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读不懂孩子,根本原因在这里

本节将细致剖析纪录片中呈现的两个案例,主人公分别是小厦和家明。这两个案例各具特色,我们的解读也都跳出了常规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视角。尤其借助家明家的“盲区”,着重讲了父母听不懂孩子的心声、读不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如何破解。

参加课程前,家明父母在家里讨论。

家明妈妈:他们说,假如他爸爸不去参加这个家长学堂,小孩的状况还会严重,我觉得他们说话太夸张了。

家明爸爸:不可能的事情,我根本就不相信这个。

家长说:“我根本就不相信这个。”也就是说,家长认为,只要将孩子送到教育机构就好,自己是不需要学习的,更不需要改变。

即使被他人说服找到心理师,也很难接受心理师的帮助。家长只有首先放下成见,通过学习转变观念,才能快速地与心理师形成合力,这样才是真正高效协作,共同解决孩子和家庭的问题。

一、小厦

小厦是139期训练营里比较特殊的一个营员,一是他已经25岁了,却不肯出去工作,每天只是在家里上网;二是他们家很穷,连小厦参加训练营的费用都是小厦爸爸借来的。

一个25岁的成年人,还让他爸爸妈妈来上家庭教育的课程,并且告诉父母“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这对小厦的父母来说太残忍了。小厦的父母维持家庭生活尚且不易,更何况借钱来机构求助,这已经体现了对孩子的爱。

虽然“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几乎是一条无比正确的道理,可是再正确的道理,也得结合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是每一名专业的心理师都应该思考的。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父母的谴责,以致引发父母的内疚与自责。很多父母学习了“家庭教育”之后,开始回想自己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从此之后,对孩子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问,更不用说管教了。

而这句话同样可以成为孩子休学、厌学和辍学的借口,这样他们就不用面对自己的“退行”和“逃避”了。他们会认为:我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我才是受害者;父母不该把我养成这样,父母要去改变;我已经被养残了,我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就是个废物,所以父母要负责养我一辈子。

所以对于小厦这个家庭,要竭尽全力地避免他们一家掉进求助的陷阱里。

首先,要避免小厦将自己视为受害者。其次,不要过多地引发小厦父母的内疚与自责。

小厦的问题是这些孩子中最严重的。因为小厦不仅有心理问题,还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就是俗称的“三观”问题。如果要改变,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

更棘手的是,小厦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这意味着他们很难学习微观心理学的内容,甚至很难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更难理解父母与孩子在心理、行为层面密切又复杂的逻辑关系。而只有学会这些东西,父母才可以有效改变自己的孩子。

不仅如此,小厦父母收入低,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陪伴、观察孩子,更没有太多时间和孩子斗智斗勇。

所以,对于他们家的协助方式,只能立足这个客观事实去考察。

对于这种离开学校多年,甚至工作过的成人型“孩子”,也就是啃老型的成人,干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他的性格、行为、习惯已经完全定型了。

这与成年人的心理咨询有本质的区别,成年人心理咨询的前提是,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养活自己,具有相对完整的社会能力和相对成熟的心智。成年人的心理咨询,通常只需要对其原有的心理基调进行微调。而对于小厦,是需要“动大手术”的。

但是根据小厦家的现状,只能用短平快的方式来处理,也就是不谈小厦的问题是如何形成的,不谈原生家庭,不谈小厦的心理问题。因为一谈心理问题,他保证会成为一摊烂泥,扶都扶不上墙。这一类型的个案,我们称为“心灵乞丐”。

所以要跟小厦谈现实,谈他们家的现状,对他无法工作的问题,一点点掰过来,慢慢教。

小厦爸爸:我是农村的,我又是在孩子那么小的时候离开了他们,(我的孩子)就是你们谈到的留守儿童状态。那我是没有办法啊!像他们(别的父母)都是有工作单位的,有技术的,有职称的,他们家庭教育模式应该是很好的,比起我们来那简直是不可想象。我要是有他们那样一种地位,我也能做到(不让孩子留守)。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也成了这个样子?

这段话很有控诉意味。事实的确如此,很多孩子虽然在父母身边,却依然像个留守儿童,心灵是干枯的,没办法和父母进行有效沟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不是在于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

二、家明

以下是心理教育机构老师和家明爸爸的一段对话。

老师:你刚才写的理想都是你自己的理想。你过得累不累啊?

家明爸爸:很累谈不上,加一句话,“比较充实”,呵呵!

老师:你的这个“充实”,是因为你习惯了一直在拉磨,停不下来,(像)一头驴啊……

家明爸爸:我大学之前,没有喝过一杯牛奶,不知道牛奶是什么,也没有穿过一双皮鞋。可能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吧,日子过得有点苦。但是我在心里一直鼓励自己“日子会好的,好日子会有的”。只要自己努力,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现状!

