大便干、脉数、苔腻等,多因情志不畅,恼怒伤肝,气郁化火,灼津为痰,痰火上扰,心窍蒙蔽,神志逆乱所致。治宜涤痰清火,镇心安神,方用生铁落饮。

若不寐病中出现痰火扰心证,临床表现为不易入眠,甚则整夜不眠,心烦易怒,舌尖边红,脉弦等,多因痰火上扰,心神不宁所致。治宜清心涤痰,方用十味温胆汤。

若中风病中岀现痰火扰心证,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神识蒙眬、口干、烦躁、便干、苔黄而腻、脉弦数等,多因忧、思、恼、怒等情志失常,饮食不节,不良嗜好,紧张劳累诸因素导致阴阳失调,阴陷于下,阳亢于上,阳化为火,夹痰上扰,引起本证。治宜清火降逆,平肝息风,方用清肝汤。若热盛便结,可加大黄、芦荟泻火通便,荡涤热结;若心热心烦,神昏谵语,头痛,甚则抽搐,治宜清心开窍,方用牛黄清心丸。

(九)痰热壅肺证

痰热壅肺证又称痰热阻肺证。本证是外邪犯肺,郁而化热,热伤肺叶,炼液成痰,或素有宿痰,复感风热而出现痰与热结、壅阻肺络的临床表现的概称。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咳嗽,胸膈满闷,咳黄稠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呼吸迫促,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热壅肺证常见于“哮病”“失音”“胸痛”“肺痈”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痰热壅肺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其临床表现及治法也不同。

如哮病中岀现痰热壅肺证,临床表现每以呼吸急促、喉中有水鸡声、咳嗽痰稠而黄、胸膈满闷等“热哮证”为特点,此由痰热交阻、郁蒸于肺所致。治宜清热化痰、平喘降逆,方用定喘汤。

若失音病中出现痰热壅肺证,临床特点为声音重浊不扬,咳痰稠黄,咽干而痛,口燥,此由痰热蕴伏于肺、阻塞气道所致。治宜清热化痰利咽,方用清咽宁肺汤。

若胸痛病中出现痰热壅肺证,临床特点为胸痛咳喘,咳痰黄稠,或咳痰腥臭,烦闷发热,此由肺有痰热、灼伤肺络、气机不畅所致。治宜涤痰泻热,宽胸开结,方用小陷胸汤加减。

若肺痈病中出现痰热壅肺证,临床每以壮热汗出、寒战、胸闷作痛、转侧不利、咳嗽气急、咳吐脓痰、气味腥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等为特点,此由痰热蕴结,邪毒壅肺,热壅血瘀,蕴结成痈,腐而成脓。治宜清热化痰,解毒排脓,方用千金苇茎汤。

若因痰火壅盛,出现颜面掣动,手足振摇或搐搦,身热,咳嗽多痰,脉洪数,称为“痰火痉”;若因痰火上逆,出现头痛脑鸣,或偏侧头痛,胸脘满闷,呕恶,泛吐痰涎,心烦善怒,面红目赤,称为“痰火头痛”;若因痰浊夹火,上蒙清窍,出现眩晕,头目胀重,心烦而悸,恶心,泛吐痰涎,口苦,称为“痰火眩晕”;若因痰火扰动心神,出现怔忡时作时止,因火而动,称为“痰火怔忡”等。诸证均可为痰热壅肺之变证,也可单独发病。临床当视具体病证,或清化热痰以解肺壅,或再辅以镇痉、息风、安神、降火等法。

(十)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证是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热内扰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概称,多因七情郁结,气机不畅而形成。

主要临床表现:眩晕,口苦,呕恶,烦躁,失眠,胸闷,舌苔黄腻,脉弦滑等。本证常见于“眩晕”“不寐”“郁证”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许多疾病可见胆郁痰扰证,各有特点,治疗也不尽相同,应加以区分。

眩晕而见本证者,因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引动肝阳所致,虽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然因胆经郁热、痰浊内阻,故常兼见口苦、呕恶胸闷、右胁不舒、纳呆、夜寐多梦等。治宜清热化痰、平肝潜阳,方用温胆汤加天麻、钩藤等。

不寐而见本证者,因情志内伤,胆失疏泄,郁而化热,气郁痰生,痰热内扰,心神不宁所致,以烦躁、不寐、多梦、易惊为其症状特点,兼有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表现。治宜清热化痰、养心安神,方用黄连温胆汤加远志、酸枣仁等。

郁证而见本证者,以气机郁滞、痰涎结聚为主要病机,故常见咽中不适,似有物梗,咳之不出,吞之不下,胸闷胁痛,苔薄而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化痰,调气解郁,方用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减。

