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家庭教育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存在问题的家庭教育模式。我们督导小组就此组织了一场学习讨论,旨在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这些孩子及其整个家庭存在的真正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专业性探讨。

看到孩子暴躁、抓狂的画面,我们就可以判断,孩子的愤怒无处发泄。正因如此,孩子会越来越暴躁,而父母更是痛苦万分。

这样的家庭特别多,父母们求助于各种心理机构,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的很多心理课程都强调爱,老师在台上很投入地讲“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爱是一切问题的钥匙”。

但是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用一句俗话可以概括,那就是“相爱容易相处难”。父母跟孩子相处困难,孩子发生的各种状况父母应对不了,冲突来时父母不知道怎么处理,更不用说引导和教育孩子了。当然,如果往深处说,问题的根源都在父母意识不到的地方,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那样仅仅是不够“爱”。

正因为后面将要揭示的问题十分浅显易懂,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心理学知识,所以受过训练的咨询师,囿于理论素养导致的成见,反而会对常见的事实视而不见。这也是我们咨询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注意力全部导向“爱”“接纳”与“和解”。

若孩子不听话、倔强、对抗,甚至是暴怒的、抑郁的,即使父母心中怀有再多的爱,再多的柔情,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因为家庭中的“盲区”从来没有真正改变过,每个家庭成员潜意识里的非理性从来没有松动过。

孩子是最容易识破虚假的,他一定会不停地试探父母的底线,只要父母没有发自内心地做出改变,孩子就一定会戳穿虚假的表象,心想:果然,你还是这样。有些孩子则在求助的过程中,慢慢将希望变成绝望,导致后来父母无论做什么,孩子也不再相信。

家明爸爸:再不要上网了,儿子,网上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会左右你的思想。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你也要慢慢改正,不能自暴自弃,不能逃避现实,一定要勇敢地走出这个阴霾。

在父子关系存在严重问题的家庭中,这位父亲的话是非常典型的。父亲一心为孩子好,想为孩子过滤掉世界上所有不健康的东西,并且语重心长地教导,充满鼓励与期待。只是,这些话几乎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特别是对于家明这个年纪的大男孩来说,他对网络的了解可能超过他的父亲。固然家明可能有所谓“网瘾”的问题,可是造成网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仅仅劝他不要上网就能解决问题吗?

而且,让这个年代的孩子不上网,怎么可能?

所以,从一开始,父母就走入了错误的路径。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这位父亲对孩子完全不了解,他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机械的。

家明内心的阴霾到底是什么?他是怎么逃避现实的?他为何会自暴自弃?这位父亲其实根本不知道。

家明爸爸:家明说,我要唱歌,要画画,要做一个自由的人。我说那怎么行呢?我希望你尽快地改变思想,要不,你就要荒废一年,那怎么受得了呢?

这段话已经透露出他们父子的矛盾所在了,这里不化解,其他都无解。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到,孩子要自由,父亲立刻反驳“那怎么受得了呢?”也就是说,只要一听到孩子的这些想法,父亲就感到恐惧,认为生活要失控了。所以,父亲此时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和孩子平心静气地交流。只要不碰触这个问题,就能父慈子孝,一碰这个问题就鸡飞狗跳。其实,家明的心声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表达出来了,但父亲越恐惧,越试图压制、转移和消除家明的这些想法,家明反而越会强化自己的信念。

孩子为什么会叛逆呢?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或者说他想做自己。而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什么是做自己,他们其实并不知道。正如,他想要自由,但到底什么是自由?为什么要自由?要什么样的自由?其实他自己也不清楚。但他清楚的是和父母在一起不自由,父母那样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不想像父母一样。所以,到了青春期,越是父母不想让孩子做的,孩子越要做。所以,父母恐惧的,正是孩子向往的。

而这位父亲根本没有胆量让孩子去冒险、去尝试,只想马上阻止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走,甚至根本无法倾听孩子的心声。所以,父子间的隔阂只会越来越深。

而这样的交流,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了解自己,越来越抵触父母,甚至厌恶父母。

家明爸爸:要尽快改变思想……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想问这位爸爸:“你改变得了儿子的思想吗?”父亲和孩子的沟通不仅无效,反而让儿子到了不愿意理父亲的地步,而父亲却还在试图改变儿子的思想,顽固地继续采用这种无效的沟通方式,不去检视自己到底错在哪里。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家明爸爸:网络对他(家明)的消极影响也是有的,他上那个什么背包客(网站)……

