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总论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概念、特点与本质

★会计的职能、对象与目标、核算方法

★会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扫码获得本章PPT

【思政案例】

通过案例理解不忘初心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在岗位上塑造良好品格、品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在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米集团的创办人——雷军,曾在2014年获得“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的称号。雷军起初只是将创办小米当做一项自我挑战,他自身具备做实事的本性和能力,当时又恰逢手机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小米品牌的创办与成功可说是顺应时代潮流。

成立于2010年4月的小米公司以生产智能手机为主,兼营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业务、广告服务并提供相关互联网服务;它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小米创造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且由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其核心技术研发领域公司拥有7584件专利,并且这些专利中有80%为发明专利。小米以684项AI领域申请专利,排在全球企业榜单的第11位,小米前五大股东分别是创始人雷军、晨兴资本、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DST和启明创投。

2018年5月3日,小米第一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家尚未上市但2017年度销售收入已过千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在崭露头角之初就立即引起资本市场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小米公司得以成功上市也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其公开财报。想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小米公司的经营情况,需要通过对小米近年来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

小米集团于2018年7月9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成为港股首家采用双重股权架构的公司。2019年6月,小米集团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同年10月,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百强榜发布,小米集团位列第五十六位;同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指数百名榜单排名第30位。2019年,小米智能手机共出货1.25亿部,同比增长5%,平均售价同比上升2%,手机业务毛利率上升一个百分点,达到7.2%;IoT业务各季度销售收入均超过100亿元,第四季度更是达到了195亿元;互联网服务收入198亿元,第四季度互联网收入达到57亿元,其中,广告和游戏收入分别为31亿元和8.7亿元。

2019~2024年,小米集团预计将在IoT领域持续投入资金超百亿元,未来也将在5G时代加速布局智能硬件市场,构建生态链系列占据物联网的竞争高地,创造自己的生态帝国。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进入造车领域。同日,小米启用新LOGO。

通过上述案例思考如下问题:

(1)小米在创办并发展企业时,会计在其经营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

(2)从这一案例中你获得了哪些有关会计方面的知识?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一)会计是由物资的有限性产生

会计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管理学科。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始终存在矛盾,人们总想要用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必须对物资生产的消耗与产出进行计量、记录和比较,所以,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1.人类会计行为的起源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提到:“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是从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从计算时间和制造器皿中产生的。”会计的行为起源和发展与数学的起源和发展密不可分。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已经开始从事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可以说会计与数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的同一动机。

2.人类会计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

人类会计行为产生是以人类生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为根本前提。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剩余产品后,人类从事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需要计量。初期的会计记录是由生产者在生产时间之外对收支、结余等进行记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由专人负责。所以,人类会计行为的产生要根据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人类的生活水平确定发展到何种阶段。

3.“会计”一词产生于我国西周

在原始社会末期,“结绳记事”“刻契记数”等原始计算、记录行为的出现可以视为会计的萌芽。在我国,“会计”一词大约出现在西周时期,它原本的含义是对财务收支业务的记录、计算和考核。据《周礼》记载,“司会主天下之大计,以岁会考岁成……”,又据清代对官厅会计的考察,提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岁会就是计算全年的收支,司会根据会计记录考核当年的收支情况。在西方,早期出现的“簿籍”是通过簿籍对财产物资的收支活动进行记录和计算,由此考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达到经济效益既定目标。

(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会计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人类的早期生产实践,伴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对生产剩余物资及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

物质是人类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生存下去,必须要有满足其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因而必须从事物质的生产。生产活动决定着其他活动,是人类会计思想和行为产生的根本前提。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力求以少的劳动消耗(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产出)。基于此,人类需不断改进其生产技术并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正确认识生产过程、确定生产目标,并按预期目标控制生产过程;在从事生产活动的同时,还需要对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进行记录、计量,并将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获得反映生产过程及其结果的经济信息,据以总结过去、了解现状和安排未来,由此人类的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便应运而生。

二、会计的发展

为了适应生产发展,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不完善到日趋完善的发展过程。纵观会计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古代会计阶段

我国会计制度源远流长,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原始记录到单式簿记、再到复式簿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改革过程。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发展和劳动产品分配、交换及消费等问题凸现,技术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人们逐渐形成数量关系,并尝试以实物、绘画、结绳等方式体现经济活动及所反映的数量关系。这些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基本代表了同时期会计行为;或者说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是会计发展的直接渊源。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后,在原始计量基础上,逐步形成最早的会计制度。有关会计事项的记载最早见于商朝的甲骨文,而会计称号的命名、会计的职称等则起源于西周。据《周礼》记载,西周国家设立“司会”一职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月计岁会”,又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分理会计业务,其中“司书”掌握会计账簿,“职内”掌管财务收入账户,“职岁”掌握财务支出类账户,“职币”掌管财务结余,并建立了定期会计报表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务稽核制度等。这表明大约在西周前后,我国初步形成会计工作组织系统。