(十一)痰浊内蒙心包证

痰浊内蒙心包证是湿热郁蒸,酿成痰浊,痰浊蒙闭心包,以神识昏蒙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证候。

主要临床表现:身热不甚,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或神昏谵语,苔黄腻,脉濡滑而数等。痰浊内蒙心包证常见于外感热病的“湿温”中,也可在“中风”“癫证”“痫证”等疾病中出现。

证候特点与治法:痰浊内蒙心包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其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如湿温病中出现痰浊内蒙心包证,则多表现为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神识痴呆,时昏时醒,昏则谵语,醒则呆钝,呼之能应,昼轻夜重,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此乃湿热病发展过程中,气分湿热郁蒸不解,蒸酿痰浊,蒙蔽心包,心神失守所致。治宜化湿清热,芳香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若中风病岀现痰浊内蒙心包证,其临床表现为平素头晕头痛,形体肥胖,面色潮红,耳鸣目眩,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痰涎壅盛,喉中痰声辘辘,苔白腻,脉弦滑。此乃抑郁暴怒,气结痰生,痰气交阻,上蒙清窍所致。治以化痰开窍,先用苏合香丸灌服或鼻饲,后进导痰汤。

若癫证中出现痰浊内蒙心包证,则表现为起病缓慢,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语无伦次,或神昏谵语,或喜怒无常,初作怪异,妄见妄闻,苔白腻,脉弦滑。治宜化痰开窍,理气解郁,方用顺气导痰汤。

若痫证中出现痰浊内蒙心包证,则其临床表现为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乏力等症,发作时突然跌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有吼叫与二便失禁等,苔白腻,脉弦滑。治宜涤痰息风,开窍定痫,方用定痫丸或温胆汤。

(十二)痰阻胸膈证

痰阻胸膈证是指痰浊结滞胸膈,阻塞气机升降,表现为胸中痞硬,欲吐不能吐,气上冲咽为主症的证候。

主要临床表现:胸中痞硬或心下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欲吐而不能吐,心烦,饥不能食,或手足厥冷,或发热,恶风,汗出,寸脉微浮或脉乍紧。痰阻胸膈证可见于伤寒太阳中风的类似证和厥阴病的痰厥证,内伤杂病常见于癫证。

证候特点与治法:痰既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水液凝聚而化生的一种病理产物,也是致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痰邪形成之后,可流注到人体的各个部位而致病。胸膈乃心肺之居处,为宗气与卫气开发之地,故胸间有“上气海”之称。痰阻胸膈,使宗气不能贯心脉而行呼吸,所以见胸中痞硬,心下满闷;若影响卫气宣发,使营卫失和,则可见发热、恶风寒、汗出等类似太阳中风的证候;痰阻结于膈上胸间,其位高,正气有上拒以驱邪外出之势,故其人见心烦、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欲吐而不能吐、饥不欲食等症;若痰阻胸间阳气,不能通达四末,则可见手足厥逆,因由痰阻而致厥,故称“痰厥”;由于痰结在上焦而又有上越之机,故寸脉微浮或脉有乍紧之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其高者,引而越之。”本证治用瓜蒂散酸苦涌泄,以祛痰浊、调气机,为因势利导之法。

水谷津液的运化流行,有赖于气的温化与推动,而气机的滞塞不畅,往往是水液凝聚化饮生痰的重要因素。因此,气郁不舒,情志不畅,特别是肝气郁结,多是引起痰阻胸膈证的直接原因。另外,宿食不化,变生痰涎,阻滞胸膈,也可形成本证。痰阻胸膈若蒙蔽心神,则可并发癫证,见如疑如呆、神情淡漠、少言寡语等症状,方用瓜蒂散,也每获良效。

(十三)痰湿阻胞证

痰湿阻胞证是指素体阳虚、脾失健运,湿聚生痰,下注冲任,壅滞胞宫胞脉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本证多见于肥胖之人。

主要临床表现:月经错后,或闭止不行,经量或多或少,质稠色淡,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气味腥臭,形体肥胖,胸闷泛恶,口淡纳呆,身体困重,倦怠嗜卧,便溏尿浊,面色白,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或濡细或弦滑。痰湿阻胞证,常见于“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月经过多”“带下”“不孕”“伪胎”“癥瘕”等。