我想对家明爸爸说:你以前确实很苦,一双皮鞋都没有,而你也因为自己生活艰苦,所以拼命读书、求上进,一点其他的想法都不敢有。正因为这样,所以你创造了今天的生活。你这么做确实是对的,也成功了。你过去的生活太苦了,而你也过够了苦日子,很怕家明掉入那种生活处境,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是,你的儿子家明,他能理解你的这种感受吗?他能感受到你的这种苦吗?他能感受到你没有牛奶喝的日子吗?我想他肯定是不能的。当他不能感受到你的不容易,无从理解你的苦的时候,你们之间如何就这些立场进行沟通呢?更重要的是,你希望他如你一般思考,如你一般心无旁骛地努力,不去胡思乱想。那么请问,他没有与你相似的生命经历与痛苦体验,使他做到和你一样努力呢?

如果我这么说,相信应该能引发家明爸爸的一些思考。

我们从纪录片中可以得知,家明想要的就是自由,就是唱歌,就是去做背包客。简单来说,家明非常想去冒险。那么,现在可以推断出家明为何想去冒险了,因为家明虽然衣食无忧,但是被父母包办太多,所以家明非常缺乏独立自主的体验,而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很多小时候被过度溺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突然偏离正轨,就是因为想要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但是,对于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的父母来说,这些想法他们无法理解,甚至视之为洪水猛兽。所以,家明的父亲理解不了儿子的这些奇思怪想,更不懂如何应对。

如果我是家明的父亲,我会选择放手,让家明好好地去做背包客,痛痛快快地玩,并且告诉他:你既然要去冒险,就去尝试个够。而我不会给你一分钱,你必须为自己的背包客生活做好准备,可以先去打工,攒够路费、生活费。至于你要去哪里,我都同意;你要多久时间,咱们约定好,一年、两年都可以。体验完背包客的生活,你就回来好好读书。

而且,我也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我让你读书,并非是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而是我认为,在你这个年龄,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充实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心灵,而不是过早地进入成年人的世界。

如果家明的父亲能做到这样,就算家明真的玩两年也没有关系,他玩够了,体验够了,怎么可能还会想做背包客?他会发现,父亲现在提供给他的条件,就是最难得的;而且他还会发现,读书其实才是最容易走的一条路。有了这样的自主意愿,他的人生才能走得稳、走得踏实。

当然,家明的父亲显然不能,也不敢这样放手。因为他恐惧,他执着。所以,家明爸爸的恐惧才是问题的根源,不消除这个恐惧,家明叛逆和不爱读书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因为家明永远会感觉,父亲试图控制他,父亲总是在取笑他的梦想,鄙视他的勇气。所以,家明必然出现的行为就是:你要我做什么,我就不做什么;而你怕什么,我就偏要做什么。

家明爸爸:他要做一个流浪歌手,要做一个背包客到四川去。你同意吗?家长们,你们说一说,你们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对于一个16岁的孩子……大家认可吗?

很多家长的观念和家明爸爸一样,对孩子充满焦虑与担心,让孩子做自己显然是不可能的。

咨询师:家明想要做一个画家,一个流浪歌手,一个背包客,(这种想法)是你给的。我很确定地告诉你,是你给的。

听到这句话,家明的爸爸哭笑不得,心里一定在想:这老师怎么回事?我最讨厌孩子这样,我还给他这个?

其实这位咨询师说得对,但他没有将其中的逻辑关系讲清楚。

事实上,大部分咨询师都很难将其中的逻辑关系讲清楚,因为这需要非常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需要完整地了解家长的执念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执念会让他们做出哪些不受控的行为,进而由家长的思想动态、意识形态,明白家长会如何与孩子互动,如何忽略孩子的诉求,最后推断出这个孩子会如何与家长对抗,以及采取哪种措施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只要搞清楚整件事情的逻辑链,即家明爸爸的执念与家明的执念之间的因果关联,就能够知道怎样解决他们家的问题了。

其实咨询师可以这样说:“家明为什么想去做流浪歌手?是因为你把他限定死了,你害怕他偏离轨道,偏离你认为正确的、光明的道路,所以你不给他自主选择的机会。因此你给他再好的条件、再好的东西,他都不想要。他进入叛逆期后,一定会和你反着来,一定会选择一条你最不希望他走的路。这也是他远离你的方式。因为他正值青春期,也叫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最迫切的就是想发出自己的声音。”结合我上文对家明爸爸人生经历的分析,就可以说得他心服口服了。

家明:他们从来没给我独自做主的机会,说话像逗小孩子一样。我只想告诉他们,我从来都不怕痛,我本来就是一个坚强的人。我想让他们看到我可以,所以我就一直想出去,我想让自己变得坚强,想让自己遇到困难……他们一直说我就是在他们(眼皮)底下长大的,你说我怎么不想出去?都按他们的来,我永远都没有自己的想法,那又有什么用?什么都要他们同意……

对于家明的爸爸,可以给他放一部电影《荒野生存》。影片讲的是一个男孩到处流浪,不肯回家,最后死在路上的故事。男孩的家庭属于中产阶级,他在大学毕业后,认为已经完成了父母的心愿,于是一把火烧掉自己曾经获得的所有证书,出去流浪。家明此时的心态与此非常相似。