春秋至秦汉时期,在会计原则、法律、方法方面均有所发展。孔子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会计当而已矣。”意思是会计要平衡、真实、准确,即要求会计的收、付、存平衡正确无误。战国时期,中国还出现了最早的封建法典《法经》,如关于会计账簿的真实性和保管方面规定,会计账簿如果丢失或有错误和被盗数额同罪等。秦汉时期,我国在记账方法上已经超越文字叙述的单式记账法,建立起另一种形式的单式记账法,即以“入”和“出”为会计记录符号的等式,以“入减出等于余”作为结算的基本公式,即“三柱结算法”(又称为“入出记账法或收付记账法”)。

唐宋时期,我国会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元和国计簿》《太和国计簿》《会计录》等具有代表性的会计著作。其中,《会计录》是宋人所著的一本按照国家规定的财计体制和财政收支项目归类整理并加以会计分析的经济文献。此外,创立了“四柱结算法”(四柱清册)。所谓四柱,是指:“旧管”(上期结余)、“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和“实在”(本期结存)四个栏目,这种结算法把一定时期内财务收付的记录通过“旧管+新收=开出+实在”这一平衡公式加以总结。这种平衡关系形成了会计上的方程式,不仅成为我国传统记账法的特色,在世界范围内也广泛沿用。

宋朝建立了我国会计史上第一个独立的政府会计组织——三司会计司,总和天下的财赋收入,提高了会计机构的地位。明末清初,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记账法称为“龙门账法”。它是根据四柱结算法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适合于民间商业的会计核算方法,要点是将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这种检查账目平衡关系的会计方法被称为“合龙门”或“龙门账”。“龙门账法”的诞生,标志着中式簿记制度由单式记账法向复式记账法的转变。清代在龙门账的基础上设计发明了“四脚账法”。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法,其基本原理与西式的复式记账法比较接近。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会计制度经历了文字叙述式到定式表达式,从单式簿记到复式簿记的演变过程。单式簿记经历了从三柱结算法到四柱结算法的改革,而复式簿记则经历了从“龙门账法”到“四脚账法”的演变。“龙门账”和“四脚账”是我国复式记账方法的最初形式,记录比较全面,为以后发展严密的复式记账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会计阶段

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

复式簿记首次出现在意大利,随后传播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后又传入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工业革命后期,会计理论和方法取得了长足发展,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我国从1905年开始使用复式记账法,由当时中国第一个注册会计师——谢霖,从日本引进,并且用复式记账的原理为大清银行设计了一套会计制度。

1.折旧的思想

在工业革命出现以前,耐用的长期资产往往较少,商人们一般将耐用财产在报废时一次性冲销,或者将耐用财产当作存货(未销售的商品),继而在年终通过盘存估价增减业主权益。随着长期资产的日益增多,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做法已无法正确地确定盈亏,因此长期资产在其经济寿命期内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分摊,“折旧”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2.划分资本与收益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者与经营者日益分离并更加关心投入资本的报酬。因此,必须将业主的投资与投资报酬加以区分,使得会计人员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同时要求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恰当配比,使收益表成为对外披露的重要报表之一。

3.成本会计

重工业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的制造费用激增,成为产品成本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随着企业生产的日益复杂化,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也变得复杂。1911年,被尊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出版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并在企业中推行泰勒制管理,随后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管理方法、技术被引入会计领域,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方法也在这个期间产生,由此构成了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

4.财务报告审计制度

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日益明显,作为不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所有者,必然关心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因此,所有者要求管理者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微妙的利益对立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所有者(可能并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对管理者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完全信任,希望能够由客观、中立的会计师验证,以增加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这就形成了财务报告审计制度。

1854年,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特许会计师协会,被认为是继复式簿记后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三)现代会计阶段

现代会计阶段以“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的“会计研究公报”(ARB)为起点。在这一发展阶段,会计理论与实务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标志着会计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我国现代会计的时间跨度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在此期间,会计方法、技术和内容有两个重要发展标志:一是会计核算手段取得质的飞跃,即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融合带来的会计电算化;二是伴随着生产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将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3年便在会计中得到迅速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了电子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的应用,并建立了电子计算机的全面管理系统。从系统的财务会计中分离出管理会计,这一术语在1952年的世界会计学会上获得正式通过。

