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子的学习与人际交往问题初现

小金读初一时,金妈妈发觉女儿与以前不同了,先是说不想上学,又在体育课上跟同学打架,放学回到家就玩电子产品,经常不完成作业。后来,小金又出现了焦虑症状,担心父母或者家中宠物发生种种莫名的危险。

那时金妈妈还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没有从小对女儿进行能力和品格的训练,导致她在初中阶段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出现种种问题。

心理专家话你知

从孩子感到不安和焦虑,可以看出她与同龄人的交往是不顺利的。一个人际关系正常的孩子,会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消除很多不良情绪,但是如果人际关系不好,无处排遣的焦虑情绪就容易不断蔓延,严重的甚至可能发展为妄想症或幻听、幻视等。

这段时间,金妈妈与金爸爸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经常发生争执。金妈妈认为爱人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苛;而金爸爸认为妻子过于胆小焦虑,不爱交朋友,天天只盯着孩子。

金妈妈也发现,在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女儿不愿意自己动手穿衣吃饭,不懂关心父母,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

心理专家话你知

长期被父母包办一切的孩子,体会不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是父母用辛劳换来的,也就不认为得到这些有多幸福,自然不会珍惜,也不懂感恩。

金妈妈隐隐感觉到自己在养育孩子方面出了问题,但依然没有重视,因为自己从小接受的生存模式就是这样的。

金妈妈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靠着父母的辛勤劳动,生活才逐渐有了改善。所以在她看来,只要勤劳努力,事情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第一次激烈的冲突发生在小金读初一时。那段时间,小金放学一回家就在电脑上画画、玩游戏。一天,由于小金没写作业,金爸爸严厉地批评了女儿,甚至在愤怒之下将小金画画用的数位板掰断并扔进了垃圾桶。

还有一次,因为小金无礼,金爸爸要教训她。虽然金妈妈极力阻拦,但在女儿的不断叫嚣下,金爸爸还是挥起了巴掌。

那天下午,金妈妈带着怨恨哀伤的情绪带女儿去医院检查身体,她担心老公把女儿打出内伤。由于这件事,她甚至想到了离婚。那天从医院检查完出来的时候,女儿已经轻松自在地开始说笑了,而金妈妈依然沉浸在爱人打孩子的哀伤之中。

那天,金妈妈将自己对爱人的愤怒和怨恨情绪全部展现给了女儿,让女儿更加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角色。从那以后,女儿甚至会说爸爸是坏人。

事后金爸爸曾解释,他当时只想吓唬一下女儿,下手时知道轻重,但金妈妈依然固执己见,认为那天若不是自己拦着,爱人会失手把女儿打死或者打残。

后来回看那几次冲突,金妈妈才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一是观念的错误。金妈妈读的很多育儿书,都告诉她对孩子要爱,要包容。所以她认为,爱孩子就该让孩子自由,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让她自由成长。如果孩子犯错,家长只能温言细语地规劝,不能打、不能骂、不能惩罚孩子,否则就会伤害孩子。

二是下意识的反应。金妈妈很害怕家里发生冲突,渴望家里温馨和睦,在爱人管教女儿的时候会本能地冲上去保护她,想赶紧平息冲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心理专家话你知

溺爱孩子的父母,通常不知道自己在溺爱,所以会找一些爱与包容的理论来佐证自己的溺爱是正确的;而对孩子过于严苛的父母,通常也意识不到自己的严苛,而是寻找严格管教的理论来佐证自己的严苛是对的。

荒谬的是,被溺爱的孩子总感觉自己是被伤害的,感觉父母对自己付出太少,对父母心生怨恨;而被父母严苛对待的孩子,则通常不认为父母严苛,反倒认为自己做得太差,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感到自卑。

2014年5月,通过在一个网络平台的学习,金妈妈和金爸爸一致认为,是他们一直以来对女儿的高要求、高期望才导致孩子学累了,孩子需要休息,等攒够了力气就会重新出发。

于是第二天他们就主动让小金在家里休息,不去上学。从此,女儿就走上了复学→休学→又复学→又休学的路。

之后,他们先后带小金去看过医生,约过心理咨询,让孩子口服抗抑郁药,尝试过包容、悦纳、欣赏等许多方法,试图让孩子走上正轨。但结果是,女儿的脾气越来越差,对父母的态度越来越恶劣,受害者意识越来越强,花钱越来越大手大脚,甚至开始说厌世、偏激的话语。

2016年12月,绝望之中,金妈妈辗转来到了另一个平台学习。她甚至主动辞去了部门负责人的职务,尽可能地减少社交活动,每天郁郁寡欢,心里想的都是女儿,对女儿无条件地纵容。

2017年2月,小金升入初三,眼看快要中考了,她还在家里黑白颠倒。金妈妈不顾自己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顾女儿的实际状况,想当然地将女儿送去了国际学校,以为国际学校的环境更适合女儿。然而,体验了国际学校短暂的新奇与兴奋之后,不堪忍受学校的攀比之风、女同学之间的钩心斗角,以及对学习的困惑和出国择校的迷茫,小金又恢复了之前焦虑绝望的状态。

大半年之后的一天晚上,小金逼着父母去接她,说:“如果你们不来,就等着后悔吧……”就这样,小金又一次回到了家里。

那段时间,小金经常在夜里哭闹着说睡不着。

从国际学校回来时,金妈妈把女儿的学籍转回本地的一所私立高中,小金勉强去报了名,上了几天课之后,就又待在家里不出门了。

日子和之前一样循环着,变化的只是孩子一天比一天长大,父母一天比一天恐惧。

2018年4月,金妈妈在朋友的推荐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和最后一点不甘心,来找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

我告诉金妈妈,她的不安全感是个很大的问题,这导致她面对女儿的行为总是过度反应,并且这和女儿小金的问题密切相关。

尽管金妈妈已经有所触动,依然控制不住自己按照旧有模式与女儿互动,丝毫不愿意改变自己面对女儿时的“小心翼翼”和“过度反应”。

直到学习了半年后,一次机缘巧合下,金妈妈才开始认真检视自己的问题。 756qOnAsk0EPaKEticviq7U4GkfgV3XAuPyJa2duknG27t8nwfwUpMWhSyjF6G6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