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都知道哲学的存在,也曾一时兴起拿起一本哲学原著来读,试图了解一些哲学知识,感受哲学的魅力。遗憾的是,这份热情往往在读了几页书之后就被浇熄了,甚至莫名地感到枯燥和心烦,有人调侃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可就是看不懂。”因此,不少人认为,哲学家们总是“不好好说话”,非要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故弄玄虚,他们总结出的那些哲学理论,完全就是神庙上的神谕,脱离世俗,令人费解。
真的是哲学家们“不好好说话”吗?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周国平先生在谈论哲学的用途时说道:“哲学无实用,实用无哲学。”哲学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具体科学,也不是一门专业技能,这就意味着它无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试图向哲学索要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古希腊语中,哲学一词的意思是“爱智慧”。请注意,是“爱”而不是“有”,也就是说,哲学旨在追求智慧。所以,苏格拉底才会说“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如果某个问题可以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那么这个答案往往不属于智慧,而属于知识。
理解了哲学的本质之后,再去看哲学家们的所思所言,可能就不会认为他们是故弄玄虚了。他们所谈及的那些内容,原本就很难找到合适的、现成的词语来表达,为了表达思想中的新概念,他们可能会创造一些新词,这也是哲学原著难以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思想艰深、语言晦涩,不意味着哲学脱离世俗,与芸芸众生无关。恰恰相反,哲学距离生活,从来都不远;人生遇到的诸多疑惑,都可以从哲学的视角进行探究。
当我们为了不幸的事情耿耿于怀时,经常会不甘地叩问:“为什么偏偏是我?”
哲学家奥勒留说:“如果生活让你感到痛苦,那就去反省并去除自己的意见和观念,是它们使你痛苦,而不是生活本身。”
当我们因为情绪困扰暴饮暴食时,可能会安慰自己说:“及时行乐有什么错吗?”
哲学家伊壁鸠鲁说:“每一种快乐由于其自然吸引力,都是某种善,但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只有自然而必要的快乐,才是我们要选择和追求的快乐。”
当我们的想法与多数人不一样时,可能会产生迟疑:“真的可以这样做吗?”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永远不要依靠成见下结论,更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相信所谓的经验,只有开始怀疑的时候,哲学和思想才会产生。”
每一本哲学的经典之作,都是一位思想家的毕生思想精粹,渗透着对诸多人生问题的终极追问。我们读哲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哲人,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那样先知先觉,而是要品味深藏在理论中的精髓,以此滋养心灵、提升内在,彻底唤醒沉寂的理性与桎梏的心灵。
如果经典的哲学原著曾经让你望而却步,那么这本入门级别的哲学书,完全可以让你告别枯燥无味,在轻松愉悦中了解哲学理论,领略哲学大师们的思想和哲语。希望这本简单的哲学小书,能够让你以更宽阔的思维、更多元的视角,在人生的考卷上写出令自己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