财务会计是向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投资决策、信贷决策和其他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为主。管理会计是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与控制信息为主,也被称为“对内报告会计”。现代会计除了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介于它们之间的成本会计也经常被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此外,还有许多新的发展领域,比如“公允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通货膨胀会计”“资本成本会计”和“国际会计”等。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进入法制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改革,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等一系列会计制度,实现了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要改革。1993年、1999年和2017年,我国先后对《会计法》进行了修订和修正。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以287号令的形式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实施,进一步加快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财政部第33号令)颁布并要求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了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财政部在2012年发布了一系列准则征求意见稿,于2014年正式修订了五项、新增了三项企业会计准则,并修改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表述。2017年财政部新颁布一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新收入准则”),该准则修订主要是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4年5月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IFRS 15)保持趋同。

目前,我国在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数字化会计和会计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使会计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未来。

第二节 会计的概念、特点与本质

一、会计的概念

在实务中“会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会计工作,二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对于现代会计的定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基于对会计概念的不同看法,我们对会计概念做如下描述:会计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核算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例1-1】你知道财务与会计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一:小明向爸爸打报告要钱去商场买玩具,这个过程就是财务。小明回来后,给爸爸交回小票,爸爸根据这个小票记账,这就是会计。

区别二:你决定未来一个月,对于每笔花销进行分类记录,这就是会计。在这一个月里,你记录、汇总并分析各种花销的差异,总结是否浪费,进而制定出省钱计划,这就是财务。

二、会计的特点

根据会计的定义,会计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会计为了从数量上核算和监督各类企业、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等经济活动的过程,主要采用实物量度(例如,千克、吨、米、台、件等)、劳动量度(例如,劳动日、工时等)和货币量度(例如,元、角、分等)三种计量尺度,前两种量度具有具体、直观的优点,但是缺乏综合性和可比性;而货币量度则将千差万别的财产物资、劳动的消耗和劳动的成果折算为统一的价值计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在实际工作中,以货币量度为主。只有借助于统一的货币量度,才能取得经营管理上所必需的连续、系统而综合的会计资料。因此,在会计上,对于各种经济事项即使已按实物量度或劳动量度进行计算和记录,最后仍需要按货币量度综合核算。

(二)会计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会计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核算和监督,是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地连续记录,并且对现在或将来可能影响企业收益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面、准确地记录。会计日常记录的内容,应当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或会计惯例以及管理要求,定期进行归类整理,揭示经济业务所固有的内部联系,以便随时提供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各种资料。

(三)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

为了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实用的专门核算方法。这些方法相互联系和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方法体系。这是会计管理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的产生过程表明:它是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管理工作。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每一个管理环节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参与,从会计职能的属性上分析,核算和监督本身就属于一种管理活动。因此,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属于管理范畴。

三、会计的本质

在中外会计界,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历来存在分歧。这些对会计认识的观点当中,具有代表性有“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综合起来,关于会计本质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管理工具论:会计是管理经济活动的一种工具

这种观点在我国20世纪50~80年代比较流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不能把会计和会计工作混为一谈,会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手段,它是一个独立的方法体系。这个方法体系是人们长期从事会计实践的经验总结,把它再用于会计实践,才表现为会计工作。这种说法降低了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职能和作用,阻碍了会计作用的发挥。

(二)艺术论:会计是一种记录、分类和总结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结果的艺术
1980年第15版《大英百科全书》对会计提出了几条定义,其中一个就是:“会计是一种艺术(Art),它记录、分类和总结一个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结果。”
(三)信息系统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该观点最早出现在美国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1953年出版的《会计理论结构》中,随着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发展,美国会计学界开始倾向这个观点并进行流传。它将会计的本质看作是信息系统,这个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会计理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国最早引进并主张该观点的学者是余绪缨教授,后来葛家澍教授也接受了这个观点。两位学者共同提出了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认为会计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行为活动的经济效益,通过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具体有以下含义:

(1)会计作为信息系统,并不直接参与管理,而是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管理者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

(2)以提供信息为主进行信息反映是最主要的职能,且将整个会计程序分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3)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会计、信息、系统三个概念组成的。所谓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二者都是企业主要的信息来源。