他将儿子叛逆的原因归结为网络,归结为背包客网站对儿子的影响,所以一直想要断掉网络。这就是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失败归罪于网络的典型代表。好像只要把网络断掉,他的儿子就会变回青春期之前乖巧的模样。

实际上,这位爸爸并没有认真思考孩子的诉求是什么,孩子为什么会有像网站上的网友一样做背包客的想法;而是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有这些想法就是错的,致使孩子产生这些想法的网站就是罪恶之源。对于这位爸爸来说,这些想法就是洪水猛兽,因为任何会让家明不好好读书的想法,都是这位爸爸排斥和不能接受的。

很多父母其实从来没有准备好接受孩子会长大这件事,他们没有想过,孩子是要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是会叛逆的,孩子是会反抗父母的,孩子是要和父母不一样的。

所以,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逆反情绪,这些父母就会认为,肯定是谁引导我的孩子变坏了。可是,青春期之前的“乖”,和青春期之后的“不乖”,其实都属于同一个孩子。只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想和父母平等交流,想要父母尊重他的想法,想要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而这原本就是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一个没有青春期,没有叛逆期的孩子,才是可怕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声音都没有,那才是可悲的。当然,父母与孩子冲突最大的根源往往也在这里——父母不懂孩子。特别是像家明爸爸这样的父母,往往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声音”,因为他们成长的经历太艰辛了,生存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容易的。如今好不容易通过奋斗过上好的生活,自然希望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正是此前的奋斗经历,导致他们无意识中形成这样的一条逻辑链:生活是艰辛的——要过好就得这么奋斗——这么奋斗完就会有好生活。这条逻辑链在他们的认知里如此顽固,不容置疑。

所以,家明的叛逆、家明想要自由的想法,在父亲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爸爸会想:如果当年有人给我这么好的条件,我早就……而你竟然不珍惜?

实际上,这些父母不知道,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和他们当年完全不同的年代。这代孩子是在物质充足的环境里长大的,他们不会再为了生存而去做什么;相反,这一代孩子会思考:我要什么?我要去哪里?我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我活着是为了什么?等等。父母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却是这些孩子必然会思考的。因为父母拼搏一生获得的成就,其实只是孩子的起点。而父母却还试图让孩子走自己走过的路,这难道不意味着历史的倒退吗?

教育机构人员进入“问题孩子”家明的卧室后,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家明:他们出来见我!

教育机构人员:冷静,你言语上不冷静,他们就要出来控制你。

家明:控制我会怎样呢?

其实这个场景,已经把他们家的问题暴露无疑了。儿子狂怒,父母无力——只能躲在门外抹眼泪,而外来者要把儿子带走。

在这个家里,父母的权威荡然无存,父母怕孩子,对孩子无可奈何。看起来好像是儿子狂怒和脾气暴躁的问题,可是,为何孩子的脾气会暴躁?为何孩子会狂怒?为何孩子会对父母发泄愤怒?

在这部纪录片里,几乎所有的男孩子都明显呈现出这个问题。若父母在孩子心中没有任何权威,孩子对父母没有任何敬畏,那么孩子怎么可能会尊重父母,听父母的话?所以,这个时候谈管教、谈爱和自由,都是无意义的,因为远远没到时候。

这是现在很多孩子休学、辍学的家庭的悲哀。

父母成为畏畏缩缩的“奴婢”,而孩子是趾高气昂的“暴君”。所以,父母只能求助于“强而有力”的“拯救者”来把自己的孩子“制服”。而父母的无力、父母的畏缩,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

我接待过一个28岁的年轻人,他在家里也是“霸王”一个,啃老的同时还威胁父母。而这个年轻人曾经当过两年兵,服役期间没有任何异样行为。所以家人搞不懂,为什么好好的孩子一回到家就变成“废物”了。其实根本原因就是,父母非常畏惧这个孩子,所以他自然一回家就“变身”。

这类家庭的悲剧就在于此。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分明是一个脆弱、柔软、无助的小肉团,此时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身为父母,到底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慢慢培养成一只“小怪兽”的?身为父母,是如何把一个无助、柔弱、可爱,甚至听话的孩子,培养成狂怒、暴躁、癫狂,甚至让人害怕的年轻人的?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小怪兽”,在那里嗷嗷地要吃掉自己,自己还得瑟瑟发抖地请求外人来制服这只“小怪兽”。于是,这个世界就诞生了很多专门制服“小怪兽”的“骑士”。就像传说里的结局一样,侠义的“骑士”成就了美名,善良的“农夫”被拯救了,喷火的“小怪兽”被制服了。这一幕在很多家庭里上演着,却少有人去思考过,为何善良的“农夫”会养出喷火的“小怪兽”,或者,为何善良的“农夫”会生出喷火的“小怪兽”。

