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蛋鸡业快速发展阶段,当时主要由政府主导,特别是政府倡导的“菜篮子工程”,围绕服务于市民,各地都有了自己的国营蛋种鸡场、商品蛋鸡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出于稳定市场的需求,对大型鸡场给予各种形式的补贴,如调拨平价饲料粮,使这些鸡场享受着计划经济的好处。这段时间鸡蛋供给量逐年增加,但还没有完全达到丰富阶段,这也给农村专业户提供了与国有企业进行充分市场竞争的机会。在市场竞争中,国有大型鸡场因体制、生产成本等原因普遍感到经营困难,反观农村养鸡专业户中部分重视技术、懂得经营的从业者却如鱼得水,迅速发展壮大。在一些先行获利者的示范带动下,逐步发展出养鸡村、养鸡乡和养鸡县,其中闻名全国的就有江苏省海安县。这些农村蛋鸡集中生产地区的出现,对我国蛋鸡生产的合理布局和繁荣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国家取消对国有蛋鸡场的补贴后,地处城市郊区的大型国有蛋鸡场因远离粮食产区饲料价格高,劳动力成本和管理成本也高,加上防疫困难和环保压力,普遍举步维艰。随着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入,很多国有大型蛋鸡场由于经营不善陆续关闭、改制,我国商品蛋鸡生产主体实现由城市郊区副食品基地型向农村集中商品生产型的大规模产业转移。改制后的蛋鸡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机制更加灵活,借助市场经济的优势大力发展,私营蛋鸡场建设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到20世纪90年代末,鸡蛋市场供应已经非常丰富。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蛋鸡企业都是在这段时间发展起来的,如峪口禽业、华裕农科、韩伟集团等,江苏省一些大型蛋鸡企业也起步于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基本达到了鸡蛋产需平衡,甚至局部地区在消费淡季还会出现鸡蛋供应过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