(四)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职能

在西方国家,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重视不够。而在我国,在20世纪50~80年代末,会计本质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热点。至今,仍有很多学者认为会计本质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阎达五教授与杨纪琬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学术论文,首次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视会计为一种管理活动。1983年6月,成圣树教授等人撰文指出,会计是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并使之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能动行为,是有组织和管理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阎达五教授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并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出版了《会计理论专题》和《责任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两本专著,标志着会计管理理论初步形成。

这种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又否定了会计是一种管理经济工具的看法,转而强调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具体表现为:

(1)会计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自觉运用经济规律并通过特定的技术程序管理实际经济活动的一个社会环节。

(2)现代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经济管理的职能,明确了它在国家经济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地位。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对象与目标、核算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就是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进入20世纪90年代,会计理论界对会计职能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即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以及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图1-1)。

图1-1 会计的职能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执行事后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它把经济业务通过记录、分类、计算、汇总,转化为一系列经济信息,使其正确地、综合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记账是把一个会计主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在会计凭证账簿上进行记录和反映的过程。算账是指通过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和专门方法,对相关会计要素进行归类计算的过程。报账是指在记账、算账的基础上,通过会计报表的形式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某一会计主体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1.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

(1)会计核算主要利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进行价值核算。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经济内容可以运用多种计量单位,包括实物单位、劳动单位和货币单位。虽然实物单位和劳动单位能够具体反映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对核算和管理经济活动都是必要的,但是这两种计量单位都不能综合反映会计内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决定了人们主要利用货币计量,通过核算价值量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进行会计记录。会计信息讲究真实性和可验证性,这就要求企业或者行政事业单位对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或者填制合法的凭证,并以凭证为依据进行核算,在会计核算的各个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循会计规范,以保证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2.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

(1)确认。通过一定的标准或方法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否进行会计处理。

(2)计量。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

(3)记录。通过一定的会计专门方法按照上述确定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工作。

(4)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依据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行业会计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要监督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等方面。会计监督的内容主要表现在:

1.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监督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在不予受理的同时,应当予以扣留,并及时向领导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不符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监督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凡符合有关规定的,会计人员予以办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违法的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向单位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要求处理;对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违法收支,应当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

3.监督公共财产的合理性

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公共财产,包括其各项资产。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监督公共财产是否得到妥善保管或正确记录,账实是否相符。发现公共财产短缺或损毁,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监督的内涵是监察、督促,而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以达到预期目的。其特征是:

(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

(3)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

会计监督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指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即审核其是否符合有关政策、法令和制度的要求,对于违法的经济活动,要坚决加以限制和制止。限制非法活动,鼓励正当经营;限制滥用、浪费,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事前监督有防患于未然之效,使会计监督处于主动地位。事中、事后的会计监督是对会计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情况及有关资料加以检查和分析。通过检查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对已发现的问题,要拿出整改意见,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调整经济活动,实现规定要求的预期目标。

二、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定义

任何工作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对象,会计工作也不例外。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客体。由于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一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因此,会计并不能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即凡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单位的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内容不同,所以不同单位的会计对象均有不同特点。

(二)会计对象的表现形式

会计对象的抽象描述是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是能用货币表现的财产物资,它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通过自身运动而不断变化。资金运动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资金进入企业:企业通过吸收投资、银行借入、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资金,增加企业资金。

(2)资金在企业中的周转: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材料,形成储备资金;工人利用自己的生产技术,借助于机器设备对材料进行加工,发生的耗费形成生产资金;产品完工后形成成品资金;将产品销售、收回货款,得到新的货币资金。

(3)资金退出企业:企业偿还银行借款、上缴税金和分派利润或股利。

整个周转过程表现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新的货币资金(图1-2)。

图1-2 资金的运动

(三)会计对象的分类
1.工业企业

会计对象是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工业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用货币资金去购买生产设备和材料物资为生产过程做准备;其次将这些设备和物资投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产品;最后将产品对外出售并收回出售产品而取得的货币资金。这样,工业企业的资金经过供应、生产和销售过程,其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使用货币购买生产设备、材料物资时,货币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储备资金;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物资时,储备资金又转化为生产资金;将车间加工完毕的产品验收入成品库后,此时,生产资金又转化为成品资金;将产成品出售又收回货币资金时,成品资金又转化为货币资金。我们把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又回到货币资金这一运动过程叫作资金循环;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叫作资金周转。实际上,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周而复始地进行,即企业不断地投入原材料、加工产品、销售产品,其资金也是不断循环周转的。上述资金循环和周转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具体阶段,即供应、生产和销售阶段。