对付暴怒的孩子,求助“骑士”以暴制暴通常是个有效的方法,但不是个好方法。

因为被“骑士”暂时制服的“小怪兽”终究要回家,既然父母能把孩子培养成喷火的“小怪兽”,那谁能保证这个“小怪兽”回家后不会继续“变身”?如若父母不检讨自己是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小怪兽”的,如若父母没有学会与孩子内心的“小怪兽”相处,甚至真正制服孩子心中的“小怪兽”,那么这个家庭就不会真正走出困境。

现在很流行用军事化管理的方法来调整问题孩子,但是通过军事化管理能不能改变孩子内在的品格,我们持保留态度。只有结合思想教育,而且必须是长期的、有意识的思想改造,孩子才有可能真正从本质上改变。

小钊爸爸(国企职工):我和妻子现在在门店里住,孩子在家里住。他把那个保险锁上,我们想进都进不去。

在这个家庭里父母权威丧失殆尽,特别是这位父亲,在家里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也不敢主导。这位父亲可能工作上很有能力,但在家里是无力的。这个家庭中的序位已经完全错乱,孩子这么小就敢把父母赶出去,那以后再大一点呢?等到孩子成年,父母又老了,那时父母悲惨的命运才真正开始。很多父母只看眼前,如果能想得长远一些,早就该警觉了。

这对父母的遭遇可谓相当可怜,但更可惜的是这个孩子——从小就这样对待父母,那么他长大后在社会上能和谁相处?这不是我故意夸大其词:如果一个人从小对父母没有尊重,体验到的都是父母的无力,甚至在骨子里看不起父母,那么就注定他将来走入社会后,也无法和权威者友好相处。当权威者压制他的时候,他会妥协、退让、委屈和恐惧。可一旦权威者重视他、欣赏他,他则会骄傲、无礼,甚至看不起权威者。

大家不要认为这个权威者是很遥远的对象,其实老师、上司、领导等,都是父母权威的外延。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父母打倒的时候,其实就是他真正不幸生活的开始。因为他心中会失去主心骨,不知道自己该以何为依靠,更不用说该以何为傲了。于他,从此没有自尊,只有自私了。因为他打倒了父母,所以会误以为自己很厉害。当一个人以为自己很厉害,看不上周围的人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成长的空间了。或许他很有天赋,很有才华,但他也只能凭借自己的才华,在社会上博一时的眼球罢了,却无法进入团体,与他人合作。所以,父母被打倒,不仅是父母的不幸,更是孩子莫大的悲哀。

心理机构真正该干预的是这对父母,重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尊严与权威,如此才是真正帮助这个孩子,真正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当然,其孩子正休学(辍学)的父母,实际上对父母的尊严与权威恰恰是无感的,所以,他们几乎不可能知道自己需要重建父母权威。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孩子不去上学,是孩子趴窝使他们痛苦。

这种父母往往没有能力看到在更久远的未来,什么对孩子才是重要的。当然也正因为父母没有能力看得久远,所以,他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才会是短视的。而短视的父母必然培养出问题孩子。所以,身为从事家庭教育的老师,实际上最应该协助父母解决这个根本性问题。

正如病人告诉医生“我身上疼”,医生不能直接开止疼药,而是要查找病灶,对症下药。

我一直告诉大家,我们身为心理师,不要去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因为想要拯救对方,实际上是把对方视为“弱者”,而被拯救得越多,他的能力就会越弱。心理师应该做的就是,做给这些父母看,然后教他们做,最终督促他们做到父母该有的样子。只有这样,他们的内生性力量才会出来,才能真正解决家里的问题。

再说,自己的孩子就要自己管。不能自己把孩子管坏了,再寄希望于别人帮忙把孩子教好。

如果心理师介入过多,不就相当于在告诉那些父母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不就是在助长这个社会不负责任的风气吗?而心理学的宗旨是,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在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们只能指明自我解救的路径,至于要不要自我解救,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意愿了。

和家明相似,小钊的家庭中也存在父母权威不够的问题。

我们来看小钊对父母说的话:“你行啊!你们真行啊!那是人待的地方吗?”

