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心脏保健

近年来,关于食品保健、药物养护心血管疾病的广告和报道层出不穷。老张在电视里、报纸里、地铁宣传电视里都能看到不少相关的报道。他心里犯了嘀咕,这么多宣传,这么多专家,到底该听谁的呢?哪些才是正确、科学的心脏保健方法呢?

1 长寿等于健康吗?

传统观念中,健康和长寿是一个概念,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概念发生了变化。广义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狭义的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没有疾病。长寿好理解,就是一个人寿命长,活的岁数大。最好的状态是既健康又长寿,但这种人很少;平常健康者不一定长寿,而长寿者不一定健康,可能有许多疾病在身,大部分长寿者都合并有不同的疾病;也就是说,生了病,只要好好保养,合理治疗,照样可以长寿。临床上经常遇到多次心肌梗死却活到90多岁的患者就是佐证。这里有个重要的理念:追求健康的长寿固然很好,但生了心血管病也不要悲观失望,好好保养同样可以长寿,应该学会与疾病共存。

2 学会与心血管疾病共存

首先要明确,不是每种心脏病都需要治疗的。有些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一过性疾病,例如疲劳、紧张导致的短暂性血压升高,睡眠不足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等,可能用平常心与其共存一段时间,随着机体功能的恢复这些疾病会自动痊愈。其次,大部分心脏病是无法根治的,如高血压造成的心脏损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梗死、心肌炎引发的心功能不全等,不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只能达到一定程度缓解疾病的目的,因此,要有信心带病生存,控制并延缓疾病发展。许多心血管疾病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是不可治愈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它,尽量减少其对身体的危害,通过长期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就可以控制并发症,达到长寿的目的。因此,我们要从心理上要接受疾病,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学会与疾病共存。

3 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寿命的疾病除感染和肿瘤外,最重要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最常见,目前是中国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影响寿命的因素主要有四大方面。第一是遗传因素,家族优质的长寿基因非常重要,有些人胆固醇高也未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吃了许多东西也不会肥胖,很少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家人个个长寿,这就是基因好,可遇而不可求。第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后天因素,包括充足的睡眠、控制体重、适度体育锻炼、不抽烟、不酗酒、劳逸结合。第三,心脏是需要保养的。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任何组织器官都是有设计寿命的,过度使用均可能加速其衰老,发生疾病;从使用的角度看,需要避免过度疲劳,血压过度升高及波动均会损害心血管系统,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等到突然发作时已经病入膏肓,所以人人均需要有效的健康保健,就是要有良好的医疗保障,定期体检,早防早治,加强疾病预防,有病早治疗,这是长寿的重要保障。第四是积极地控制疾病,保持良好心态,学会与疾病共存,精神愉悦才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坚持合理用药,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

4 没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就说明自己没有心脏病吗?

这种观点显然错误!大约10%的患者会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没有胸闷、胸疼、心慌、气短等症状,但心电图等检查可证实心肌缺血;另一方面,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心脏感觉神经损害,有心肌缺血时不能感应;还有一部分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症状不典型,如下壁心肌缺血导致的胃部不适、呕吐等,患者没有想到是心脏病导致的。因此,在临床上常遇到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心脏病患者事先没有症状、没有警觉的情况。这提示心脏病患者按照症状的有无、症状的轻重来判断病情是不可靠的,只有规律的体检才能排除心血管系统问题。

5 哪些情绪会诱发心脏病?

首先要说明的是中医理论中的“心”不完全等同于西医理论中的心脏,但两种体系中所指“心”部分功能是相同的。《黄帝内经》上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淮南子 · 精神训》上说:“大喜坠阳”是指过度喜乐伤心,导致心气涣散不收,或见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症。“喜则伤心”是因为心藏神,主管人的思维、意识和神志活动。按照中医的观点,七情六欲中对心血管损害最大的是“喜”和“怒”。现代医学也发现,过度兴奋及情绪波动会造成血液中儿茶酚胺升高,血压显著波动,心脏剧烈跳动,心肌耗氧增加,发生相对供血不足,从而诱发斑块破裂、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以平常心做事,才能保护心脏。

6 惊恐对人有什么影响?剧烈的精神打击能导致心脏病吗?