工业企业的资金在供、产、销三个阶段不断地循环周转,这些资金在空间序列上并存,在时间序列上依次继起。企业资金在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上的循环和周转,支撑着企业的正常运营。就整个企业的资金运动而言,资金的循环周转还应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资金的退出。资金的投入是指资金进入企业。企业进行经营生产活动的前提是首先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和债权人的资金投入。前者构成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后者形成了企业的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投入企业的资金一部分形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形成企业的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资金的退出是指资金退出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它包括按法定程序返回投资者的投资、偿还各项债务、上缴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内容,这使得一部分资金离开企业,游离于企业资金运动之外。资金的投入、运用和退出是资金运动的三个阶段,三者相互支撑,构成一个统一体。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没有资金的循环和周转;没有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就没有资金的退出。综上所述,工业企业因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和资金的退出等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各项财产和资源的增减变化情况,以及企业销售收入的取得和企业纯收入的实现、分配情况,构成了工业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

2.商品流通企业

与工业企业相比,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没有产品生产环节,主要分为商品购进和商品销售两个环节。在前一个环节中,主要是采购商品,此时货币资金转换为商品资金;在后一个环节中,主要是销售商品,此时资金又由商品资金转换为货币资金。商业企业经营过程中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表现为商品流通费用。在销售过程中,获得销售收入和实现经营成果。因此,商品流通的资金是沿着“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方式运动。

3.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同样需要一定数额的资金,但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行政、事业单位在正常业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货币表现,即为行政费用和业务费用。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或只有很少一部分业务收入,因为费用开支主要是靠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一方面按预算从国家财政取得拨入资金;另一方面又按预算以货币资金支付各项费用。其资金运动的形式是“资金拨入—资金付出”。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内容就是预算资金及其收支。

总之,不论是工业企业、商业流通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都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基层单位,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对象都是资金及其运动过程,正因为如此,可以把会计对象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在不同历史阶段,会计的具体目标不同,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西方会计(以美国为代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探讨会计目标,并逐渐将其视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这在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会计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探讨,也主要限于这两个学派之争,关于会计目标的观点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一)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并且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当局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报告资源的运用情况,即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事情。

(二)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出资成立的特鲁彼拉特委员会(Trueblood)在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大量实证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1973年,该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12项财务报告的目标,其基本目标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决策有用观的主要观点是美国会计学会(AAA)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报告》指出会计的目标是为“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以及确定目的和目标”提供有关的信息。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财务报告的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1)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

(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的信息。

(3)财务报告应能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企业把资源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责任及业主权益)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受托责任观重在委托者报告受托者的受托管理情况,出发点是企业内部;而决策有用观是从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出发。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都暗含了“会计信息观”,即会计目标是提供信息。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目标是向资源委托者提供信息;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不但向资源委托者,而且包括向债权人、政府等和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两者侧重的角度不同。受托责任观是从监督角度考虑,主要是为了监督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决策有用观侧重于信号角度,即会计信息能够传递信号,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四、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方法是指从事会计工作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方法,会计方法的内容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会计方法至少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考核、会计预测以及会计决策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是其他各种方法的基础。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是指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由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专门方法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方法体系主要有:会计核算方法是对各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会计分析方法是利用会计核算的资料,考核并说明各单位经济活动的效果,在分析过去的基础上,提出指导未来经济活动的计划、预算和备选方案,并对报告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会计检查方法也称为审计,主要是根据会计核算检查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会计核算资料是否真实准确,根据会计核算资料编制的未来时期的计划和预算是否可行有效等。上述各种会计方法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方法体系。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基础,会计分析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继续和发展,会计检查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分析方法的保证。作为广义的会计方法,既相互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所应用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并有各自的工作和研究对象,形成了较独立的学科。

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和监督的专门方法。会计对象包含的内容纷繁复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就是根据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事先规定分类核算项目,在账簿中开设相应的账户,以取得所需要的核算指标。正确、科学地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细化会计对象,提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满足经营管理需要,完成会计核算任务的基础。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复式记账法要使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关系,了解和掌握经济业务的内容,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复式记账法能够全面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

3.填制和审核凭证

各单位发生的任何会计事项都必须取得原始凭证,证明其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原始凭证要送交会计进行审核,审核其填制内容是否完备、手续是否齐全、业务的发生是否合理合法等,经审核无误后,才能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是记账的依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统称为会计凭证。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它能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可靠,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4.登记账簿

登记账簿是根据填制和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账簿上连续完整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账簿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账本,登记账簿应以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将记账凭证中反映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有关账户,并定期进行结账和对账,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完整系统的计数依据。

