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健康科普与医学科普简析

健康科普与医学科普的概念界定

健康科普是指与人的健康相关的科学知识生产制作与传播推广过程。健康科普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健康科普作品、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健康科普网络与新媒体平台等。2022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健康科普知识是以健康领域的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和有关政策法规为主要内容,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呈现和传播的信息。开展健康科普的目的在于整合专家力量和媒体资源,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文化水平。

医学科普,顾名思义是普及医学和健康知识的科普活动,医学科普应该是健康科普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大家更多使用“健康科普”来代替“医学科普”。按照著名医学科普专家杨秉辉教授的观点,医学科普与医学本身一样,不应局限于普及治病知识,应该向关注民众健康方面转变,以科普的方式将健康领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给公众,是旨在培养公众的健康素养,学会自我健康管理的长期性活动。医学科普是医学知识的普及,必须以医学理论为基础,方能言之有据,使读者觉得可信,才会去实行。传统的医学科普更多的是讲疾病的概念和症状,更多关注于诊断和治疗方面,而健康科普更注重疾病如何预防。

健康科普三要素:科学家-媒体-公众

健康科普是指将人类在认识医学科学实践中产生的医学科学技术和知识、疾病预防方法和科学健康理念等通过多种媒介手段传递给公众,最终使公众理解并掌握,是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系统过程。养成健康行为、普及健康生活,是以健康知识的普及为基础,进而发生认知、行为等改变。

健康科普是落实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要举措,它的对象是全人群,但是每一件健康科普作品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群体,也就是说健康科普作品是给谁看、给谁读,必须在创作开始前就确定。不同的目标群体,他们的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生活习惯与经历、健康意识与传统观念等诸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在健康科普创作时,必须注意这些差异,“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对不同人群讲述同样的内容、使用同样的语言,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比如面向老年人和青少年的科普作品,在形式上会有所不同。一旦确定了健康科普作品的目标受众,创作者就可以根据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在民族、性别、宗教、文化、年龄或种族等方面产生偏见信息。

科普的传播过程就是面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信息、知识和观念的过程。科学传播的载体和方式多样,既包括传统的报刊、展览、会议,也包括声、光、电信息齐全的电子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平台。科学家媒体公众是健康科普传播的三要素,很多学者把目光聚焦于科学与公众这两极,而忽视了媒介平台的“介导”。但是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媒体平台化与平台媒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为科普带来了一场革命性变化。同时,传播的内容也会受到平台型媒体所设置的“框架”或者说“引流”的影响,在智能算法的加持下,媒介平台成为左右传播内容的“催化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信息失序”的状态,给非科学和伪科学的传播提供了相应的“生态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媒介平台上的内容是否存在用对科学产品和成果的强调来取代相关科学的普及,我们又该如何去扭转,或者说保持某种必要的动态平衡,让媒介平台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要关注媒介在健康科普中的作用机制。新媒介平台是一种双向交互式的新兴媒体,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媒体(报刊、电台、电视等)相比有如下特点: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与生动性、传播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传播的及时性、传播内容的“智能流量推送”等。但是,正在扩大的“数字鸿沟”也不容小觑。那些最需要科普的对象从网络获得信息的能力其实是最弱的。而且,网络媒体实效快、图文声像并茂、交互性强、共享性高,但也存在着信息来源单一甚至片面、虚假不实等缺点。

健康科普的目的是什么?是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水平,从而起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改善预后等作用。此外,健康科普可以使公众了解医学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调整自己的预期,更好地配合医生,所以健康科普还能够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的健康科普要让公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有效”,不仅“知道”,而且“做到”,还能有效。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非常不容易。尽管现在越来越注重健康科普的通俗易懂,但“教导式”仍然是健康科普作品的主要不足。健康科普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但健康科普还需要人文关怀,在健康科普中倾注人文关怀、尝试换位思考,更能够让受众产生共鸣,继而产生信任。医学应该与艺术结合起来,不妨将医学知识、科学精髓融入生动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用艺术的视角和方法展现医学的魅力。

健康科普跨专业性——需要不断突破局限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健康的定义,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虚弱现象,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完好状态的综合表现。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医学实践活动不仅仅涉及个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与其社会性、宗教性、艺术性、法律性等息息相关。随后,现代医学模式开始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这一转化揭示了医学的社会性,增加了健康科普的社会学内涵,增强了健康科普与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融合与交互发展。

如何通过健康科普手段干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在健康科普中融入专业性、权威性并辅以人文关怀的应急心理健康内容成了疫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我国的疾病谱已从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慢性病发病隐匿,病程长,具有发病原因多元化、致残致死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征,近年来更呈现出年轻化的势态。研究表明,对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是防控慢性病的重点,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发展促使健康科普不再局限于疾病本身,而是更多地延展到预防医学领域,将更多的内容聚焦在普及疾病预防知识,通过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树立预防保健为主的观念,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健康。

另一方面,健康科普的传播形式也在发生变革。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传播体现出普及率高、传播效率高、时效性强、信息含量大、互动性强的传播优势,即便是学术性很强的医学,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借助手机连接互联网进行学习。健康科普开始从单一的线下人际传播医学知识阶段走向了以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等为特点的线上线下交互传播阶段。与此同时,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病毒、“毒奶粉”、埃博拉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一次次地对健康科普传播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精准高效地传播民众所需的健康知识,杜绝“信息疫情”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的产生也为健康科普与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找到沟通合作的空间和需求。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对医学知识的专业解读,非医学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有时会无法精准地传达医学信息的核心内涵,从而造成受众的理解偏差,导致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甚至会让媒体不经意间成为虚假新闻的“生产商”。从医学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如何克服医学专业上的晦涩难懂,把握好科普内容和沟通方式,将以往承载着较多专业词语的医学知识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受众,这需要的不仅是扎实的医学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传播学理论和策略。

随着健康传播学这一典型的涉及医学、传播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的发展,打破了传播学与医学等学科间的壁垒,助力健康科普突破单向传播、互动性差的瓶颈。健康科普与健康传播的协同发展,将更好地实现健康传播的目的,即致力于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 NA2XyJ9IjiT2M3+tWVn9JK7U5Zq4LBhNlZkRiqyCf9iOYrEoYP9GRlw7pHMk/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