证候特点与治法:痰湿阻胞证可常见于妇科多种疾病中。然而,在不同疾病中,其临床表现又各有特点,故其治法也不尽一致。

痰湿阻胞证出现于月经后期病时,其临床表现多见经行错后、经量少、经色淡、质稠黏,带下量多、色白稠黏、气味腥臭,胸脘满闷,纳少痰多,大便不实,舌质淡苔腻,脉滑无力等。《万氏女科·调经章》说:“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此由素体肥胖,痰湿壅盛,或恣于酒酪肥甘炙煿之物,脾失健运,湿聚生痰,痰湿下注冲任,壅于胞宫胞脉所引起。治宜健脾燥湿,化痰调经,方用苍附导痰丸。

本证出现于月经过少病时,则见经行血量明显减少,甚或一二日即净,色淡质稠黏,形体肥盛,胸闷泛恶,口淡乏味,带下增多,面色白,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细等。因痰湿内盛、阴精不能化血所致。《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云:“大率脾气虚,土不能制水,水谷不化精,生痰不生血。”《叶氏女科证治·调经》亦曰:“形肥经少,此痰凝经隧也。”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方用二陈汤合芎归汤。

闭经病中出现痰湿阻胞证时,常以形体肥胖为特征,同时以月经停闭数月不潮,带下色白质稠黏,胸闷呕恶,大便不实等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本证所引起的闭经,常常由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逐渐发展而成,故其治法相同,但须佐以活血通经之品。

痰湿阻胞证如在月经过多病中出现,临床表现多见经量增多、色淡稠黏,经行时间延长,头晕目眩,胸脘闷满,纳少痰多,带下量多、色白质稠,形体肥胖,舌淡苔腻,脉弦滑等症。此由脾虚失运,水湿不化,痰湿内聚,壅滞胞宫胞脉,血不循经而致。治宜健脾燥湿,化痰调经,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炒荆芥、艾叶等。

痰湿阻胞证出现于带下病时,每以带下过多、绵绵不断、色白质稠黏如痰,气腥臭为其主要表现,并兼身体困重,胸满泛恶,纳谷欠佳,体倦嗜卧,舌淡苔白腻等症。乃因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带脉不约,痰浊流注于冲任所致。治宜健脾升阳,化痰除带,方用胃苓汤、完带汤。

痰湿阻胞证出现于不孕症时,多表现为素体肥胖,脘闷纳少,经行多错后,或经行血量过少,而带盛稠黏,体倦乏力等痰湿内阻之候。此因脾失健运,水谷之精微,不能化生精血,聚而为痰为湿,下阻胞宫胞脉,影响气机之通畅,而胎孕之成艰难。《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体盛痰多,脂膜壅塞胞中而不孕。”治宜燥湿化痰为主,方用启宫丸。

痰湿阻胞证出现于伪胎病时,临床表现则见月经停闭数月,小腹胀大,似胎非胎,头晕头重,胸闷恶心,泛溢痰涎,口淡纳少,便溏尿浊等痰阻胞宫,痰血相结之症。《女科精华》云:“多痰之妇,当其经行胞净,痰乘虚入,则血与痰结,令人经闭腹大,方书谓之痰胎。”治宜健脾化痰,理气下胎,方用调正散加生山楂、当归尾、刘寄奴等行血之品。

痰湿阻胞证还可出现于癥瘕之疾,其临床表现多见少腹坠胀,腹大如怀子状,按之有块,胸脘闷满,泛恶食少,月经不调,脉弦滑等痰凝气结的症状。此由脾虚失运,湿聚成痰,阻于胞络,积而成癥瘕之患。治宜燥湿化痰,消癥散结,方用涤痰丸加行血之品。

(十四)小儿痰热蒙闭心窍证

小儿痰热蒙闭心窍证,是痰涎壅盛,蒙闭心窍而岀现高热神昏等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多因外感暑热、湿热、瘟毒以致热邪炽盛,痰浊蒙闭心窍而成。

主要临床表现:高热不已,神志昏迷,闭目握拳,面色秽浊或紫黯,呼吸气短,痰声辘辘,二便不通,甚或失禁,脉象滑数,舌质红绛或偏紫,舌苔黄或黄厚。此证多见于“暑温”“湿温”“肺闭喘咳”“疫毒痢”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小儿痰热蒙闭心窍证,在不同疾病中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均有差异。

若小儿暑温见痰热蒙闭心窍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面赤神昏,躁动不安,甚则肢厥,舌绛语涩等。此皆由暑热之邪深伏营分,使痰热内阻,阳气内闭所致。治宜开闭透热、豁痰醒神为主,先服紫雪丹,再进清宫汤加鲜竹沥。