5.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质、货币资金进行实物盘点,对往来款项进行核对,以查明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在财产清查中发现有财产、资金账面数额与实存数额不符的情况,应该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存数与实存数一致,并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明确责任。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物资管理,保证财产的完整,并能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

7.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综合地反映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编制会计报表是对日常核算工作的总结,是在账簿记录基础上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进一步加工整理。会计报表提供的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在会计核算的7个具体方法中,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起点是填制和审核凭证。经济业务发生后,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再到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主要环节,其他环节围绕这三项主要活动开展,共同构成了企业周而复始的会计循环。具体来说就是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进行成本计算;对账簿记录,要通过财产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在此基础上,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上述会计核算的7种方法不是独立的,它们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它们的关系如图1-3所示。

图1-3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二)会计循环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组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1.审核原始凭证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合法的、能够证明该项经济业务内容和金额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应该对原始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核,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编制记账凭证

会计人员应对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上所记载的经济业务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其内容和性质,确定应用的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并按照一定的格式填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确定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和金额,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以及总账,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3.账项调整

每一个会计期末,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确认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是否应归属于本期,对于已经计入本期而不归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应进行账项调整,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中除去编制会计分录,计入有关的账户。

4.试算平衡

为了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每一个会计期末,企业应当根据各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5.结账

经过账项调整和试算平衡后,将收入、费用类账户的发生额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同时,将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本期期末余额结转到下期,作为下期期初的余额。

6.编制会计报表

根据会计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三)会计核算内容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必须遵守《会计法》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符合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力求会计资料真实、正确、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核算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三个阶段。资金运动是通过一系列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的,经济业务事项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两类。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如商品销售、发放工资等。经济事项是指在企业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件,如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工资等。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有价证券是指具有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核算,并不复杂,但由于其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因此,加强款项和有价证券的管理和控制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款项和有价证券收付环节出现了问题,不仅使企业款项和有价证券受损,更直接影响到企业货币资金的供应,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如实地核算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及结存,保证企业货币资金的流通性、安全性,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原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这些物资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往往占有很大比重。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是会计核算中的经常性业务,也是发挥会计在控制和降低成本,保证财物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等职能作用的重要方面。因此,各企业必须加强对财物收发、增减和使用环节的核算,维护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等。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和应交款项等。

债权和债务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大量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由于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涉及本企业与其他单位或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到企业自身的资金周转,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企业必须及时、真实、完整地核算本企业的债权债务,防止在债权债务环节发生非法行为。

4.资本及基金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权益中投入资本。基金是各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设置或筹集的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专项资金,例如政府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和教育基金等。资本和基金的关系比较明确,用途也基本定向。办理资本、基金增减的政策性强,一般都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和董事会议等为依据,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进行资本核算。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和成本都是计算和判断经营成果和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各企业应当重视收入、支出、成本和费用环节的管理,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正确核算收入支出费用和成本。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涉及所有者、国家等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其他法规的规定对财务成果进行正确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的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其他事项是指除上述6项经济业务事项以外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办理会计手续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经济业务事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会计业务不断出现,对此都必须及时办理,有关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第四节 会计在现代财务中的作用

会计,可以称为一种工具、一个职位、一门学问以及行业等。会计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技术的改进、分工的细化,不断催生出各种新的职业阶层。会计行业的出现和发展也是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会计本质上属于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的目标在于通过货币这一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方法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是企业、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法想象没有会计的社会如何发展和进步。

会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有:

(1)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2)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一、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根据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一目标的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及其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使用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作出理性的投资和信贷决策;有助于使用者对投资和信贷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进行评估。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企业管理人员、职工、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企业的存在不只是为了给公司提供财务资源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赚取回报,企业有义务采取对社会负责的经营方式,并且应该在更为宽泛的社会责任范围内权衡其对财务成功的渴求。

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会计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会计信息的最终产品是决策。无论决策者是所有者、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政府监督管理机构、工会或是与企业财务业绩利益相关的其他团体,其决策力都会因使用会计信息而得到加强。

由于会计被广泛用来反映各种商业活动,所以会计有时被称为商业语言。成本、价格、销售量、利润及投资报酬率都是会计计量指标。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人员和其他企业财务利益相关者,如果想要了解企业情况,就需要清晰把握会计术语和概念。当然,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和个人也会使用会计信息,而且使用方式与企业组织非常相似。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许多人把会计简单看成由专业会计人员组成的技术领域。事实上,几乎每人每天都在使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计量和沟通经济事项的手段。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投资,或是监控资金的收取和使用,实际上都是与会计概念及会计信息有关系。

