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之前,盐城、南通、徐州三市是江苏省蛋鸡饲养集中区,蛋鸡存栏量占江苏省75%左右,海安、东台、大丰、盐都、铜山、睢宁、兴化、姜堰、泰兴等地蛋鸡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良种蛋鸡存栏量约占江苏省32%,禽蛋产量约占江苏省35%。
近十多年来,受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整治等因素影响,江苏省产业结构随着科技进步逐渐调整,开始由技术水平低的传统产业向现代技术产业乃至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演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江苏省地方蛋鸡产业正朝着技术驱动、绿色低碳、智能生产的方向迈进。
江苏经济的转型升级也推动了蛋鸡养殖区域的变迁。从当前发展趋势来看:苏南经济发达的无锡、苏州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为高新技术和智能制造,农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逐年减少,蛋鸡养殖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由于南京和镇江一些区县适合发展蛋鸡养殖业,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养殖总量在增加;苏中三市南通、扬州、泰州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养殖量也在增加,与经济增长趋势保持一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苏北地区的连云港和宿迁市养殖总量在增加,盐城是江苏省蛋鸡养殖第一大市,养殖总量一直维持在相对高位,在全国市场也处于举足轻重地位,详见表2-4。
表2-4 不同地市蛋鸡存栏量变化情况(万只)
注:数据来源于统计部门。
从江苏省情况来看,在蛋鸡业发展较快地区,需要在立足适度规模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集约化生产和高效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严格的标准化养殖保证食品安全,通过企业集团化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平稳市场价格。要集中有限资源支持发展全环控、全自动、智能化的大规模蛋鸡养殖场,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行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在蛋鸡业发展较慢地方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同时结合区域特点打造特色蛋鸡产业带。
目前江苏省饲养的蛋鸡品种中高产蛋鸡仍占多数,虽然特色蛋鸡总体生产性能不如高产蛋鸡,但因其体型较小,产蛋期耗料量和鸡蛋破损率都低于高产蛋鸡,平均蛋重在50克左右,更符合传统消费习惯,蛋价比普通鸡蛋更高,因此在一些地区市场很受欢迎。江苏是特色蛋鸡生产大省,饲养的特色蛋鸡品种主要有花凤系列、农大系列、绿壳蛋鸡等。
对江苏省2019年1.3万余个规模蛋鸡养殖场(户)养殖品种调研分析发现:高产蛋鸡约占88.5%,其中,海兰占比47.8%、京红为26.4%、罗曼为14.3%;特色蛋鸡约占11.5%,其中,农大系列占比4.7%、花凤系列为1.8%、绿壳蛋鸡为1.2%、大午金凤等其他品种为3.8%。2018年底海安市蛋鸡存栏约1515万只,特色蛋鸡品种存栏占比约15%;东台市蛋鸡存栏约2800万只,特色蛋鸡品种存栏占比约30%,其中饲养量最多的为花凤系列特色蛋鸡,约占东台市特色蛋鸡总量70%以上,新杨黑、农大7号(批准中试应用)、凤达1号蛋鸡等品种占比相对较小。东台、滨海、响水、阜宁、涟水等地逐步兴起养殖地方草鸡,所产“草鸡蛋”在大中城市销路逐步打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铜山县、泗洪县和宿豫区等地形成了青壳蛋鸡生产区。
江苏海安是传统的蛋鸡养殖大市,曾经被评为“中国禽蛋之乡”。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江苏省家禽业生产迅速发展, 家禽产品流通渠道不断扩大,禽产品购销量大幅度增加,各地经营禽、蛋的个体商户、摊贩以及从事家禽产品贩运的专业户得到较大发展,成为家禽产品流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当时海安有从事禽蛋营销的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5000多个,将海安的禽、蛋产品销往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因“百万雄鸡下江南”而享誉全国。
近年来,海安家禽生产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实施转型升级战略,不断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调整产业内部结构,通过着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强化科技推广及监管职能。培育壮大产业龙头等关键措施的落实,全市家禽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从而有效化解了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在矛盾,常态化的养殖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改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禽蛋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提高。
海安市通过连续实施积极的产业转移政策,蛋鸡存栏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规模养殖占比稳步提升(表2-5)。目前海安市蛋鸡养殖业已成为五大支柱性农业产业之一,依托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已形成饲料加工、种禽繁育、苗鸡孵化、规模化蛋鸡养殖、品牌蛋销售、蛋品深加工的蛋鸡养殖全产业链,蛋鸡养殖与生产已成为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截至2022年底,海安市家禽存栏1800万只左右,其中蛋鸡存栏量近1700万只,日均产鲜蛋700多吨。
表2-5 江苏省海安市蛋鸡规模养殖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
而早在2002年,海安蛋鸡年饲养量达4300万只,日均产鲜蛋450吨。20年间海安蛋鸡饲养量减少了近五分之三,产蛋量反而增长,得益于蛋鸡总体生产水平的提高,海安养鸡业走出了一条迈向现代化之路,正在从传统粗放型养殖向自动化养殖和智能化蛋品深加工转型,使鸡蛋的身价成倍增加,生产加工的鲜蛋、蛋液、蛋粉、水煮蛋销往上海、南京等全国20多个城市,并出口中东、东南亚、欧洲等10多个地区。
在多年发展过程中,海安鸡蛋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实的产品品质和广阔的市场未来,正在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在2023年海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发布会暨品牌发展论坛上,“海安鸡蛋”品牌面向全国发布,接下来海安市将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持续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海安鸡蛋”的品牌效应有望进一步彰显。
作为海安市蛋鸡龙头企业,天成集团年存栏父母代蛋种鸡15万套,商品蛋鸡200万只,每年可向市场提供1500万只优质商品鸡苗及3万多吨无抗鲜鸡蛋。除自建基地外,企业还与蛋鸡养殖户签订了回收鸡蛋协议,并派出专业人员“驻场服务”,为养殖户提供从种苗供应、养殖培训、过程管理到疫病防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支持,帮助养殖户解决养殖问题,带动蛋鸡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依托于庞大养殖规模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蛋鸡产业集群发展效应逐渐显现,目前海安市蛋鸡产业养殖与加工从业人员超3万人,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蛋鸡产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蛋鸡业作为海安市传统产业,中小规模养殖户仍然较多,存在鸡场规划不合理、设施设备落后、生物安全和质量安全隐患、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落后、蛋品加工附加值低等问题,影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全产业链技术支撑,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态,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东台是江苏省蛋鸡养殖大市,养殖历史悠久,为江苏省鸡蛋稳定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20世纪90年代,在东台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蛋鸡养殖业在东台市农村悄然兴起,20世纪末,当地农民纷纷在自家住宅附近建起砖混结构鸡舍投资蛋鸡养殖业,此后逐步转变为农村家庭的传统副业,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保障了全省优质蛋品的供应。但由于发展时间较早,中小规模养殖户仍然占大多数,农民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农田进行养殖仍是主要的养殖模式。十年前,蛋鸡养殖规模还大多集中在几千只,从投资规模和比较效益来看,存栏规模仍然偏小,规模养殖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受养殖环境和养殖经济效益走低的影响,一部分蛋鸡养殖户退出蛋鸡养殖市场,“小群体、大规模、高密度”的养殖格局不再适应当前蛋鸡产业发展需求。目前蛋鸡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东台市蛋鸡养殖规模、养殖数量快速提升,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蛋鸡养殖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