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张琪医案

汪某,男,42岁。

初诊: 1994年10月18日。主诉:咳喘倚息不得卧反复发作多年。病史:咳喘倚息不得卧,喉中哮鸣音,咳黄痰,面青唇紫,大便7日未行。舌脉:舌苔干黄,脉象滑数。

诊断: 中医:咳喘;

西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感染。

辨证: 腑气不通,肺气受阻,失于肃降。

治法: 通腑泻热,宣通肺气。

处方: 大承气汤加味。

大黄20g 麦冬20g 芒硝15g 枳实15g

厚朴15g 杏仁15g 黄芩15g 葶苈子(包煎)15g

沙参15g 甘草10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 服上方3剂,大便下泻3次,黏秽污水样便,咳喘大减,能平卧入睡,痰转白,呼吸较前通顺,痰鸣音大减,苔转白,脉滑,继以清肺化痰之剂,治之而安。

【评析】急重症感染性疾病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喘促不得卧,呼吸困难,胸满腹胀,大便不通,脉象滑实,舌苔黄燥,此为毒热壅肺,肺失肃降。用通腑泄热之剂,有利于腹胀减轻,膈肌下降,解除肺膨胀,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张琪以承气汤为基础组方:大黄20g,芒硝、枳实、厚朴、葶苈子、黄芩各15g,甘草10g,该方通腑泻热解毒,服药后大便通,肺气得以下降,哮喘迅即缓解。

[10]刘来,迟继铭.张琪教授运用仲景方治疗咳喘的经验[J].中医药学报,2001(5):55. 7zNXo5vRy20hWYAp/AYxkt5kja28no0aDT72P1xxQhE0+JKhZFUtQ0wSnxyTeBYC



十一、陆芷青医案

蔡某,男,57岁。

初诊: 1992年5月2日。主诉:咳嗽反复发作30余年。病史:咳嗽反复发作已有30年,经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久治少效,近日咳嗽气急,心悸胸闷加剧,经同事介绍前来求治。面色黯滞,语声不扬,咳嗽气急,痰多色白,口干不欲饮。舌脉:苔黄腻,脉沉细。

诊断: 中医:咳嗽;

西医: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 肺不肃降,肾不纳气,痰瘀阻滞,所化失司。

治法: 温肾纳气,利肺化痰。

处方:

紫苏子10g 莱菔子12g 白芥子2g 葶苈子(包煎)12g

丹参30g 当归5g 沉香曲10g 降香(后下)5g

瓜蒌皮10g 薤白10g 生地黄15g 半夏10g

茯苓15g 陈皮5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 5月9日。服药7剂,胸闷、心悸、气急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再服7剂。

三诊: 5月16日。胸闷、心悸已除,咳嗽等诸症悉减,原方去白芥子、半夏,再进7剂。

【评析】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咳喘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故咳喘之病主要在肺又关乎肾,其治不离肺肾。又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应忘理脾。白芥子温肺利膈豁痰,莱菔子利气行滞消痰,葶苈子泻肺化痰利水,四者合用共奏化痰之功;沉香、生地黄为臣,取沉香温肾纳气平喘,生地黄滋肾培本,且制诸药之燥;佐以半夏陈皮燥温健脾。更用当归,一则《神农本草经》谓治咳逆上气,则合丹参以增养血活血化瘀作用,共为使药。全方配伍,有行有补,有燥有润,降纳并施,标本兼顾,是一则治疗肺实肾虚咳喘的效方。

[11]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咳喘肺胀卷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V7/aLJ5AvVkYHNc2GRRMIrbsWpmO5CBN6R/sBbXz9++BPSvLKRnSc2u53S8e6NnL



十二、翁维良医案

白某,女,62岁。

初诊: 1996年12月7日。主诉:咳喘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10余天。病史:患有咳喘宿疾20余年,每冬加剧,10余天前又因感冒引发,咳嗽,咳痰不爽,胸闷憋,动则作喘,腹胀纳呆。舌脉:脉滑,苔白腻,舌质黯。

诊断: 中医:咳嗽;

西医: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 痰湿内蕴。

治法: 健脾利湿,宣肺祛痰。

处方:

南沙参12g 白术12g 茯苓12g 薏苡仁12g

杏仁10g 枇杷叶12g 款冬花12g 全瓜蒌20g

陈皮10g 法半夏10g 远志10g

6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 前方服6剂,咳痰比前减少,咳嗽也有减轻,胸闷好转,痰黄而黏,仍乏力。脉滑,苔白,舌质黯,仍宗前法。

处方:

南沙参15g 党参12g 苍白术各12g 陈皮10g

法半夏12g 全瓜蒌20g 款冬花10g 桔梗12g

杏仁10g 枇杷叶12g 黄芩15g 丹参15g。

三诊: 上方服6剂,咳嗽作喘均有减轻,痰量多而有黄色,能吐出,精神、食纳好转。脉滑,苔白,舌质黯,前方继服。

【评析】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需注意“衰其半而止”及“扶正祛邪”两项原则。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发作,有时与气候有关,要注意预防为主。预防复发可服河车大造丸,每日3次,每服1丸,或用固本丸,每日3次,每次3片。

[12]翁维良.翁维良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V7/aLJ5AvVkYHNc2GRRMIrbsWpmO5CBN6R/sBbXz9++BPSvLKRnSc2u53S8e6Nn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