(1)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是经济活动实质。

(2)会计信息的形成需要利用假设和计量方法。

(3)会计信息应与各种决策密切相关。

图1-4描述了会计是如何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过程形成会计信息,决策者再根据这些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并采取具体行动,决策和行动又形成产生循环的经济活动。

图1-4 会计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

(二)会计信息的类型

会计信息与经济决策一样有很多类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税务会计这三个术语通常被用来描述企业界广泛使用的三种会计信息。

1.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会计人员用“财务状况”这一术语描述经营主体在某个时点的财务资源和责任,用“经济成果”这一术语描述经营主体一年内的财务活动。

2.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的目的是形成并解释专门帮助企业管理人员经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借助这些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制定公司的总体目标、评价部门和个人的业绩,公司管理者与员工总是需要这些信息管理企业的日常经营。例如,需要知道公司在银行账户中的金额,公司仓库中商品的种类、数量和金额,以及对具体债权人的负债金额。许多管理会计信息虽然本质上属于财务信息,但这些信息直接按决策需要进行组织。

3.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Tax Accounting)是以税法法律制度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是税务与会计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引入税务会计信息概念的目的是便于与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进行对比。人们认为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自然延伸,这种自然延伸的先决条件是税收法规的日益复杂化。

编制纳税申报表是会计中的专门领域。很大程度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要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不过,这些信息通常要进行调整或重新组织,以符合纳税申报表的要求。虽然税务信息对公司成功经营至关重要且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相关,但它来自不同系统,且必须符合有关公司纳税义务的专门法律要求。有关纳税的法律通常不同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的编制规定,由此产生不同的数字和报告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对企业内部决策的作用

企业雇用的内部决策制定者常常被称为企业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并使用的内部会计信息,也可以供外部决策者使用。例如,为了完成某一生产进度,生产企业可能给供应商详细描述其生产计划。生产企业与供应商公司会共享这些信息,以帮助生产企业实现目标。因此,虽然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发布者都是内部决策者,但信息的接收方是外部决策者。不过,其他类型的会计信息并不向外部决策者提供,如长期计划、研发成果、资本预算详情及竞争战略等,尤其是属于公司机密的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一)内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企业的每位员工都可能会使用内部会计信息。从基层员工到首席执行官(CEO),公司要对所有员工支付工资,其工资都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然而,就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量(特别是对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参与程度)而言,往往差异很大。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使用者(Internal Users)包括:董事会、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CFO)、副总裁(分别负责生产、人力资源、行政等)、业务部门经理、分厂经理、销售经理和生产线主管等。从图1-5所示的组织结构简图中,不难发现不同员工所形成和使用的信息差异很大。所有企业都遵循与其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有关的规则,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并保护企业的资产。不过,对于内部报告的类型以及所生成的会计信息,并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员工决策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会计信息呈现多样化特征。

图1-5 企业典型组织结构简图

许多企业使用数据库方法创建会计信息系统。该方法结合用户使用的财务软件,使管理人员和其他特定员工能够获取用于编制各种会计报告(包括要求的对外财务报告)的信息。例如,生产线主管使用生产过程发生的详细成本信息帮助控制生产成本。在考虑设备和人员的最佳配置时,程序设计工程师会使用同样的信息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率。与生产相关的成本信息还会出现在给投资者和债权人使用的对外财务报告中。

(二)管理会计信息的特征

管理会计形成并使用的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计划和控制决策。因为形成和使用信息的目的不同于形成对外报告财务信息的财务会计,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具有不同的特征。

1.及时性

为了对当前经营过程进行计划和控制,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及时性。许多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要求及时获取信息。针对这一需求,企业可以建立计算机数据库,从而与行业协会的外部预测、供应商和客户及委托人相联系。随着新产品及服务的开发和推广期越来越短,企业必须优先考虑快速获取信息这一问题。

除了计划需要及时信息外,企业总是需要监督和控制当前经营活动。如果某个过程或作业失控,那么企业可能遭受巨大损失。例如,产品召回对公司而言代价很高。如果公司能对所有环节进行监督,避免把质量低劣或有缺陷的产品卖给客户,那么公司就可节约大笔开支。

2.决策者的身份

用于监控和控制过程的信息必须提供给有权力纠正问题的决策者。向一线工人报告残次品和返工信息而不给予决策者修正工序的权力是毫无效果的。然而,对于拥有设备及相关工作决策权的自主团队而言,如果团队成员能控制引起问题的过程,那么团队会对返工和残次品问题产生重大影响。