若小儿湿温出现痰热蒙闭心窍证,症见神昏谵语,晨轻夜重,斑疹隐见,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此由湿热熏蒸,痰热互结,邪毒中于心包血分所致。治以芳香逐秽化痰、甘凉清热之品为主,方用犀角地黄汤加玄参、银花、连翘、石菖蒲等,并可送服安宫牛黄丸。

若小儿肺闭喘咳出现痰热蒙闭心窍证,则见高热,气喘鼻扇,咳嗽声如犬吠,痰声辘辘,烦躁神昏,甚则肢厥,故治宜开心肺之闭,方用验方猴枣散合安宫牛黄丸。

若小儿疫毒痢出现痰热蒙闭心窍证,乃因大肠湿热疫毒,深陷营血,蒙闭心包所致。临床表现除高热神昏外,必先有下痢赤白,秽臭难闻,舌质绛,舌苔黄腻等症。治宜通下清热、豁痰开闭,方用白头翁汤合大黄黄连泻心汤,同时服用安宫牛黄丸。

(十五)湿痰流聚皮下证

湿痰流聚皮下证是指气机不畅,痰湿停结于皮里膜外诸症的概称,多因情志内伤,脾虚失运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皮下结核,大小不一,多少不等,不硬不痛,软滑活动,皮色如常,皮温不变,终不溃破。多发生于颈项、下颌部、腋间、四肢及背腹部。湿痰流聚皮下证常见于“痰核”“肉瘿”“肉瘤”“脂瘤”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湿痰流聚皮下证可见于多种疾患,临床表现及治法均有差别。

如痰核多出现于颈项、下颌部,也可见于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可由头面、口腔、上肢或下肢外疡引起。初起于上述部位,为大小不等的硬结,生长较快,压之疼痛,不红不热,软滑且能活动,很少化腐,无明显全身症状。乃因脾虚不运,湿痰流聚而致皮下生核,治宜健脾利湿,化痰软坚,方用海带丸,甚者加昆布,或与消核丸合用。

如肉瘿出现本证者,在结喉正中附近可有单个或多个肿块,肿块多呈半圆形,表面光滑,可以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按之不痛,生长缓慢,且无明显全身症状。多因情志内伤,以致肝脾气逆,脏腑失和,湿痰随经留注于结喉,聚而成形。治宜化痰、软坚、开郁,方用海藻玉壶汤加香附、郁金、黄药子。外用阳和解凝膏掺桂麝散敷贴。

肉瘤可发于四肢及背腹,瘤的数目、大小不一,其根宽大,坚实柔韧,推之可移,皮色不变,不痛,也无全身症状。此因脾失健运,湿痰内生结聚而成。治宜健脾益气,化痰软坚,方用归脾丸合二陈汤,也可行手术切除。

再如脂瘤常发于头面、项背、臀部等处。肿物位于皮肤表层内,小如豆粒,大如鸡卵,界限分明,形圆质软,推之可移,中央有凹陷小坑,略带黑色,用力挤之,有豆腐渣样物质溢出,且有臭气。肿物生长缓慢,可终年存在,一般无自觉症状,多由湿痰凝聚肌肤而生,一般不需内治,可行手术切除,如继发外疡,可按疮疡处理。

(十六)痰浊瘀阻咽喉证

痰浊瘀阻咽喉证指痰浊阻于咽喉,经络受阻,气血流通不畅而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的总称,多因肝气郁滞,痰气内结,或外感湿邪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咽喉不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似有“梅核”梗阻于喉。或声哑日久,逐渐加重。舌质黯红,苔薄或腻,脉弦或滑。本证常见于“喉瘖”“梅核气”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痰浊瘀阻咽喉证多因七情所伤,肝失调达,则肝气郁结,肝乘脾土,肝郁气滞,则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互结于咽喉,或因外感湿邪,邪毒内侵,凝聚成痰,阻于咽喉而发病。由于痰阻于咽喉的不同部位,常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若痰阻于声门者,属慢性喉瘖,其表现特点为声音嘶哑,逐渐加重,经久不愈,咽干,咽部有异物感,并见声带肥厚,或生瘟肉,或生小结。导致本证之因,不外以下3个方面:一者因虚火上炎,灼伤声门,津液瘀阻,炼液成痰,痰浊凝结而为病;二者因肺胃蕴热,上蒸咽喉;三者为外受湿邪,湿毒积聚咽喉而为病。治宜消痰化浊、散结,方用清气化痰丸或指迷茯苓丸。