惊恐可以通过扰乱正常神经系统活动,释放大量影响心脏功能的激素而导致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内科有一种疾病叫“章鱼综合征”,也称为“球囊心综合征”,指患者在受到剧烈精神刺激后,出现血管痉挛、心肌缺血表现,患者胸闷、胸痛、心力衰竭,类似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病情凶险,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血管狭窄,经过治疗后心脏功能可以恢复正常。所以,我们要避免过度的精神刺激,过平静的生活,听听音乐,练练书法,修身养性,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7 心血管疾病患者穿衣有什么讲究吗?

人的衣着本身对心脏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如果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注意穿衣可能会对疾病有所帮助。首先要注重季节的变化,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物。如果有高血压,太冷可能导致外周血管收缩,血压急剧升高;如果有冠心病,受凉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出现心绞痛;如果有心力衰竭,感冒可以增加肺循环阻力,导致心力衰竭加重。其次是根据疾病的不同,注意穿衣的舒适度。发生过低血压晕厥的患者,最好穿紧身衣裤防止血管突然扩张而发病;心力衰竭的患者要穿着宽松的衣物,防止影响呼吸,加重下肢水肿。

8 饮食习惯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吗?

回答是肯定的。关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本书会在不同的章节加以叙述。从防病的角度,病从口入很有道理,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或多或少与饮食有关。研究证实,摄入过多导致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开始,过多摄入钠盐可以导致高血压,肥胖也会加剧高血压,导致糖代谢异常。进食过多的动物内脏、肉类可以升高血胆固醇水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所以,从保护心血管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倡从小就开始平衡膳食、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欧洲心脏病学会建议每天进食蔬菜水果5种以上,但要控制总量,避免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发生。

9 素食与肉食,哪个对心脏更好?

通常认为,素食可以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利于健康长寿;而肉食则相反,过多食肉可以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痛风的发生,不利于心脏健康。但需要强调的是,胆固醇是人体各种生理过程必需的物质,过度的素食可能造成消瘦、厌食症、营养不良、体质下降、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对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笔者提倡平衡膳食,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素食、肉食搭配,达到保证营养、控制疾病的目的。不要一味地拒绝肉食,也不在于食物的好坏,而在于你需要什么,平衡饮食至关重要。

10 改善居住环境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吗?

众所周知,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人的心理、生理功能影响巨大,安静舒适、阳光充足的住处显然有助于延年益寿。但好的环境不一定在郊外别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发达城市人口的平均寿命显著高于偏远农村地区,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医疗保障。选择居住环境要考虑交通顺畅,能及时到达医疗中心,定期进行体检,及时急诊救治,这也是居所与健康长寿应该考虑的内容之一。

11 不运动可以长寿吗?运动一定会长寿吗?

目前,许多人热衷于运动,期望达到身体健康、延长寿命的目的。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适度运动对于减少疾病、健康长寿非常重要。欧洲心脏病学会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指南中推荐,每天45分钟以上的运动是有益的。坚持锻炼是获得健康的手段之一,但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也不能绝对化,对健康有益的运动应该符合2个条件:一是从年轻开始坚持,也就是说等到老年生了心脏病再开始运动,效果就打折扣了;二是需要选择适度的运动,以身体条件可以耐受、不疲劳为度,而不是剧烈运动。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者不一定都长寿,职业运动员经常发生心肌肥厚、心动过缓、室性早搏等问题,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不恰当的运动反而会加剧病情,适得其反。相反,不运动的人也不一定短寿。中国自古就有“龟息大法”养生的学说,认为人体的精气神是有限的,应该像乌龟一样少动,需要合理调配体力,达到长寿的目的,临床上也常看到平常不运动的长寿者。

12 心脏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好?

心脏检查要依据年龄及基础疾病而定。对于无心血管疾病史、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每2年体检一次就可以了;40 ~ 50岁的群体,已进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高发年龄,至少每年体检一次;50岁以上的人群,6个月左右常规体检一次。当然,如果已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应按照医嘱进行体检,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

13 心跳快好还是慢好?