3.面向未来

尽管与财务会计信息一样,有些管理会计信息本质上具有历史性,但创造和形成这些信息的目的是影响未来。其目标是促使管理人员制定对企业最有利、与企业目的、目标和使命相一致的未来决策。

4.效率与效度衡量指标

管理会计信息衡量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度。通过比较企业与竞争者的资源投入与产生效度和效率的衡量指标,去评价管理人员完成组织使命的效果。管理会计系统以货币作为通用单位进行此类比较。

5.管理会计信息是一种手段

与财务会计信息一样,管理会计信息也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但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其最终目标是设计并运用可帮助管理人员实现企业目的和目标的会计系统。

三、对企业外部决策的作用

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主要为外部决策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External Users)指那些对报告企业拥有当前或潜在财务利益但不参与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个人和企业。财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包括:所有者、供应商、债权人、客户、潜在投资者、商业协会、工会、职员、公众和政府机构等。

这些外部决策制定者各有独特的信息需求,以便对报告企业进行有关决策。例如,从报告企业采购的客户信息评价所购产品的质量及企业履行保修义务的可信度;政府机构(如市场监督管理局)可能会关注报告企业是否遵循了某些相关的政府规定;公众可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如是否会污染环境)感兴趣。

对外财务报告主要供两类人(投资者和债权人)使用。投资者是拥有报告企业的个人和企业,债权人则是报告主体欠钱、欠货的个人和企业。例如,商业银行可能贷款给报告企业,供应商可能允许报告企业赊购商品。这里需要假定的是,企业在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同时,这些信息也可为其他很多财务信息使用者所用。

(二)对外财务报告的目标

投资者或债权人关心公司的现金流量预测(Cash Flow Prospects),是那些有助于判断公司因使用资金而提供投资报酬的能力的信息。投资者或债权人也关心投资收回(Return of Investment),预期公司会因使用资金而支付一定款项,即投资报酬(Return on Investment)。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对外财务报告最具体的目标是提供关于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资源与要求权如何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企业的资源常被称为资产,对那些资源的要求权来自债权人和所有者,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价公司是否能够进行未来现金支付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检查和分析该公司的财务报告(Financial Statement)。一般而言,财务报告披露的仅仅是公司认为真实的情况。在会计编制财务报告时,用财务术语描述企业财务活动的一些属性。

编制时期短于一年的财务报告(如一个月、季度或半年)被称为中期财务报告。本书中,同时使用年度财务报告和中期财务报告。无论是使用者还是编制者,接触公司财务报告时首先要明确这些报表所反映的时期。

(三)对外报告信息的特征

为使信息有用性最大化,报告给投资者、债权人及报告企业其他外部人员的财务信息应具有可理解的某些特征。

1.财务报告是一种手段

如本章前文所述,财务信息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其本身不是目的。提供财务信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外部人员的决策质量,财务报告本身是达到此目的的一种手段。

2.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的比较

财务报告比财务报表范围更广。换言之,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所包括全部信息的一个子集。除正式的财务报告外,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信息的其他外部使用者还可借助互联网从其他方面了解企业。在这些可获得信息的基础上,信息使用者便可进行有针对性的经济决策。

3.历史性特征

对外报告的财务信息本质上属于历史信息,是对已经发生的事项和交易结果进行报告。历史信息对评价未来非常有用,但信息本身是关于过去而不是关于未来的。

4.计量具有近似性而非精确性

对外报告财务信息表面上看似高度精确,但实际上很多信息都是基于对未来所必须进行的估计、判断和假设。假设某家公司购买了一台经营设备,为了对该项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并将其反映在公司对外报告的财务信息中,必须对使用这台设备的时间进行估计,如使用年限、机器生产工时等。显然,绝大多数会计信息依赖大量判断,这一局限性有时会带来偏差。

5.通用目的假设

如前所述,假设通过提供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信息的同时也满足其他外部人员的信息需求。如果企业能对每一个潜在外部使用者分别编制不同信息,那么企业就能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不过,这种方法往往不现实。相反,企业更倾向编制对绝大多数使用者有用的信息,这种信息被称为通用信息(General-Purpose Information)。

6.通过解释可增加有用性

企业界认为,对外部报告财务信息的价值因为有了企业管理人员的解释而得到提升,这些非量化信息通常有助于解释所列示的财务数据。正因为如此,包括财务报告在内的财务信息往往带有很多附注及其他解释,帮助说明和解释数字信息。 51BZuWWBaxyh6Kc3gJKVl8M2HXWXeI9MiOLRN/fOJo0fAIFlwNl2tG4xHHfMjG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