若为梅核气的痰浊瘀阻咽喉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之不下,咳之不出,吞咽时无阻碍感,咽喉部黏膜多无明显改变,也伴有胸脘满闷、嗳气、叹息等症,由于肝气不舒,痰涎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而为病,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化痰,方用半夏厚朴汤。

(十七)水轮痰湿证

水轮痰湿证是指因脾虚不能输布水湿,水湿内聚,上凌目窍,病及水轮的概称,多因劳倦内伤,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眼前有黑影如蝇蝶飞舞,或云雾飘动,或视大为小,视正反斜,视直如曲,或突然盲而不见,全身可见身重而软,倦怠喜卧,腹胀纳呆,或泄泻,舌苔白,脉缓滑等。水轮痰湿证常见于“云雾移睛”“视大为小”“暴盲”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水轮痰湿证可出现于多种眼科疾病中,其临床表现各具一定特点,治法也各有所异,必须加以辨析。

若云雾移睛病中出现水轮痰湿证,则多表现为眼前有如云雾飘荡,或蚊蝇飞舞之状,甚则视物如雾障朦胧。全身可见头晕身重,胸闷心烦,舌苔腻浊,脉滑数等特点。此由湿痰内蕴,浊邪上泛所致。如《诸病源候论·目茫茫候》谓:“脏腑虚损,为风邪痰热所乘,气传于肝,上冲于目,故令视瞻不分明。”治宜清胆利湿,方用猪苓散。

若视大为小病中出现水轮痰湿证,其临床表现为视物自觉比原来小,特别是与健眼比较尤为明显,或所视之物被一片淡淡带色黯影遮挡,或视直物如弯曲之状。全身可见头晕目眩,胸闷泛恶,纳食不馨,苔白,脉滑等表现。此由脾为湿困,痰湿上凌,水轮受病所致。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佐以清利,方用温胆汤加木通、车前子、薏苡仁、白豆蔻仁。

若暴盲病中出现水轮痰湿证,常表现为眼前某一方向有黯影,逐渐向中央发展,而后突然盲而不见。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有大片脱离,波及黄斑区,脱离视网膜下有较多水饮积聚。全身可见头重体倦,胸闷泛恶,舌红苔腻浊,脉濡弱等。此由脾虚气弱,输布津液之职失司,水液上乘,病及水轮所致。治宜益气行水利湿,方用视网膜剥离方。

(十八)水轮头风痰火证

水轮头风痰火证是指肝风与痰火相搏,上犯头目,而出现的清阳诸窍被扰,痰火上逆及头风攻痛等临床表现的概称,多因过度疲劳,忧思悲泣,或忿怒暴悖,喜食辛热,嗜酒恣燥等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眼胀痛连及鼻根部及眼眶骨,头痛,恶心呕吐,视灯火有虹视现象,瞳神散大,眼压增高,舌红苔白或黄,脉弦或弦数。水轮头风痰火证常见于“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雷头风内障”等疾病中。

证候特点与治法:水轮头风痰火证可出现于多种眼病之中,其临床表现各具特点,治法也不尽相同,必须加以辨析。

若青风内障病中出现水轮头风痰火证,则多表现为轻度头痛,痛在太阳及前额部,眼球胀痛,瞳神呈淡青色,视物模糊,视灯火有虹视现象,常在晚间发作,有时经适当休息或情绪平静之后可自行缓解。此由肝气偏旺,痰火上逆,清窍受扰所致。如《审视瑶函·青风内障》谓:“阴虚血少之人,及竭劳心思,忧郁忿恚用意太过者,每有此患,然无头风痰气火攻者,则无此患。”治宜清肝祛风,方用青风羚羊汤。

若绿风内障病中出现水轮头风痰火证,其临床表现每以头痛,眼胀痛,黑睛呈哈气样水肿,瞳神散大,呈淡绿气色,视物模糊,抱轮红赤,眼压较高,前房变浅为特点。此由肝风痰火升扰,上乘清窍,熏蒸瞳神所致。如《证治准绳·七窍门》谓:“虽头风所致,亦由痰湿所攻,火郁忧思忿怒之过,若伤寒疟疫热蒸,先散瞳神而后绿后黄。”治宜凉肝息风,清化痰火,方用羚羊角散。

若雷头风内障病中出现水轮头风痰火证,常以突然发病,头痛如劈,目胀欲脱,瞳神散大,视力下降,甚则全无光感,眼压升高,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为特点,此由肝风上凌,痰火僭越,清阳被扰,头风攻痛所致。治宜泻火息风,方用大承气汤。 9osDzP0GpcJPCy0HkMkk6T9t0SVv5LJSczxfa3FgIJlKvkxodd6h0TYkijmjy6Z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