这孩子潜在的语言是什么?是“你真行啊,你们有能耐了,找人把我送到那个学校去”,这和“你翅膀硬了,你胆肥了,你能找人来对付我了”是不是有相似的感觉?

所以,这个孩子对父母没有半分敬畏之心,孩子是强势的,父母反而是弱者,这就是这个家庭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弱者凭什么去管教强者?弱者只能围绕强者转,强者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即便这个强者是伪强者)。

小钊父母:你好好的,你怎么就不好好的啊?

从小钊父母的这句话里,大家是不是可以听出深深的无力感?

小钊:你想把我送到那儿,我就磕死在这里,我再也不认你们了。

小钊能下意识地威胁父母,就代表这样的威胁是这个家庭里的常态,而父母畏惧孩子也是常态。所以这对父母该多么怕孩子不认他们!而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还谈什么关心?谈什么表达?谈什么爱?谈什么理解?

小钊爸爸:生活方面,上学方面,各方面都挺好的,自从我们发现他搞对象之后,我们之间的距离唰地一下子就拉开了。

父母以为孩子叛逆是因为“搞对象”,但孩子为什么要交女朋友?因为父母根本不理解他,他需要一个能说心里话的人。如果认为孩子交了女朋友就会和父母拉开距离,那孩子以后还要不要结婚生子呢?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

而另一位叫泽清的14岁少年,得知有媒体跟踪拍摄本期训练营,才答应父母过来看看。

这个孩子是想改变的,想改变自己,也想改变这个家庭。

泽清的妈妈是单位骨干,出国进修过好几次,外公和外婆都是大学退休教授。

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在休学家庭中占比很大,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视频中,泽清妈妈认为自己很“贱”。孩子上网下军棋,她送吃送喝;孩子打她,拿凳子砸她,拽她头发,爸爸在一边躺着,看着不动,也不制止。

这个家庭的问题已经呈现出来了,就是夫妻关系十分淡漠,即使孩子打妈妈,爸爸都不过来制止。而妈妈却一点都不自知,更不懂自制,只是把精力全放在孩子身上,把所谓的爱都给了孩子,即使孩子已经非常嫌弃了。那泽清为何可以为所欲为呢?因为爸爸的默许。

妈妈当然也有很大的问题,她对自尊是无感的,对待孩子的方式更是非理性的、无节制的。

以下是心理机构老师和泽清的一段对话。

心理机构老师:听妈妈说,你是看在中央电视台跟拍的份上,才愿意参加这一期的训练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

泽清:这种采访还是比较好的吧!

心理机构老师:你认为有中央电视台采访比较好,是怎么好呢?

泽清(停顿20秒):有存在感吧!

在某种程度上,泽清希望中央电视台跟拍,可能是想把父母的问题暴露出来,把他在家里遭遇的“精神折磨”呈现给全国观众,看看有没有人能懂他们家的问题,把他们家从问题的泥潭中解救出来。

而从夫妻关系的角度来看,泽清父母关系不睦,分别对着镜头讲对彼此的怨言。

泽清的爸爸说妻子:她经常这样子,搞到11点钟才回家。明天去武汉了,她应该回来收拾一下东西了吧!不要每次都这样吧!我都能想象明天赶火车的样子。

泽清的妈妈说丈夫:他就是希望我回来做个饭,做个贤妻良母。我觉得他的要求——开个玩笑话,其实他就想找个村姑……

这一段话把这对夫妻间的问题很清楚地暴露出来了。泽清妈妈是大学教授的女儿,她对自己的出身有一种优越感。我们不知道泽清爸爸的出身是怎样的,为什么泽清妈妈要用“村姑”这两个字来形容泽清爸爸的择偶倾向。如果泽清爸爸刚好是农村出身,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很明显了。

当然,问题的根源并不在这里,只是泽清妈妈会用自己出身的优越感来掩饰自己对丈夫的无力感、对丈夫的需求,甚至掩饰自己的恐惧。由此也可以想见她在生活中一定有很多抱怨。而这个抱怨的方式又总是伤害丈夫的自尊,最后丈夫只能选择沉默与冷漠。所以,每一次被泽清妈妈的语言攻击,爸爸都选择把愤怒吞进肚子里。所以孩子打妈妈的时候,爸爸才会无动于衷。

很明显,多年来,夫妻俩都不能满足对方的期待,甚至完全不想去满足对方的期待,这样的婚姻其实已经岌岌可危了。对于妈妈而言,只有拯救儿子,才是她纡尊降贵与丈夫站在一起的理由。但是,夫妻之间都没有感情了,还谈什么教育子女?