从家明父母的“控诉”中就可以看出家明渴望离开家,去做流浪歌手的心理背景。一是父母说话从来不算数,二是父母对他严格控制、不尊重他的想法。这是青春期孩子最憎恨的。

其实,从这些对话中恰恰可以看出家明的父母并没有独立的思想。因为真正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能听懂孩子的心声,至少看到孩子泪流满面能感同身受并为之触动,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尊重。显然,家明的爸爸对这些都没有感觉。从家明爸爸后面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面对家明的心声是不知所措的。也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痛苦万分,却完全无法理解——因为不知所以,所以不知所措。而这就是他们家的问题症结所在。

只要父母对家明的需求无感,家明就会一直反抗下去。未来父亲阻止不了他的时候,他就会去反抗各种社会规则、社会秩序;直到他失去反抗的动力,那时候就会选择得过且过。

我们可以理解家明爸爸为何听不懂孩子的心声,因为他这代人从小生活艰辛,为了牛奶与面包都得付出非凡的努力。一个人一直在为生存而拼搏,哪有精力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感受自己内心的需求?心理诉求其实是很奢侈的,在满足温饱之余才可能产生。而家明的爸爸从来没有机会去叛逆,更没有机会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因为这些都是物质丰富后的精神诉求。

虽然现在家明爸爸在物质上已经得到满足,但是他过去的生命体验,已经将他的潜意识牢牢地禁锢在缺乏物质、缺乏资源的恐慌之中。他根本无从逃脱这个恐慌,那他怎么可能理解从小衣食无忧的家明最大的烦恼竟然是“想要做自己”?于是,这两代人的冲突便以家明的叛逆(休学)的形式呈现出来。

时代进步得太快了,快到家明的爸爸来不及思考如何让孩子在富裕的生活中传承家族的奋斗精神。

有些代沟是无法跨越的,但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同理心更强一些,如此才能实现有效沟通。所以我在带督导小组的过程中会不断协助成员们感受复苏,因为只有不麻木,家庭成员才不会各自成为孤岛。

尽管家明爸爸四处学习,认真执行老师的建议,还花费大量的时间陪家明看电影、出去玩,甚至允许家明在自己的城市里做背包客——这已经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了,身为父亲,他在努力地适应家明;但是,他对儿子的痛苦依然无法感同身受,无法理解,不知所措。只要无法理解,那么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勉为其难,都做不到真正的放心,做不到真正的支持与包容,在家明看来都是惺惺作态——而这些正是家明所痛恨的。

父子俩若无法打通这个隔膜,那么家明就一定不愿意做父亲最希望他做的事——上学。

心理咨询师: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我们怎么从孩子身上,看到我们这个家庭(的问题),看到我们父母(的问题)?

孩子是一面镜子,这句话没错,但孩子那面镜子反映出来的世界仍然是失真的,因为仅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也是不完整的。

所以,心理咨询师要跳出双方的立场,既不能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也不能只听父母的一面之词,要处在一个相对中立的位置去看待所有的问题。

小结

本节重点围绕小厦和家明这两个案例,讲解家庭教育中和心理师工作中容易进入的误区,以及父母需要了解的重要观念。

1.小厦案例

案例的特殊性:

(1)孩子25岁,已成年——父母对其影响力很小。

(2)家庭贫困——不足以负担学习费用。

(3)家人文化程度都很低——很难系统地理解家庭教育理念。

以上三方面决定了不可能用常规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的思路来调整这个家庭。

心理师需要避免的误区:

(1)一味强调“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2)有意或无意地引导小厦成为一个受害者。

(3)过多引发小厦父母的内疚和自责。

可行的方案:

避开过多的心理分析,以短平快的方式,立足于他们家的客观现实,协助小厦投入工作。

2.家明案例

解决问题的方式:

(1)同理父亲的辛苦——不引发对抗。

(2)让父亲看到儿子的生命经历和自己的不同,同时,抛出疑问,引发思考——协助父亲看到自己的执念。

(3)剖析儿子的心理,给出解决方案——父亲会看到自己的恐惧。

(4)剖析儿子的执念和父亲的执念(恐惧)之间的因果关联——解决问题的关键。

(5)协助父亲听懂儿子的心声。

(6)协助父亲感受复苏,唤醒认知,破除恐惧。

心理师容易走入的误区:

(1)试图用说服的方式让父母转变观念——注定无效,还容易引起对抗。

(2)知道孩子的问题和父母有关,但对逻辑链分析不清。

(3)亲子沟通不畅时,教父母一些表层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必须协助父母真正地感同身受,听懂孩子内心的声音,才是根本之道。

父母需要思考:

生活在不同种时代背景下的两代人,生命经历完全不同,此时家庭教育该如何做? V8ybjqw8CtUwV+iK6IpR6giSKTn163qNlr/JA/JZL16V+R638t9znXzkn1dEuPh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