心跳快慢对寿命的影响已有许多研究,最著名的是美国的弗莱明翰研究。研究发现,心率偏快的人心血管事件较多、寿命相对短一些。当然,这种心率慢是在55 ~ 65次/分,如果心率低于50次/分就不正常了,可能影响重要脏器供血,需要考虑安装起搏器。

14 年轻人平常心脏没有问题,就不会发生心力衰竭、猝死吗?

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可以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身上。其实道理很简单,其一,恶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不稳定有关,过度疲劳、酒精中毒、病毒感染时,平常健康的人也可以迅速出现心电活动不稳定而发生心律失常;其二,心肌梗死可以发生在冠状动脉痉挛人群,尽管平常身体健康,但持续熬夜、抽烟、暴饮暴食均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诱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规律健康的生活是养生之道,自认为平常身体好就熬夜、加班、抽烟、酗酒是非常危险的。

15 有什么能保证心脏健康的药物吗?辅酶Q10有多大作用?

寻求长生不老的神药是人类的追求,从秦始皇开始,文献记载有许多实践者,但目前仍未发现特效、可复制的方法及药物。因此,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要从已有的、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入手,从行为方式改变,控制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定期体检,早防早治,长期坚持用药等多个环节入手,综合干预,不要盲目夸大某个药物的作用。例如辅酶Q10,它是一种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药物,在适应证范围内有一定疗效。在美国慢性心力衰竭指南中,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还是将辅酶Q10列入治疗心力衰竭疗效不肯定的药物之一。总之,健康就是修行,不要期望有什么灵丹妙药。

16 可用丹参、三七粉等中药代替西药治疗冠心病吗?

尽管研究发现丹参、三七等中药含有保护心血管功能的成分,但受产地、加工方法、服用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规口服植物原粉难以保证足够的活性成分浓度,因此也难以维持确切的疗效。目前冠心病的治疗必须遵循相关指南,包括中西医结合冠心病防治指南,均明确规定必须以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西药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是合理的,但没有指南说可以完全停用西药,单纯采用中药治疗冠心病。

17 天天吃西洋参、人参能保护心脏吗?

未必,至少目前还缺乏令人信服的循证医学证据。基于部分小规模临床试验数据,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谨慎使用这些中药治疗特定的心血管疾病,但目前还没有相关心血管疾病指南将其纳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之列。

18 每天喝红酒能活血、保护心脏吗?

喝红酒保护心血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的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指南指出,每天饮用50 g低度红酒可能是有益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是低度红酒;其次是少量饮用;第三是基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从心血管专科医生的角度,特别是患者已有高血压肾脏损害等疾病时,不提倡采用饮酒的方法来防治心脏疾病。我们谨慎地推荐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少量地饮用红酒。

19 每天少抽几支烟、只抽前半支、应用过滤器、马上把烟吐出来就没有问题吗?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已充分证明,无论是一手烟,还是被动吸烟(二手烟)均有害。目前观点认为,最好不吸烟,不论吸烟多少都是有害的,个体对香烟成分的敏感性不同,少量吸烟也可能损害你的心脏;吸烟的冠心病患者,早戒早获益。目前没有任何医学研究证明只抽前半支、应用过滤器、马上把烟吐出来等措施可以减少香烟的危害,这些想法可能是抽烟者的自我安慰。

20 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可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吗?

回答是肯定的!这涉及减少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及肠道微生物两大方面。清淡、少油、低脂的饮食肯定能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寄生在肠道的微生物菌群的平衡。近期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及其分解食物产生的许多小分子物质对斑块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的微生物群体,主要分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4类。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影响的主要肠道细菌产物有短链脂肪酸、脂多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氧化三甲胺(TMA0)、胆汁酸、植物雌激素、苯乙酰谷氨酰胺、色氨酸、尿毒症毒素等,这些肠道内细菌对膳食成分发酵的产物,可以促进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研究发现,冠心病肠道中的微生物组成与健康志愿者显著不同。因此,冠心病患者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益生菌、健康者粪菌移植、口服某些中药等措施来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内环境,达到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gRHsazqeMiWDdzU7L3oVk4wKWiLaAbM+BZ6Y0j5rWvnaiva2rlGEfVRlnTTOE2q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