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何定义幸福,在于我们自身

很多时候我们问自己,也问别人:“你觉得自己幸福吗?”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一般”,很少有人非常满意自己的现状,人们总觉得生活缺少点什么,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当然,也是人类的不满足,我们的社会才有了进步,但那种不满足是有助于发展的不满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而那种天天自怨自艾,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的人是真正的自寻烦恼。

我们每天都在寻找自己的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一双能发现幸福的眼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就像上帝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一样:有的人视力不好可是听觉很灵敏,有的人腿脚不方便但是头脑聪明,有的人赚钱不多但有个幸福的家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古老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好的事情发生了不代表事事顺利,不好的事情发生也许还隐藏着些许幸运。人生中的大事小情,很多不都是这样吗?

美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D.史华兹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也就是“史华兹论断”,即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

这一论断是从我们的普通生活中提取出来的,从全球来看,不定期地发生着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各种灾难,人们在自然和社会的制约下,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时很多人的事业和人生开始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在这时就会分化出两种人:一种是悲观失望的人,一种是乐观向上的人。自暴自弃的人也许再也翻不了身,而充满自信的乐观人士往往能重整旗鼓,这就是我们自身的思想对自己的影响,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掌握的,以后想怎样发展,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的,简而言之,就是自己说了算。如果能够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就算失败了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跌倒了再爬起来。

怎样在情况糟糕时还能心存乐观呢?这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寻找,这个过程也许艰难,但一旦找到希望,就一定能再次成功。

玛丽·玛特琳在出生18个月后就成了一名聋哑人,然而她却获得了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奖项,这是连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演艺界的最高荣誉。

玛丽·玛特琳虽然从小知道自己与常人不同,但她非常热爱表演,在她8岁时,母亲将她送入了聋哑儿童剧院去学习,9岁时她就开始在舞台上演出了。但是她只能出演一些聋哑角色,尽管如此,她也依然刻苦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演技。在她19岁时,一次演出的机遇让她从此走上了银幕,后来一位导演要将这部舞台剧拍成同名电影《小神的女儿》,仍然邀请她出演女主角。玛丽扮演的人物在电影中没有一句台词,都是靠极有表现力的眼神、表情和动作来完成的,但玛丽优秀的表演恰好生动演绎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玛丽就这样成为奥斯卡史上第一个聋哑影后,玛丽在获奖后这样说:“我的成功,对正常人也好,对残疾人也好,我想都是一种鼓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幸福来敲门,就要靠自己。玛丽没有因为自己人生的不完整而放弃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了超于常人的努力,而正常人不努力是永远都不能企及玛丽的人生高度的。

在我们出生时,我们都在同一个起点上,只是后来个人的付出不一样,人与人才有了分化,如果你想做一个成功者,就要时刻都比别人努力,努力不是要剥夺你的休息时间,而是要安排好自己的奋斗时间,给自己一个计划,短期的和长期的都要有,按照计划,给自己留下放松的时间,大目标却一定要坚定,只要能坚持下来,就能最终到达自己理想的目的地。

如果你只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那就像买彩票一样,中头奖的概率渺茫,人生要靠自己来把握,想要得到幸福,就一定要有付出。有一句激励青年的话是“现在的学习是为四十岁做准备”,如果想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在青年的时候付出等值的努力。 /MOjvThdeomJyFjTfQRWxeLqBNl0/kcAnX32PvvM6MEAy+gbhPH8Ub4pMqaXvh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