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式领导要在团队中引导成员按照团队设定的目标来运作,满足成员需要,吸引成员兴趣,持续寻找未来的答案。
管理者的眼睛容易看到事情的结果,却很难洞察在这个“结果”产生之前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行为状态”。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管理者的行为“预言”着未来。
在教练型团队中,要求每个成员的行为必须以“团队的成果”为导向,即所有偏离“团队的成果”的行为都要及时纠正。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要把握三个要素:需求、吸引和显现。
(一)需求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满足需求。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是被别人赋予动机的,即每个人都是自我驱动的。每个人的行为都伴随“一定的需要”而发生,也就是每个人都喜欢干自己想干的事,而不想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
明白了这个道理,管理者就要根据“需求”的意义去平衡和激发团队成员去行动。团队成员的行动是每个人目前自我认知水平决定的“需求和欲望”的反应。
一般来说,团队成员的基本动机,是建立在以精神、体力、感情、理智、感觉方面为基础的事实上,如果团队成员的需求在上述任何一个方面没有被满足,他们就会感到受挫和焦虑,就会竭尽全力使自己感到舒服,即使知道这个行为对自己有害也在所不惜。
教练式领导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要透过表象了解真相,针对团队成员的真正需求进行有效的教练和管理。
(二)吸引
当管理者的思想专注于某一领域时,与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管理者吸引过来。员工会发现管理者的大脑里只有他们,管理者的所有注意力都在他们身上,与他们无关的内容则被管理者挡在了意识之外。
管理者对一件事情足够专注时,也在排斥和忽视其他的事情。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并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了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拥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教练式领导必须创造“马太效应”的环境,发扬好的思想和好的观念,对不好的行为要及时引导和纠正。
(三)显现
显现是指当管理者持续寻找、追问答案时,它们最终都必将显现。在所有的问题面前都有两种选择:一个是继续,另一个是放弃。如果你选择了后者,无疑你要失败;如果你选择了前者,你就要投入和付出。
管理者将意识锁定在什么地方,就会得到什么样的事实。将意识锁定到负面,将得到负面的结果;反之,将意识锁定到正面,将得到正面的结果。
“谎言”不管有多荒谬,只要你坚定不移,“谎言”所形成的结果就可能显现;如果管理者把意义锁定在“积极面”,同样会出现与之相对应的积极结果。
持之以恒是达到目的的坚实基础,这是区别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动力特征。那些坚持不懈的人不让任何情况妨碍自己。好的教练式领导,总是把目标和希望“预言于未来”,会带领团队去实现伟大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