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大部分由水分组成,水占60%以上。血液经离心后,分成明显的3层:上层是较清澈的血浆,占50%~60%,血浆90%以上由水组成,其他包括一些血浆蛋白、电解质等其他物质;中层一小部分是白细胞及血小板;下层是红细胞。中层和下层总和占40%~50%。
骨骼和血液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骨骼是血液的“制造工厂”。准确地说,是填充在骨骼中的柔软组织骨髓在充当“制造师”的角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是由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所生成、分化来的。
因此,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条不紊的工作是造就健康血液的重要前提。
红细胞是让血液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可以说血液中的大部分细胞都是红细胞。
人体从肺吸入的氧气以及由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都依靠红细胞的“搬运”,然后才能到达全身各组织;身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等,也由红细胞搬运到肺、肾等器官,然后排出体外。这对保证身体正常代谢至关重要。
红细胞内充满了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红素铁与球蛋白结合而成的,血红素铁与氧容易结合,所以血红蛋白能够充分吸收氧并运输到全身各处。如果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细胞就会陷入缺氧状态,这时人体就会表现出贫血状态。但是,如果血红蛋白过多,会造成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
日常生活中,身体通过呼吸和食物来摄取氧和营养物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但是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总会乘虚而入,这时候白细胞就会开启防御“异物”模式,抵御外敌的侵入。
白细胞根据形态和性质的不同,分为粒性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其中粒性白细胞又进一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3种。
细菌等异物进入身体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就会首先聚拢过来,吞噬并消化掉,让异物变得无害。
T淋巴细胞会捕捉到侵入体内的异物(抗原),然后向B淋巴细胞发出“生成抗体对抗异物”的命令,接收到指令后,B淋巴细胞就会产生抗体释放到血液中。
如果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就会马上生成抗体,使抗原失去活性。
如果身体有炎症,白细胞数量会增多,如果是异常增多,可能是白细胞发生某种病变。另外,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正常成人白细胞标准值为每升(4~10)×10 9 个。
血小板是由骨髓内的巨核细胞胞质脱落形成的,体积非常小,直径为2~44微米,呈双凸盘状,常成群聚集,数量每升为(100~300)×10 9 个,寿命为1~2周。受到刺激时,血小板会伸出伪足,呈不规则形。
当血管内皮受损或破裂时,血小板会迅速黏附、聚集在破损处,形成血栓,堵塞破损血管,起到止血、凝血的作用。
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大约90%为水分外,还含有血浆蛋白、电解质、葡萄糖、激素、胆固醇等成分,并将这些物质运输到全身。但是,血浆自己不能辨别所运输的物质,它可能是运送营养物质的运输员,也可能是载着垃圾到处跑的清洁工。
然而,却可以依靠血浆所运送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数量,判断血液是清洁还是脏污。所以,可以通过血浆的检查来判断血液情况,进而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血浆检查其实是血清检查,就是将凝血因子从血浆中去除,剩下血清。普通的血液检查中,通常都是检查血清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的种类及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