小学时的泽清曾在日记中写下一句话:“隐忍才是王道。”一名小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其实是对家庭绝望了,对父母绝望了,觉得父母一无是处。但是,他又摆脱不了父母,必须依靠父母,所以认为“隐忍才是王道”。但是,父母却认为这是“奇谈,好难理解,孩子怎么这样”,反而觉得自己很辛苦。

像泽清这样的孩子,本质上都是非常孤单的,也是“留守儿童”——父母在身边却没有享受到父母关爱的儿童。

泽清:没有这家长课堂,我肯定不会来,我觉得家长课堂实际上比我们学生要重要。我觉得需要待81天的是他们,但实际上,是我来待81天,我觉得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

泽清在某种程度上知道自己家庭的问题是什么,所以他觉得“我在为你们付出,我为了让你们上这6天课,而付出了81天”,这是真正的心声。

小结

本纪录片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求助家庭存在的普遍问题:孩子抓狂、暴躁、愤怒,父母可怜、痛苦又无辜,整个家庭处于无路可走的状态。于是他们开始求助家庭教育机构。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看,很多父母甚至心理机构在教育孩子时走入了误区。

1.盲目追求爱与接纳的误区

由于信奉“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所以追求“爱、拥抱、哭泣、接纳、和解”等效果,并视此为圆满结局,实质上却掉入了“童话思维”的陷阱。父母以为孩子和父母在一些机构活动中哭了,“接纳”了彼此,矛盾就解决了,但生活最磨人的是每一天的朝夕相处、每一天无意识的日常交流互动,而感动过后,离开了机构,回家后的一地鸡毛该怎么解决?

解决思路: 要协助每个家庭找到自己的“盲区”,父母要穿越自己的非理性迷雾,看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以家明为例说明,概括如下。

呈现的问题: 孩子上网,想做背包客,想要自由。父亲对此感到恐惧,试图通过讲道理,让孩子“转变思想”。父亲的内在逻辑:

(1)生活是艰辛的——年代背景。

(2)要过好生活就要努力奋斗——个体认知。

(3)奋斗就会有好生活——成功经验。

而家明生活在和父亲完全不一样的年代,父亲为家明努力创造了物质充裕的生活,家明怎么会愿意复制父亲的生命经历,为生存而努力奋斗?家明渴望活出自己,渴望自由,渴望探寻生活的意义。这些问题,父亲从未体验过,甚至从未思考过,又如何能理解?父亲不理解,所以恐慌;因为恐慌,所以想控制;因为控制,所以家明想“叛逆”和“自由”,则进一步激发了父亲的恐慌。家庭关系因此陷入恶性循环。

父母需要思考:

(1)孩子为何叛逆?

(2)孩子是如何开始做自己的?

(3)父母为何听不懂孩子的心声?

2.扮演拯救者角色的误区

作为心理师,既然知道“孩子的问题,背后是父母的问题”,就不要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替父母管教孩子——这只是在迎合父母的焦虑。如果心理师代替父母管教孩子,虽然表面上父母与子女关系得到缓和,可实际上父母依然无力、恐慌、畏惧,依然不懂孩子。那么孩子回到家之后,曾经的问题必然会重演。

解决思路: 心理师不做拯救者,而是教父母自我解救之道,并协助父母做到。

父母需要思考: 孩子是如何从一个柔弱、无助、可爱甚至听话的孩子,变为一个狂躁、愤怒和暴躁的孩子的?父母的责任何在?

3.思维格式化误区

有些父母由于思维格式化,对一些问题视而不见,小钊家、泽清家皆是如此。比如,小钊家是典型的父母无力、无权威的家庭,孩子成了老子,家庭序位颠倒。处于弱势的父母,如何管教处于强势的孩子?此问题不解决,谈爱、理解和接纳,都是毫无意义的。

解决思路: 协助父母重建在孩子心目中的尊严和权威。

父母需要思考: 自己为什么对自尊无感,对父母权威无感,对家庭序位无感?

以上误区会导致这些孩子及其整个家庭一次次从信任到失望,次数多了,就不再信任、不再求助,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父母依然无助。

心理师应协助父母: 帮他们了解孩子何以成为今天的模样,父母的责任何在,家庭的“盲区”在哪里,父母的“非理性”该如何破解;进而协助父母找到“自我解救”的路径,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z5T8ZkNQbRmshqJFrFMDy0KvDXA0tMxclh1TpOqU/amsOXL7lv1Fa9/P/80jzY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