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王莒生医案

医案一

患者,男,40岁。

初诊: 2010年4月6日。主诉:间断咳嗽5周余。病史:患者5周前感冒后出现长期咳嗽,咳少许白痰,咽痒,无喘憋。于某医院诊为感冒后咳嗽,予相关药物口服3周余无效,遂求治于中医,先后服中药2周仍咳,其人除咳嗽之外,并无其他不适。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诊断:中医:咳嗽;

西医:急性支气管炎。

辨证: 风邪恋肺,肺失宣降。

治法: 散风宣肺,化痰通络。

处方: 三拗汤合小青龙汤加减。

炙麻黄1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防风10g

紫苏子10g 黄芩10g 桑叶10g 白芍10g

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0g 辛夷(包煎)10g

苍耳子9g 蝉蜕10g 僵蚕10g 葶苈子(包煎)20g

干姜10g 细辛6g 旋覆花(包煎)10g

先后服上方14剂,咳嗽基本缓解,诸症消失。

【评析】本例患者患感冒后咳嗽月余,服中西药物无数,皆不效,表明亚急性咳嗽治疗有时较为困难。首先,咳嗽日久多为风寒恋肺不解,故治疗始终不忘散寒祛风,麻黄一味则成为必用之品,其可宣肺散寒,止咳平喘,为肺家要药。配伍杏仁、甘草为三拗汤;配伍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为小青龙汤,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化饮之功。其次,咳嗽不论新久,宣肺化痰也是重要治法,可多用辛温之品如二陈、干姜、紫菀、杏仁之类,切忌苦寒清热过度,使痰浊寒化,更难清除。最后,久咳要注意疏通肺络,风寒、痰浊日久阻塞经脉,使肺络不通,肺失宣降,发为咳喘,治疗时勿忘通经,常用辛温之品,但以虫类药效果最佳,如僵蚕、地龙、蝉蜕、全蝎、蜈蚣等,不仅通络,还可祛风,对久咳有较好疗效。

医案二

患者,男,30岁。

初诊: 2011年4月10日。主诉:咳嗽2月余。病史:患者2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长期不愈,咽痒,闻到刺激性气味而加重,咳少许白痰,曾服多种中西药物而无效,现咳而两肋痛,胸满气急,心烦失眠。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诊断: 中医:咳嗽;

西医:急性支气管炎。

辨证: 肝郁不舒,化火伤肺。

治法: 疏肝理肺,降气化痰。

处方: 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0g 黄芩10g 半夏10g 炙甘草10g

陈皮10g 茯苓15g 前胡10g 紫菀10g

款冬花10g 干姜10g 五味子8g 防风10g

桔梗10g 枳壳10g 桑白皮15g 黛蛤散(包煎)10g

白芍10g 旋覆花(包煎)10g

服药1周后,咳嗽程度减少过半,继服1周而愈。

【评析】亚急性咳嗽多为感染及气道过敏等因素引起,王教授的经验是新咳多从肺论治,久咳则要求治于肝。这不仅是因为肝与肺两者在气机调节上密切相关,而且肝气升发太过或升发不及本身也可因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而成痰。本病例以小柴胡汤加减疏理肝胆、调畅三焦为主;以二陈汤及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痰;桔梗、枳壳调畅气机,黛蛤散清肝化痰,诸药合用达到使郁者舒之、滞者行之、逆者平之、结者散之的目的,从而使人体气机和畅,气血顺调,肝肺升降正常,则久咳自愈。 bqxoKoOxKB/mTLtpMs6MRVLk5jojrVL+S3rnbKe+nNjYQrayKv7Y/84NDVMOk7n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